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车主零下15度热车40秒才能走,湛江老司机油缸直接报废——E10乙醇汽油这条路

东北车主零下15度热车40秒才能走,湛江老司机油缸直接报废——E10乙醇汽油这条路,为什么美国人敢用E85我们却在10%的浓度上翻了车?

上个月在服务区碰到个开凯美瑞的东北哥们儿,聊起来才知道他专门跑了两百公里去外地加油。“你不知道,去年腊月那阵子,早上车钥匙拧三四次都打不着火,后来才明白是乙醇汽油惹的祸。”他掏出手机给我看记录:零下15度的早晨,普通汽油的车25秒就能走,他那辆得等足40秒,油门还一顿一顿的。

这事儿让我想起另一个朋友。在湛江跑了八年出租,去年夏天油缸突然漏了,拆开一看锈得跟马蜂窝似的。修理厂师傅说得直白:“你这车跑了三万多公里没清过油路吧?乙醇把油路里十年的老泥全冲下来了,喷油嘴早堵死了。”换一套部件,小一万块没了。

东北车主零下15度热车40秒才能走,湛江老司机油缸直接报废——E10乙醇汽油这条路-有驾

说起来挺吊诡的。美国加油站E85(乙醇含量85%)的泵枪排着队,咱们这边E10(乙醇含量才10%)都能在网上掀起骂战。同样是往油箱里灌的东西,这差距是怎么来的?

先说个最直观的感受——费不费油。理论上乙醇热值比汽油低三成,按说油耗得往上窜。但广东有人拿着油耗计算器实测了半年,E10大概多烧2%出头,跟你开窗户吹风、后备箱塞满货的影响差不太多。原因倒也简单:乙醇含氧量够高,烧得透,一氧化碳排放能降三成多,算是拿排放换了点油耗回来。

可这账在北方就不好算了。乙醇蒸发吸热是汽油的两倍,低温环境下发动机进气温度能掉四五度。吉林那边测过数据,零下20度的天气,用乙醇汽油的车启动成功率比普通汽油低18个百分点。美国那些灵活燃料车型出厂就带进气预热装置,咱们的车多数没这配置,冬天自然吃亏。

东北车主零下15度热车40秒才能走,湛江老司机油缸直接报废——E10乙醇汽油这条路-有驾

再说“腐蚀发动机”这档子事。现在的车油路基本都换成不锈钢或者工程塑料了,E10那点乙醇浓度其实腐蚀不了啥。真正的坑在老车身上——油路积了七八年的胶质和杂质,乙醇一进去溶解性强,把这些脏东西全冲下来,直接堵喷油嘴。湛江那哥们儿的油缸问题,多半就是这么来的。换句话说,不是乙醇伤车,是你的车本来就该大修了。

有个挺拧巴的现象:短期用可能进气门积碳会多,因为杂质被带进气缸了;但长期用下来火花塞反倒干净,燃烧温度低的缘故。美国那边测过一台1.8L的宝马,跑了2万多公里,E10车型的进气门积碳比普通汽油高了四倍,但火花塞上反而没啥积碳。这就跟搬家似的,刚开始乱七八糟,彻底收拾完了才利索。

往深了扒,这事儿其实是套“国情题”。美国玉米多到发愁,乙醇便宜还有政府补贴,加油站设备早就全套升级了。咱们这边八成乙醇靠玉米做,“抢老百姓饭碗”的质疑先摆在那儿;秸秆制醇的技术虽然在搞,但离规模化还远着呢。东北的乙醇运到东南沿海,一吨运费就得加三百块。

保质期也是个要命的问题。乙醇亲水,油箱里稍微有点水汽,四五天就能分层。美国人在加油站现场把乙醇和汽油调和,避免运输过程吸水。咱们还得靠罐车运,销量小的加油站库存压一个月,油品分层变质也就见怪不怪了。

东北车主零下15度热车40秒才能走,湛江老司机油缸直接报废——E10乙醇汽油这条路-有驾

算过一笔账:乙醇汽油便宜一毛多一升,国家补贴一毛二,一年跑两万公里或许能省个两三百。但老车头一回清洗油路就得八百,这买卖怎么算都不划算。新车问题倒不大,发动机设计的时候多少留了余量,涡轮增压车型受的影响还更小些。

环保这事儿也没表面看着那么利索。尾气里一氧化碳和PM2.5确实降了不少,但要把种玉米、加工、运输这整条链子算进去,能耗和碳排放又是另一本账。有人测过,要是乙醇厂烧的是煤,那减排效果可能得打个对折。每生产一吨乙醇还得消耗三吨水,黑龙江那边有乙醇项目就因为地下水短缺挨过批。

现在的局面大概就是:政策在推,车主在躲。上海北京这些地方环保手段多,暂时也不急着上乙醇汽油;东北安徽那边已经全面铺开,车主也只能慢慢适应。民营加油站呢,改造一个站点的油罐得花二十来万,积极性自然高不到哪儿去。

东北车主零下15度热车40秒才能走,湛江老司机油缸直接报废——E10乙醇汽油这条路-有驾

巴西那边倒是走出了另一条路:灵活燃料车占了八成,车主根据油价自己挑E20还是E100,技术上确实行得通。咱们这边要是纤维素乙醇能上规模,成本降下来,局面或许会变。丰田2024年的技术路线图里,已经在搞乙醇-氢能混动系统,利用乙醇重整制氢,热效率能到45%。

开了这么多年车下来,一个体会是:没有十全十美的燃料,只有适合自己的选择。新车、南方、跑得多的,乙醇汽油倒也不是不能接受;老车、北方、图省心的,还是普通汽油更稳妥些。那些张嘴就说乙醇汽油好或者不好的,听听就行,自己心里有数最要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