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老百姓常说“金九银十”,这话以前多用在楼市,但现在拿来形容汽车市场,那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刚过去的十月份,对各大车企来说,不亚于一场年中大考之后的期末冲刺。
从九月份开始,整个车圈就跟上了发条似的,新车一辆接一辆地发布,各种降价、送福利的消息满天飞,搞得大家看车都看得眼花缭乱。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卖车了,简直就是一场全方位的“肉搏战”。
在这场激烈的竞争里,有的车企一路高歌猛进,销量数字一天比一天好看;有的则悄悄调整策略,准备在下一个路口弯道超车。
那么,十月份的这份销量成绩单,到底向我们透露了些什么信息呢?
谁是那个笑得最开心的,谁又在为接下来的翻盘积蓄力量?
今天咱们就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视角,来聊聊这背后的大事小情。
要说现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头号选手”,那还得是比亚迪。
今年十月份,比亚迪一口气卖了超过30万辆车,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
就是平均每天卖出去一万辆,这在国内是独一份的存在。
凭借这个成绩,比亚迪不仅刷新了自己今年的单月销量纪录,也让全年300万辆的销售目标看起来触手可及。
如果接下来的两个月能保持这个势头,那今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年度销量冠军,基本上又是比亚迪的囊中之物了。
从几万块的代步小车,到几十万的高端越野,比亚迪现在可以说是产品线齐全,无论你有多少预算,想买什么样的车,似乎都能在比亚迪这里找到一款合适的。
这种全面的产品布局,就像一个“武林高手”,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让竞争对手很难找到突破口。
不过,咱们也得看到,虽然比亚迪的总量依然遥遥领先,但相比去年那种爆炸式的增长,今年的增速确实放缓了一些。
这也很好理解,当一个企业的体量大到一定程度,再想实现翻倍的增长就非常困难了,就像一艘航空母舰,虽然威力巨大,但提速总归没有小快艇那么迅猛。
就在比亚迪稳坐头把交椅的时候,另一个传统汽车巨头——吉利,正在后面奋起直追。
十月份,吉利集团的销量历史性地突破了18万辆,站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
这个成绩的取得,最关键的原因在于吉利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成功转型。
想当年,大家提到吉利,想到的还是帝豪、博越这些燃油车,但现在,吉利的新能源车已经全面开花。
特别是今年新推出的“吉利银河”系列,像银河L7和L6这两款车,凭借着不错的技术和亲民的价格,上市没多久就在十到二十万这个竞争最白热化的市场里站稳了脚跟,一个月也能卖出一万多辆,成为了很多人在比亚e迪之外的一个重要选择。
除此之外,吉利旗下的高端纯电品牌“极氪”,月销量也稳定在一万辆以上,在三十多万的价位上跟特斯拉、蔚来这些品牌掰手腕。
可以说,吉利通过多品牌协同作战的方式,成功地在新能源时代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成为了传统车企转型的一个优秀范本。
看完了传统大厂,我们再把目光转向大家非常关注的“蔚小理”,也就是蔚来、小鹏和理想这三家新势力。
它们在十月份的表现,可以说是悲喜交加,充满了戏剧性。
表现最抢眼的当属理想汽车,十月份交付了超过四万辆车,这个成绩不仅让它在新势力中遥遥领先,甚至超过了不少传统汽车品牌。
理想为什么能卖得这么好?
因为它太懂中国家庭需要什么了。
它旗下的L系列车型,空间大、乘坐舒适,再加上被大家戏称为“冰箱、彩电、大沙发”的配置,精准地满足了全家出行的各种需求。
它采用的增程式技术,既能享受电车的平顺安静,又没有里程焦虑,对于很多家庭来说,确实是现阶段一个非常理想的选择。
不过,靠增程打下江山的理想,现在也开始把目光投向了纯电领域,它们即将推出一款名为MEGA的纯电MPV,这被看作是理想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的关键一步,到底能不能成功,所有人都拭目以待。
与理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演了“逆袭”剧本的小鹏汽车。
就在几个月前,小鹏还因为产品更新换代的问题,销量一度陷入低谷,备受市场质疑。
但随着全新车型G6的上市,情况发生了惊天逆转。
G6凭借着领先的800V高压快充技术、广受好评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以及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价格,一下子就成了市场上的“香饽饽”,直接带动小鹏的月销量重回两万辆大关,创下了历史新高。
这个案例也告诉我们,在竞争激烈的市场里,一款真正有产品力的好车,是能够改变一个企业命运的。
更有意思的是,一直以纯电技术为傲的小鹏,现在也开始更加务实,准备推出MPV车型来拓展市场,这和理想反过来要去攻坚纯电市场,形成了一种奇妙的互换。
相比之下,蔚来的处境则要复杂一些。
十月份一万六千多辆的成绩,其实并不算差,保持了稳步增长。
但问题在于,蔚来一直坚持的换电模式和高端服务,需要巨大的投入来维持,这就意味着它必须要有足够大的销量规模才能实现盈利。
蔚来的创始人也公开表示,要想赚钱,每个月的销量至少要达到三万辆以上。
所以,目前这个销量对蔚来来说,既是一种肯定,也是一种压力。
蔚来未来的希望,一方面在于新上市的车型能够持续热销,另一方面则寄托于即将推出的、价格更亲民的第二个品牌“阿尔卑斯”,它能否帮助蔚来打开更广阔的市场,是决定蔚来未来走向的关键。
除了这几家备受瞩目的企业,十月份的车市还有很多其他的看点。
比如一直走高性价比路线的零跑汽车,十月份销量也达到了一万八千多辆的新高,并且还获得了欧洲汽车巨头斯泰兰蒂斯集团的巨额投资。
这意味着,零跑不仅拿到了发展的资金,更重要的是得到了一个走向世界的机会,未来我们可能会在欧洲的街头看到这个中国品牌。
而华为深度参与的问界品牌,新款M7上市后订单量可以用“恐怖”来形容,一个多月就收到了超过八万份订单,充分展现了华为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品牌号召力,给整个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当然,也有一些企业正处在复杂的调整期,比如上汽集团,旗下的自主品牌像智己、荣威在新能源领域有了不错的亮点,但合资品牌则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
这种“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局面,正是当下中国汽车市场大变革时代最真实的写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