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8月销量亮眼,N7破万,累计却下滑

日产8月的销量数据一出来,估计不少人心情有点复杂。一边是同比强劲增长,尤其是轩逸继续稳扎稳打,N7一上市就破万,东风日产看起来整得有声有色;另一边,前8个月累计却是下滑的。这摆在那里,就是现实。很多人可能会问,日产这个8月,到底算不算翻身?会不会有点虚?这背后到底说明了啥?

我觉得,销量数字吧,最通俗的说法就是“账要分开算”。先说同比增长的19.41%,确实够刺眼。你在现在这么卷的新车市场里,还能有这个增速,怎么着也得说是有两下子。大部分主流合资品牌,现在都是靠着价格优惠和促销在拉用户,日产这里能做到靠新品、尤其是新电动车型N7上分,这个值得点个赞。你看,N7四个月交付2.65万辆,8月就破万,这什么水平?在一堆新势力、国产老油电里拼出来的成绩,说明市场还是有需求,用户也不是彻底把日本车扫地出门。

说到这,估计不少人心里还会有另一个问号,日产这波销量,能撑多久?我觉得这主要得分板块来看。传统燃油车的市场份额本来就是在缩水,哪里的日子都不好过。就拿轩逸来说,单月2.77万辆还在高位,但长远看你不能指望它永远是销量担当。新一代年轻消费者,更在意品牌调性、科技配置、智能化这些东西,这一块,日系老三家其实都差点意思。你看本田、丰田、日产互相挤,价格战打得头破血流,最后其实是给中国品牌让路。现在只要合资车没有核心技术或者压倒性的价格优势,消费者都是一边狂砍优惠一边等着国产电车出新,局面很直白。

再看新能源这个板块,N7的表现算是东风日产的亮点。为什么?一是工期和效率提上来了,二是这波主打的“自研平台”概念,起码有点自信出来了。再怎么说,合资厂家还愿意砸钱搞本土研发,这跟之前搞“换标、组装、套娃”那种敷衍思路,区别太明显。但说到底,这种亮点能不能延续起来,还是要看后劲。现在销量增长有,等补贴慢慢下去,价格体系越来越卷,日产能不能守住优势?如果没有持续上新、没有深度本地化的配套体系,这一波“弯道超车”随时可能涨不上来。

顺带说一句,这年头消费者是真的不吃品牌空壳这一套了。“合资光环”在燃油车阵营还能撑点面子,纯电和混动领域基本说不通了。比亚迪、理想、小鹏蔚来们一边造车一边讲故事,卷科技卷体验,还把智能驾驶跟手机互联这些当日常标配,使劲往用户痛点上怼。日产、丰田要不是有供应链积淀、一些老用户信仰做后盾,伤筋动骨也不过几年。

日产8月销量亮眼,N7破万,累计却下滑-有驾

那有人要问了,日产接下来该怎么做?8月数据给了什么启示?我认为,日产未来在中国市场想要找回场子,靠“以不变应万变”是绝对行不通的。首先,整个市场重心都在往新能源起飞,连A0级、A级的家用车都在拼电动化和智能化,日产再慢一步,直接就被边缘化。你看比亚迪秦、海豚、吉利银河、埃安AION这类产品一批批推,还越卖越便宜,有些合资纯电新车刚上市还没热乎转眼就排队降价,都给国人做了参考系。日产这几年要不是政策、供应链跟得上,恐怕连燃油车基本盘都要保不住。

日产8月销量亮眼,N7破万,累计却下滑-有驾

说到底,国产电车的冲击力实在太猛,国产品牌这几年通过规模化把造车成本砸下来了,科技体验也砸下来了,用户口碑更别说。日产再不彻底梳理自己在中国的业务逻辑,产品、研发、渠道都按新能源的标准重塑,都有可能被拍倒在沙滩上。别觉得夸张,现在顶着日产logo的,消费者都不觉得多高级了。相比合资时代,光靠“物美价廉”“耐用省心”这些招牌,吸引力一天比一天小。

当然,日产不是没有机会。N7销量过万起码说明,用户还是会尝试“新日系新能源”。但这得靠接下来一连串好车、新的打法把节奏拉满。比如即将来的N6(插混)其实是补新能源产品短板,不过插混车市场竞争无敌激烈,现在占坑不算快,只能说亡羊补牢。天籁PLUS升级,其实更多是老用户情怀,拉一波不想太冒险的中年用户。但你真想抓住中国市场未来的红利,纯靠升级改款肯定是不行的。

日产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怎么让本土团队有更多“决策权”和“话语权”。以前动不动是日本总部拍板,后来找合资中方套一下流程,下到国内市场也就升级一下配置、加几个智能化鸡肋功能。现在市场反应速度完全不是这种节奏。中国车企今天想升级OTA,明天推新驾驶辅助,第三天直接官宣激光雷达量产。日产还在做年度规划,已经被生生按在地上摩擦。

我挺好奇,日产的高层有没有认真反思这个问题。是继续老套路线,还是彻底下放权力,放手让中国团队整活?否则一边用燃油车老优势续命,一边新能源刚站稳脚跟就被国产同行围追堵截,这种“夹缝中生存”的局面会越来越难受。哪怕车型卖得可以,但你拉不齐科技体验和服务流程,就像拿着落后配置拼升级,能拉一点增量,很难真正引领潮流。

可能有人要问,“那日产还有啥可以拿出来对抗的?”其实,除非接下来它在电驱、智能、安全和智能互联等方面能摆出真正的原创黑科技,否则只能靠性价比、老用户口碑多熬几年。就像当年的轩逸,“国民家轿”这个牌子还是有不少用户认可。但新一代消费者越来越看重数字化体验和个性,守成思路根本不够用。最直观的,其实就两件事:第一,敢不敢跟中国团队深度融合,真正解决研发、营销、服务的本地化落地。第二,敢不敢给中国市场真正“定制”几款爆款新车,而不是日本本土改一改拿来卖。

日产8月销量亮眼,N7破万,累计却下滑-有驾

日产的8月销量看起来很高光,但深层次看并不乐观。这成了一种很微妙的错觉:表面亮眼,内里压力越来越大。本地新能源制造、供应链、渠道竞争,哪个都不是原来那样“稳稳拿下”的节奏了。真想在中国市场继续坐大,得比现在更狠、更快、更主动。大家不妨想想,这种“外来和尚念经难”会不会成为合资车的终极困境?日产能不能率先跳出这个轮回?

总结来说,我认为日产8月亮眼的表现,只是阶段性的新产品释放的红利。要真的在中国市场长期存活,并且翻盘,必须把速率、开放、深耕本地这三板斧使出来。否则,不管8月破多少万辆,明年就可能被新一波国产神车打回原形。你觉得,日产会抓稳这根救命稻草吗?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