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银十的出行估算,基本上家庭用车的需求又上了一个台阶。商务家用两不误,尤其是在城市堵得厉害的地方,开个MPV真的是避风港。这刚好让我想起去店里试车的那天,推门进去,销售一脸你看我给你挑的款,我还没看完,他就说:这车内空间足,省油,保险也便宜,怎么挑?。不自觉,我凑过去看看实际样子。
我记得,那天我问:这车的油耗大概怎么样?销售说:估算五到六升,六升左右吧(体感估算),和咱老家那辆老桑塔纳比,少一半。我心里一咕噜:一辆家用MPV,能确保百公里油耗控制在这个水平,算是不错了。这还不算高速长途的节能效果。
然后我试了试车内空间。这点是我特别在意的:坐进车里,感觉空间开阔。尤其二排座椅的滑动范围——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相册,发现这个座椅的前后滑动可达740mm,能调出很多不同的场景(样本少)。我心里想:长辈坐得舒适,孩子也不窜来窜去——这比起那个同价位的别的车好多了。对比一下某个竞争对手,那个在座椅调节上不够灵活,哪个角度都要小心翼翼,搞得像个拼脚拼背心的拼图。这点细节,如果你有带小孩或者老人出行的经验就知道,那个能调到什么程度,舒适得能睡着才是实实在在的用心。
但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一方面,奥德赛的低地台30cm,的确是考虑了老人和小孩的上下车便利(这段先按下不表),另一方面呢,外部空间的布局也更贴心。530mm的后备厢门槛,比我以前开的小车都低,拿婴儿车只用单手拎起,根本没什么负担。可是实际使用中,有没有可能这门槛会对某些宽敞车型,比如昂科威的后备厢门~嗯,也许就是空间大但门槛高的通病吧。
我之所以觉得,实用的设计比配置多花哨更重要——你会发现,其实很多豪华配置,像全景天窗啊、炫彩多媒体,其实用场景少。说到这我还想问:买MPV,大家到底更看重哪一点?空间还是动力?还是品牌。
还记得销售曾经说:家庭出行,最怕的就是半路抛锚。我笑着说:这话可真对。好车像个靠谱的爸,默默在那,出事少,放心。
供应链那点事我也琢磨过。就像生活中,原材料的质量决定你做成一道菜后味道是否靠谱。这个可以比喻成:整车用料的稳定性,就像你用的菜譜一样,稳得住,那后续做菜就得心应手。奥德赛车身用了什么高强度钢,我估算(样本有限)比老款提升了20%。研发这块,其实挺像厨师调味,会在改良中逐步调整,不可能每次都一下子就变得那么完美。
你会想:这车的安全保障咋样?其实我了解一点,27年积淀,品牌在安全上很下功夫。这么多年,连续获得120%合格率的奖状,比行业标准高出不少(这段先按下不表),而且在J.D.Power市场评测中,得分171,比行业平均少58个PP值。这个差距,是现实的。你说,像家里老人安全感,真得如同一堆密密麻麻的保险措施,一个不留。
又让我想到,新能源汽车虽然火热,但家庭用车的安心感,似乎还得传统的燃油车扎实。你看高速上,一桶油能跑800公里,节假日高速不用焦虑地找充电桩。假设7元一升(估算值),每百公里油费大概40元(心算),跑个300公里,油费就得120,一箱油能跑个800公里,要是涨,还是得看油耗,但比新能源车你得找充电站、排队的繁琐,算是免操心了。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相册,里面有一张照片,图书馆门口那辆奥德赛的侧影——黄昏时那一抹暖色,确实能让人心放松。人生其实像这个车,可能你喜欢它的外在光鲜,但真正陪伴你的,是那些细节和品质。
回头想想,奥德赛的靠谱真的不是空洞的吹牛——从空间到维护,从动力到安全,都在用心考虑。即便它没有电动车那种逆天快充或碳中和标签,但作为家庭的守护者,我觉得它更脚踏实地。
我心里在想:未来的家庭车,会不会逐渐变得都像这样,既有点稳又实用得不得了?还是说,谁都抵挡不了科技炫酷的诱惑?这天,快到周末了,带娃出行还得看车,谁知道下次我会不会换辆新车试试?不过我更关心,那天友人随口说,其实我更喜欢那辆可以13座的商用MPV,好装人,没那么多复杂设计。你觉得,家庭用车和商用车,差别真那么大?或者说,家庭的用车哲学早就和汽车产业的设计初衷一致了?
(这里可以留个悬念吧:其实我还没想好,下一次的试驾会带我去哪里,可能是乡下的泥路,也可能是城市的立交桥,又或者某个隐藏的小巷。都挺有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