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看这新闻——豪华车老大哥奔驰居然也要大裁员了!
去年奔驰营收跌4.5%、利润暴跌31.9%、中国销量狂跌7%...看得我这个小编直咂舌。
除了豪华品牌,传统家用品牌,比如日系车们的处境也是一言难尽啊。
丰田从2021年的194万辆跌到现在估计全年150万出头;
本田从138万辆跌到上半年仅31万多,连腰斩都算客气;
日产从年销104万辆跌到现在60-70万台,存在感已经薄如蝉翼。
想当年,消费者揣着20多万预算,会毫不犹豫冲进二线豪华展厅。
雷克萨斯的"加价神话"、凯迪拉克"美式气场"、林肯"豪华格调"在这个价位就是"香饽饽"。
现在呢?全崩了!
雷克萨斯上半年卖8.5万台,比巅峰期腰斩,燃油车这盘棋,真是一败涂地。
刚刚,另外今年本田公布了8月中国销量数据:53,339辆,同比下降6.36%。
今年1-8月累计销量413,310辆,同比暴跌21.35%。
5万多台什么概念?
看看本田巅峰时期:2020年全年销量162.7万辆,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月均销量超14万辆,如今缩水到5万出头。
拿比亚迪8月的373,626辆销量对比,本田只有人家七分之一。跟吉利奇瑞比,大概是人家五分之一。
而5年前,这些自主品牌根本不敢跟本田相提并论,2020年比亚迪全年才卖41万辆。短短5年,中国车市完成了惊天大逆转!
4S店里的销售眼神都变了。以前卖帕萨特、凯美瑞腰板挺得笔直,现在像霜打的茄子。
昨天小编路过一家大众4S店,门口那个"折扣大促销"横幅都褪色了,里面冷冷清清,隔壁比亚迪店却排着长队试驾。
这不就是当年诺基亚被苹果干趴下的翻版吗?
燃油车面临的不是技术升级问题,是整个“灭绝危机”!
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明明白白:燃油车零售同比暴跌26%,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51%。这不是温水煮青蛙,是开水浇头啊!
我开了十几年燃油车,从桑塔纳到奥迪A6,那种踩油门的爽快感、排气管的轰鸣声确实让人怀念。可时代变了!
特斯拉那位马斯克一降价就把行业搅得天翻地覆。
Model Y从30多万直接干到20万出头,宝马X3、奥迪Q5L还有啥优势可言?
比亚迪的"油电同价"策略更是一招制敌!
秦PLUS DM-i卖到9万多,轩逸、朗逸这些老牌家轿情何以堪?
燃油车企就像被围困的孤城,外面新能源大军步步紧逼,里面粮草断绝。
传统燃油小车卖不动原因很简单:油费贵、电动车空间大、充电设施越来越完善。
另外现在年轻人买车都在谈续航和充电。
有朋友算过账,星愿三年省的油钱足够补上差价。政府补贴虽然撤了,但电动车本身成本就低。
降价?降了也没人要!同样价格买电车,能上绿牌、省油钱、科技感强,谁还惦记那点发动机情怀?
前几天试驾了新款凯美瑞,销售小哥卖力介绍混动技术、燃油经济性。
心想,老兄,你这混动跟纯电比省钱,能有雷军的小米su7省钱吗?加速快吗?智能吗?
国产新能源的冲击,让许多的传统车企高管们估计夜夜失眠。
大众迪斯下台了,通用中国市场份额狂跌,连日系三强都慌了神。
本田的CR-V、雅阁这些昔日销量王,在新车榜上排名越来越靠后。
不是产品不好,是整个赛道变了!
就像胶卷被数码相机取代,柯达胶卷再好,消费者也不买账了。
车企们在调整策略:本田准备停产燃油小车,转向电动;大众明年才推新电动小车;丰田还在坚持燃油车,销量数据已经说明问题。
再就是新能源车下沉速度惊人。
我老家县城路边到处是绿牌小车,充电站比加油站还多。
出租车公司换了好几批新能源,司机直言充电比加油划算,因为不需要加油,成本够低!
再加上充电配套越来越完善,商场停车场充电位增多,快充半小时能跑两百公里,用起来和加油差不多方便。
传统汽车经销商日子苦哈哈。
认识的销售说,店里燃油车几乎无人问津,一天卖一台POLO都算幸运。许多店已把燃油车展区改成试驾体验区。
燃油车的困境比降价更绝望——被彻底抛弃。
年轻人买车,第一选择就是新能源,这已成不争事实。
小编的表弟最近打算要买车,我推荐雅阁、凯美瑞,他直接怼我:"哥,你思想有点落后啊,现在谁还买油车?"
传统车企像溃不成军的败兵,各自为战,毫无章法。
有的拼命推混动,有的硬着头皮做纯电,有的观望等死。
没有统一战略,没有清晰方向。
苗圩那句话一针见血:"新能源汽车对传统燃油汽车的取代之势已不可逆转。"这不是预测,是既定事实。
燃油车的好日子的真的要到头了,以前这帮合资是躺着赚钱,现在恐怕得跑起来才能赚到钱了。
坚持传统路线的车企,要么转型,要么等着被历史车轮碾过。
这场无硝烟的战争,自打特斯拉进入中国,结局就已然明朗。
新能源车不是来抢燃油车市场,而是重新定义汽车概念。
当汽车变成移动智能终端、以及更清洁的能源,而传统燃油车那套玩法就彻底过时了。
兵败如山倒,那么燃油车翻盘的可能?欢迎下方留言讨论,不过在小编看来,这局,早就定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