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MPV,说实话,很长一段时间里它都不是中国消费者心里的“香饽饽”。你想,谁家买车不先看看SUV?就算家里人口多点,也更愿意选个大块头的,而不是那种商务气息很浓的MPV。可是今年的MPV销量榜单一出来,我还真有点意外,“又香了”不是瞎说,这玩意儿真的有点焕发第二春的劲头。我们到底为什么又开始热衷MPV了?GL8为啥又回到了销量冠军的位置?插电混动能不能算是救命稻草?比亚迪夏,作为新晋选手,为啥混了一年也才第八?这些问题不想点明,车市就永远看不明白。
GL8夺冠,你先别急着喊“老姜还是辣”,我倒想问问,GL8为何从去年一度被腾势D9挤下王座,到今年又地道地回来了?很多人会说是情怀,是底蕴,是市场积淀。可情怀能当饭吃?能当销量用?恐怕还得看产品本身。这几年,GL8在价格、配置、动力方面其实都没什么惊天动地的变化,但它硬是靠着“稳”,靠着那种坐进去就不想下来的舒适感,吃下了大批公务车、家用和少数企业的订单。更狠的是,今年插电混动版本一上,也让它在传统用户以外又拉了一批比较看重油耗的用户。你以为插混是噱头?实际换算下来,很多单位算账算得明白——一年能省几千块钱,真不是吓唬人的。
MPV到底靠啥赢?我有时候真的不信那个所谓的“品牌信仰”,要真有都去买奔驰V级了,可结果是,奔驰V级都排十几名开外了。其实用户挑选MPV,大多数还是务实,有多少能装、多舒服、质量稳不稳,比SUV大多少空间,动力实际能不能“拉得动”。为啥腾势D9和格瑞维亚都能快速跻身前三五?说白了还是因为他们“很懂中国市场”,十几万人体、二十来万价格,空间、配置、颜值都不差,更关键,本土新能源车的融资和补贴政策更友好,让那些原本不敢选MPV的年轻家庭和中产群体敢于尝试。
这里就要说到丰田赛那了。很多人质疑,赛那究竟是个什么产品?其实在海外,赛那就是美国家用MPV的销量担当。来到中国,它很懂“中庸之道”,不是配置最高,也不搞什么浮夸宣传,但空间、舒适度、动力这些硬指标一点没拉胯。现在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变化巨大,二胎三胎,再加上很多人开始重视自驾出游,传统SUV就算再大多半不如MPV灵活。所以你看,赛那今年一下子卖到六万多辆,谁能说它不是对中国家庭消费升级的最好回应?
你再看腾势D9和岚图梦想家,作为国产新能源势力的代表,前者价格略高、但品牌加分多,后者定位稍微小众,但靠着颜值、科技和特定圈层还是冲进前五。唯一让我感慨的是比亚迪夏,作为国产头部品牌,今年新入场,销量两万出头,排在第八。这就值得琢磨了:比亚迪这么强,为啥夏没跻身前三?说实话,比亚迪的每一个新车都在疯狂卷配置、卷价格,到MPV领域却突然慢了半拍。给我的感觉是,比亚迪夏还没完成产品认知,特别在商务车和家庭用车之间的定位瞻前顾后,既想做商务,又想做生活,结果反而抢不过前面那些“已经花了几十年做口碑”的老牌对手。这其实是比亚迪战略上的一个小失误,想走捷径,结果发现MPV市场就像一个不讲情面的老裁判,你基础不扎实,群众不买账。
盘点榜单,还有几个有趣现象。像格瑞维亚同赛那差不多,都属于日系家用MPV的代表。他们靠着“均衡”突围,哪怕没有什么新技术,但用起来就是“不出毛病”。再看梦想家、极狐考拉这些新势力,虽然还是差点意思,但足以让传统合资品牌“害怕”。毕竟同样价位,国产新能源该有的功能、人性化设计,一点也不比麦当劳里的美国红肉差。
再来聊聊榜单后半段那些没啥存在感的车。传祺E9、星海V9、红旗HQ9新能源这些其实产品力都不弱,但始终处在“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区。你能说他们设计不够新潮吗?你能说他们配置不够卷吗?你能说他们动力不够强吗?问题是,消费者看车已经不仅仅是看“硬指标”,更在乎“实际体验”和“品牌信赖”。你品牌新,市场没见过,想靠一台车爆火?现在的用户没那么好骗。这些车型要么就是价位太高,要么是售后不跟上,再加上MPV没办法靠“炫”吸引小年轻,所以只能慢慢熬。
最后再提一个细节:奔驰威霆和V级这类进口MPV,在榜单里连前十都进不去。我很想问:到底是谁在买它们?答案其实显而易见——商务用车,尤其是某些企事业单位对刷脸的场合,奔驰起到的更多是“体面”而不是“实用”。这就是中国MPV市场最真实的分层,你要性价比有腾势D9、GL8,你要品牌有丰田赛那、格瑞维亚,你要身份就买奔驰V级。这在之前的中国车市还不多见,说明MPV细分市场成熟了,各个细分受众开始自己“定制”车。
说到新玩家,理想MEGA、小鹏X9,纯电动黑马有点意思。它们销量不算爆,但比几年前的新能源MPV已经好太多。说明这个市场正在持续释放新机会,但同时也告诉我们,大部分购车用户,尤其是家庭、商务场景,依然最看重“稳定与实用”。产品力再强,生态圈没建立,被信任感差,卖不起来就是卖不起来。
话说回来,这波“又香了”,真的只是因为插电混动?其实也未必。今年中国MPV市场之所以狂飙,说到底是两条线推动的。一条就是家庭消费升级,大家苦了几年,终于想把出行质量提高一点,MPV这东西空间大,承载多,合适。另一条是商务用车需求稳步增长,一批“老品牌”一直在稳扎稳打,谁都没掉队太远。新势力不断冲击,但传承+创新才是中国MPV市场真正的主旋律。
我觉得,接下去你如果还打算买MPV,不妨思考三个问题:你到底要“空间”,还是要“身份”,还是要“科技”?国产新势力能否彻底打破老品牌的固有认知?插电混动会不会只是这两年的风口,真正的未来难道不是纯电动MPV?榜单给我们的答案其实都藏在那几万、几十万的车辆交付背后。它反映的是中国人在汽车消费上的思维升级,也映射着这个社会结构的变化。你们现在说“MPV又香了”,可能只是个开始,不出几年,这个市场还会出几匹真正的黑马。GL8夺冠,不代表未来还是GL8的时代。未来中国MPV到底会怎样,路还是要靠大家一脚一脚摸出来。
最后,想问一句:我们真的需要买MPV吗?每个家庭、每个企业给出的答案或许不同。但榜单上的名字,已经代替我们做了回应——“选MPV的人越来越多,原来中国人更懂什么是‘实用’。”至于香不香,有没有必要跟风,自己体会就好。不妨等到你真需要的时候,坐上GL8、腾势D9或者比亚迪夏,再去决定。毕竟,车市变来变去,用户才是最后的赢家。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