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又热闹起来了,主角还是咱们熟悉的比亚迪。
网上铺天盖地都是一款叫做“比亚迪M9”的新车照片,说得有鼻子有眼的,这台车是个七座的大家伙,用的是比亚迪最新的插电混动技术,最关键的是,传闻它的价格可能只要二十三万起步。
这消息一出来,可把不少准备买车的朋友给整不会了。
很多人都在问,比亚迪不是已经有腾势D9这款卖得非常火的MPV了吗?
怎么又搞出来一个M9?
而且文章里还提到了一个叫“比亚迪夏”的名字,这几个车到底是什么关系,是不是比亚迪在布一个什么大棋?
今天咱们就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视角,掰开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件事,把这背后的门道给大家说明白。
首先,咱们得把这几个名字给理清楚,不然越听越糊涂。
其实,“比亚迪夏”这个名字,并不是一款已经上市的车,它更像是腾势D9这款车在诞生之前的“小名”或者说项目代号。
这在汽车厂家内部是很常见的,一款新车在研发阶段都会有个代号,方便内部交流。
等到它正式推向市场了,才会有个响亮的“大名”,而腾势D9就是它的正式商品名。
所以,当新闻里说“比亚迪M9”长得和“比亚迪夏”很像的时候,咱们可以直接理解为,这台新曝光的M9,在外形上和我们现在满大街都能看到的腾势D9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那新的问题就来了,既然已经有了卖得这么好的腾势D9,为什么还要推出一个长得一样的M9呢?
这不是自己和自己打架吗?
这就要说到比亚迪的整体规划了。
大家知道,腾势这个品牌,虽然现在是比亚迪在主导,但它最初是和奔驰合资的,定位相对高端。
而在国际市场上,“DENZA”(腾势)这个牌子的名气,远远没有“BYD”这三个字母来得响亮。
比亚迪现在正在大力拓展海外市场,想把在国内验证成功的优秀车型卖到全世界去。
腾势D9在国内MPV市场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证明了它的产品力非常能打。
那么,把这样一款好车,换上认知度更广的“BYD”车标,作为比亚迪主品牌旗下的车型推向全球,无疑是一步好棋。
这就像一个地方特产,在本地很有名,但要想卖到全国乃至世界,可能就需要一个更有影响力的全国性品牌来背书。
我们从曝光的图片细节也能看出这个思路,比如车头的标志,从原来腾势D9上抽象的LOGO或者之前概念车上的“夏”字,换成了清晰的“BYD”字母;车内方向盘上的标志也同样换成了“BYD”。
这些改动都指向一个明确的目的:强化比亚迪的品牌形象,为出海做准备。
所以,这个M9,很可能就是“国际版”的腾势D9。
搞清楚了它的身份,我们再来仔细看看这台车本身到底怎么样。
从外观尺寸来看,它的长宽高分别是5145毫米、1970毫米、1805毫米,轴距达到了3045毫米。
这个尺寸是什么概念呢?
它和主流的商务车别克GL8、家用MPV丰田赛那基本上是一个级别的,甚至在某些数据上还有优势,所以无论是视觉上还是实际空间上,它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家伙”,气场很足。
设计上,它沿用了比亚迪经典的“龙颜美学”,车头的大嘴式格栅显得非常霸气,配合犀利的大灯,很有冲击力。
车身侧面线条很流畅,悬浮式车顶的设计让这么大一台车看起来不那么笨重。
最值得一提的是车尾,那个贯穿式的尾灯里面融入了“中国结”的元素,晚上点亮之后,辨识度非常高,一看就知道是比亚迪的车,这种把中国文化元素和现代科技设计巧妙结合的做法,确实值得我们骄傲。
坐进车里,那种熟悉的感觉就来了。
环抱式的座舱设计,让人感觉很舒服、很安全。
中控台上最显眼的就是那两块大屏幕,一块12.3英寸的液晶仪表盘和一块15.6英寸可以旋转的中控屏,车里的各种功能基本上都集成在里面了,科技感十足。
作为一台MPV,座椅布局和舒适性才是重中之重。
它采用的是2+2+3的七座布局,这是目前最受欢迎的MPV座椅排布方式。
第二排是两个独立的“航空座椅”,这可是全车最尊贵的位置,不仅空间宽敞,而且功能齐全。
根据曝光的信息,高配车型第二排座椅的通风、加热、按摩功能一应俱全,长途旅行的时候往上一躺,那舒适度可想而知。
而且还配了50瓦的手机无线快充,解决了大家的“电量焦虑”。
这些配置,在以前往往是四五十万甚至更贵的豪华车上才能见到的。
当然,一台车光有好看的样子和舒服的座椅还不够,开起来怎么样,用起来省不省心,才是关键。
这台M9搭载了比亚迪最新的第五代DM插电混动技术。
这套系统是比亚迪的看家本领,核心是一台1.5T的发动机和一台电动机协同工作。
它最大的好处就是“既能当电车开,又能当油车开”。
它配了一块容量不小的电池,可以支持它在纯电模式下行驶100公里。
这意味着,如果你的日常通勤距离在100公里以内,并且家里方便充电,那你完全可以把它当成一台纯电动车来用,每天的出行成本非常低,可能就十几块钱电费。
而当你需要出远门,比如节假日回老家或者自驾游,又完全不用担心续航问题,发动机可以随时介入,变成一台混动车,综合续航里程能轻松超过一千公里,彻底告别了里程焦虑。
这种技术路线,可以说是完美契合了当前绝大多数中国家庭的用车需求。
此外,高配车型上还有个叫“云辇-C”的智能悬架系统,它能根据路面情况自动调节悬架的软硬,过坑洼路面时能更舒服,转弯时又能提供更好的支撑,大大提升了行驶品质和乘坐舒适性。
最后,我们来聊聊大家最关心的价格问题。
传闻中22.98万元和24.98万元的指导价,如果最终成真,那对整个MPV市场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冲击。
要知道,现在市面上的腾势D9,入门价格都要接近34万元。
如果比亚迪真的推出一款核心技术和空间体验都基本相同,只是品牌归属和部分配置有所调整的“M9”,并且把价格定在23万左右的区间,那它的竞争力将是碾压性的。
它不仅会对别克GL8、本田奥德赛这些合资老牌选手形成巨大的压力,甚至会让一些还在观望的消费者,毫不犹豫地投入新能源MPV的怀抱。
这背后,体现的是比亚迪强大的产业链整合能力和规模化生产带来的成本控制优势,这也是我们中国品牌汽车越来越强大的底气所在。
总而言之,比亚迪M9的出现,不仅仅是多了一款新车那么简单,它更像是比亚迪吹响的、要全面占领中高端MPV市场的号角,无论对国内消费者还是对全球市场,都将带来新的选择和新的格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