你说现在开车买车,图个啥?安全呗。毕竟几个钢铁皮壳奔着时速一百二往前飙,心里最怕的也就是安全出问题。可你想过没,L2级高速领航辅助这类自动驾驶的东西,是不是就靠谱到了不用管了?这回小米的事儿,又给大家敲了一记警钟。
说起来,小米这回一下召回了十一万多辆SU7标准版——光听数字都让人头皮发麻。说轻点,这是小米自己主动发现问题,能解决就解决,说重点,这事儿你任谁遇到也犯怵。为啥?因为咱们买车、特别是花钱买个有“高科技”标签的车时,可盼的就是它啥时候能比人还稳妥、比人还慢得住、刹得了。你说光在大路上智能刹车、自适应巡航这那的,真遇到极端情况要是它认不出来,咱可是真金白银玩命给它练手呢。
不少人就问了:现在科技这么发达,L2级的辅助驾驶难道还会失手?说得再细点,这些功能仔细一看,全是依赖传感器、算法和电脑芯片。但再尖端的东西,也就跟人闭着眼走夜路一样——理论上可行,真遇上极端稀有的路况,例如啥横着冲过来的大物件或者路标突然掉下来,它有时候还真分不太清。
你指望科技完美?那还真不如指望彩票中大奖。哪怕是特斯拉、蔚来,这些玩自动驾驶最早、风头最劲的车企,也没少遇到乱七八糟的自动刹车误判、智能偏航,甚至高速上莫名其妙就紧急制动,把后面的人吓个半死的情况。人有失手,马有失蹄,算法更可能出岔。现在,小米这回是摊上事了,起码没装糊涂,主动承认,并用OTA远程升级去修补,这份态度还算硬气。
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偏偏是SU7标准版,为啥不是更贵的型号?大家想想,其实每个系列的配置、零部件数量,以及软件点多少包升级都不一样。就像一锅饭,你光顾着炒肉、蛋花,也得小心别把青菜糊锅了。SU7标准版可能体量更大,销量多,装的软件又普及,所以毛病一旦暴露就容易出大事。要知道,刚出来的新车厂其实挺怕召回的,影响声誉、成本老高,数据上立刻难看。但不召回,就像有病不吃药,后头就没救了。
有一说一,消费者心理其实很简单:“出问题你得坦坦荡荡告诉我,并且给我解决。我未必吹毛求疵、但实诚得有。”现在小米汽车主动召回,不少网友点赞:这事儿做得对。在国内环境下,有时候车企能不能承认自个问题,远比实际出什么问题,来得更让人信任。你看以前有的车企死撑硬扛,最后纸包不住火,结局更难堪。所以小米也算给行业立了个正面例子。
还有说,OTA远程升级会不会偷摸把你车的功能给砍了?这问题其实不少人关心。谁都怕自个辛辛苦苦花的钱,哪天一升个级,啥都阉割了,和买假豪车有啥区别。前阵儿小米SU7 Ultra限马力事件,不也让一干车主炸毛?不过按规矩,这次小米做的是弄清安全隐患、修补缺陷,你没出事故之前,有义务把安全补丁补齐,但不能莫名其妙把你的车变成“缩水版”。否则按国家《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来讲,就是砍你合法权益。
这里还真有个值得琢磨的地方,什么叫“极端特殊场景”?有没有万能能识别的自动驾驶?网友天天喊着“自动驾驶啥时候能上路替我省事”,但真装上一套,结果加倍小心了。道理其实很朴实:人眼睛再毒、反应再快,总有漏掉的死角,机器算法想面面俱到?你得调到啥恐怖的自学习能力才敢放手。别说L2了,L3、L4出来一样出幺蛾子,只是概率被逼低了。新鲜的科技,必须靠时间和实际事故去慢慢抹平bug,没有哪个品牌能一蹴而就。
中国现在造车赛道火得不得了,一堆车企你追我赶,智能化、自动驾驶都想抢得头筹,但竞争到底是为谁服务?别忘了,路上命只有一条,出了问题可不是软件重启那么简单。修BUG的速度,总赶不上事故发生的速度。用户买的不是“实验田”,小米大批量召回,起码把问题正视了,也许更关键的一步,是要让OTA不是用来“砍车”,而是把安全和行业透明进行到底。
你说智能化汽车的前景真有那么光明么?其实问问自个,要是现在小孩天天拿手机、打王者,咱家长都还不敢让他们独自出门,怎么就对车上几根传感器、那点程序逻辑这么放心?自己开十年车,都不敢说没出过错、没判过失,更别提机器算法。科技进步没错,可安全没得商量,就跟你家大门锁一百道,钥匙断一根照样完蛋。
还有人关心股价。你说召回十一万台,股价跌点很正常。可为啥你小米跌完还能慢慢涨回来?不就是说明透明、负责的态度,还是能换来点信心的。不负责任、躲躲闪闪,投资者才更怕。要不说这互联网车新势力,就该拿互联网的玩法——出问题不怕,怕就怕装傻。敢公开透明,有损失也有机会翻身,国际大牌走的都是这套路。
咱再说到底,有多少司机真的理解L2、L3、L4到底啥区别?这自动驾驶本质上还是辅助,一旦失效你还得回过头自己顶上。对极端特殊场景识别不足,说白了,靠的是司机及时发现并补位。为啥要强调人机协同?不就是递进式的测试和承载,人犯错有救命稻草,机器出锅可没人帮你兜底。小米的召回,提醒大家绝别为了懒省事,把性命押在科技盘里,安全教育怎么也得学会。
最后一句,车不是手机,出Bug扣两毛,连夜升一版,最多卡机重启。车的Bug带来的可不是卡两秒游戏那么简单,一条高速、一起碰撞、一次松懈,代价可能是一家三口的安危。这道理,所有造车和买车的都要记住。科技向善不是口号,是不缺席的安全。小米这次能顶住舆论,错了就改,开诚布公,把基准线往上提了一点,希望以后各家都别怂改、不糊弄,咱开车才敢更放心。至于到底啥时候自动驾驶能真正省心?往好了盼,但咱心里千万别太当真。安全意识、知错就改、把事做到明白,这才是一个真司机、也是真车企应该有的底色。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