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年,国内的汽车市场,要说哪个领域最热闹,那MPV绝对算一个。
过去大家一提到这种车,脑子里可能就是别克GL8那种方方正正的商务形象,或者是奥德赛那样的家用保姆车。
但现在不一样了,随着咱们中国家庭对出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MPV市场也成了各大车企的“兵家必争之地”,各种新车层出不穷,一个比一个有看点。
就在最近,工信部公布的新一批新车申报名单里,又出现了一个让很多人眼前一亮的大家伙——吉利银河V900。
这车虽然还没正式开卖,但光是申报图和那几项关键数据,就已经足够在车友圈里引起一场不小的讨论了。
大家都在好奇,吉利这次憋了个什么大招?
这台全新的V900,到底有几分实力,能在如今这个高手如林的MPV江湖里站稳脚跟呢?
咱们先从这车的外观看起。
很多人第一眼看到吉利银河V900的申报图,可能会觉得有点似曾相识。
没错,它的整体设计风格,和吉利旗下另一个叫“翼真”的品牌推出的一款叫L380的车型非常像。
这里得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个“翼真”品牌来头可不小,它的前身是生产英国标志性黑色出租车的那个伦敦出租车公司,后来被吉利收购了,现在转型做全球化的高端出行品牌。
那台L380就是它对标丰田埃尔法这种百万级豪华MPV推出的产品。
所以说,银河V900在设计上借鉴甚至可以说是延续了L380的风格,这其实是吉利非常聪明的一步棋。
它相当于直接把一个国际化、高标准的设计底子,拿过来给自己家用市场的主力车型用,这让V900一出场就自带一种高级感和未来感。
你看它车头那个很有辨识度的分段式贯穿日间行车灯,还有下面和格栅融为一体的大灯组,整体看起来既简洁又大气,完全没有传统MPV那种笨重的感觉,反而更像一艘来自未来的星际飞船。
当然,外观只是开胃菜,真正让大家觉得“有料”的,是藏在细节里的科技配置。
这次申报信息里最重磅的一个信息,就是V900的车顶前面,明明白白地安装了一个激光雷达。
这东西现在可能在一些高端轿车或者SUV上能见到,但把它装在一台主打家用的MPV上,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咱们用个通俗的比喻来解释一下,现在大部分车上所谓的智能辅助驾驶,主要靠的是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这就好比是咱们人的眼睛和耳朵。
在天气好、光线足的情况下,它们能看得清、听得准,但一到晚上、或者遇到大雨大雾这种恶劣天气,它们的感知能力就会大打折扣,容易出错。
而激光雷达就不一样了,它就像是给车装上了一双“火眼金睛”,通过主动发射激光束来探测周围的环境,然后根据反射回来的信号,在电脑里瞬间建立一个极其精确的三维立体模型。
它不受光线影响,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都能精准地识别出前方是车、是人、还是一个路边的锥桶,并且能精确判断出它们的距离和运动轨迹。
所以,当一台车配备了激光雷达,就意味着它具备了实现更高级别智能驾驶的硬件基础,比如在复杂的城市道路上,能够自主完成变道、超车、躲避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过红绿灯路口等一系列操作。
吉利作为国内在智能化研发上投入巨大的车企之一,这次把激光雷达这种“顶配”硬件给到V900,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让这台家用MPV在智能科技方面,能够和理想、小鹏这些以智能化著称的新势力品牌掰一掰手腕,给家庭用户带来更安全、更轻松的驾驶体验。
看完了高科技的“大脑”,咱们再来聊聊这台车最核心的本职工作——空间。
作为一台MPV,空间大不大,坐着舒不舒服,是决定它成败的关键。
从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来看,吉利银河V900的长宽高分别达到了5360毫米、1998毫米、1940毫米,而轴距更是达到了惊人的3200毫米。
这些数字可能很多人没概念,咱们可以找几个市面上的主流MPV来对比一下。
比如常年霸占销量榜的别克GL8,它的轴距是3088毫米;现在很火的新能源MPV腾势D9,轴距是3110毫米。
这么一比就很清楚了,银河V900的3200毫米轴距,在同级别里几乎是“天花板”级别的存在。
更长的轴距,直接带来的好处就是车内纵向空间的极大富裕。
这意味着无论是坐在第二排的家人,还是坐在第三排的乘客,都能获得非常宽敞的腿部空间,就算长途旅行好几个小时,也能轻松舒展身体,不会感到憋屈。
可以想象,这么一个大家伙,内部空间绝对能打造成一个真正的“移动会客厅”,无论是全家出游,还是偶尔的商务接待,都能提供一个足够体面和舒适的环境。
最后,我们来看看这台车的动力系统,这也是吉利这次深思熟虑后做出的一个非常贴合中国用户实际需求的选择。
银河V900搭载的是一套1.5T的增程式动力系统。
简单来说,这台车开起来的感觉和纯电动车一模一样,都是靠电机驱动,所以它有着电车那种安静、平顺、起步快的优点。
但同时,它车上还带了一台1.5T的发动机,这台发动机不直接驱动车轮,它的唯一工作就是发电,就像一个随车携带的高效发电机。
这样的设计,一下子就解决了纯电动车目前最大的两个难题。
首先是续航焦虑。
根据申报信息,V900配备了两种不同容量的电池,纯电续航里程最高可以达到202公里。
这个续航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覆盖日常上下班、接送孩子是绰绰有余了,在城市里开,完全可以当成一台纯电车用,用车成本非常低。
而一旦需要出远门、跑长途,发动机就会启动发电,这时候它就变成了一台没有里程焦虑的车,有油就能跑,不用再担心在高速服务区找不到充电桩,或者排队等充电等半天。
其次是补能的便利性。
有充电条件就在家充电,没条件或者出门在外就去加油站加油,这种“可油可电”的模式,对于国内复杂的用车环境来说,适应性非常强。
吉利选择增程这条技术路线,可以说是精准地抓住了当前消费者既想要电车的体验和经济性,又害怕纯电车续航和补能不便的矛盾心理,提供了一个非常务实和可靠的解决方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