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燃油车销量榜出炉,德系碾压国产,冷门车型为何无人问津?

最近,一份关于燃油轿车市场销量的榜单在人们的讨论中传开了,这份榜单就像一面镜子,清清楚楚地照出了当下汽车市场的真实面貌,也让很多准备买车的朋友心里犯起了嘀咕。

看着榜单上那些熟悉的德系、日系车稳坐高位,而一些曾经风光无限的车型销量却跌得让人心疼,甚至有些车打出了“骨折”一样的优惠,却还是没人愿意多看一眼。

这背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7月燃油车销量榜出炉,德系碾压国产,冷门车型为何无人问津?-有驾

难道现在大家买车,真的只看牌子,价格便宜都不好使了吗?

今天咱们就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视角,掰开揉碎了聊聊这份榜单背后的门道。

首先,咱们来看看榜单最顶上那几位,可以说是雷打不动的老熟人了。

日产轩逸和大众朗逸,这两款车就像是班级里永远霸占第一、第二名的学霸,这次的销量一个五千一百辆,一个五千辆,差距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奇怪,现在新车这么多,技术也越来越花哨,为什么最后大家还是选了这两款看起来平平无奇的车?

其实道理很简单,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买车最大的需求不是追求速度与激情,而是图一个“稳”字。

轩逸和朗逸在中国市场上打拼了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口碑就是它们最硬的招牌。

“省油、耐用、毛病少、保养便宜”,这几点朴素的优点,恰恰戳中了老百姓过日子最看重的地方。

这就好比我们去一家开了几十年的老馆子吃饭,可能没有华丽的装修,但你知道那个味道肯定错不了,吃得放心。

对于一笔十几万的家庭大额支出,谁也不想当小白鼠,买一个“不出错”的选择,自然就成了大多数人的共识。

再往下看,B级车市场就更有意思了,像大众的帕萨特、迈腾,还有丰田的凯美瑞,销量都相当可观,一个个都卖出了三千多辆的好成绩。

7月燃油车销量榜出炉,德系碾压国产,冷门车型为何无人问津?-有驾

这个现象说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庭在换车的时候,开始追求更大的空间和更好的品质了。

当年开着朗逸的小伙子,如今可能已经成家立业,后排需要安装儿童座椅,后备箱要塞下婴儿车和全家出行的行李,这时候,空间更大、开出去也更显沉稳的B级车就成了首选。

帕萨特和迈腾,背后是“德系品质”这块金字招牌,给人一种扎实、可靠的感觉;而凯美瑞则凭借着丰田的混动技术和一贯的可靠性,吸引了另一批注重燃油经济性的消费者。

可以说,这个级别的竞争,是品牌力、产品力和家庭实际需求的一场硬碰硬的较量。

然而,在这片火热的战场上,我们国产车的身影就显得有些“纠结”。

值得骄傲的是,在A级车这个竞争最激烈的领域,长安逸动和奇瑞艾瑞泽8能够冲进前十,这本身就是巨大的进步,证明了我们的国产品牌在基础家用车市场已经有了和合资品牌正面抗衡的实力。

但是,一旦价格上升到十五万以上的B级车领域,情况就变得复杂起来。

比如这次榜单上,被很多人寄予厚望的红旗H5,在销量上被丰田的亚洲龙反超了。

亚洲龙其实和凯美瑞是兄弟车型,它能卖得好,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消费者对“丰田”这个品牌的信任,再加上终端给出的优惠比较有吸引力。

这就暴露出了我们国产品牌向上突破时遇到的一个普遍难题:品牌认可度。

红旗H5本身的产品力并不差,设计、配置都可圈可点,但要让消费者在价格相近的情况下,放弃一个有着几十年全球口碑的合资品牌,转而选择一个正在崛起的国产品牌,这确实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建立信任和沉淀口碑。

7月燃油车销量榜出炉,德系碾压国产,冷门车型为何无人问津?-有驾

最让人唏嘘的,还是榜单中后段的那些车型。

这里简直就是一片“重灾区”,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如今的境遇让人感慨万千。

比如曾经和雅阁、凯美瑞并称“日系三杰”的日产天籁,现在一个月只卖出八百多辆,销量直接“腰斩”都不足以形容其惨状。

福特的蒙迪欧、丰田的雷凌,这些曾经月销轻松过万的明星车型,现在也只能在几百辆的销量上苦苦挣扎。

更极端的是别克威朗,据说优惠力度高达六万块,价格已经降到了很多国产车的水平,结果一个月下来也只卖了三百辆。

上汽大众的凌渡,顶着大众的光环,销量却和同门的朗逸差了十几倍。

这又是为什么?

难道真的是降价都救不了了吗?

这背后反映出的是现在消费者心态的巨大变化,大家变得越来越精明,也越来越“不好糊弄”了。

像威朗这样的大幅降价,在很多消费者眼里,已经不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反而成了一个危险信号。

大家心里会犯嘀咕:“为什么突然便宜这么多?是不是车子有什么硬伤或者通病?质量靠得住吗?售后服务还有保障吗?”这种疑虑一旦产生,再低的价格也难以打动人心。

7月燃油车销量榜出炉,德系碾压国产,冷门车型为何无人问津?-有驾

而像凌渡这样的车型,它的问题在于定位上的尴尬。

它想走年轻运动路线,但论操控和性能,比不过那些真正的“小钢炮”;论家用和实惠,又比不过空间更大、价格更低的朗逸。

这样“高不成低不就”,夹在中间,自然就容易被市场和消费者所忽略。

天籁、蒙迪欧等老牌车型的没落,则是因为它们没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智能化、车机系统、内外设计等方面,已经被层出不穷的新对手甩在了身后。

当然,看到这份燃油车榜单,我们也不必为国产车感到过分担忧。

因为,真正的胜负手,其实已经不在这个战场了。

当我们看到吉利帝豪这样的老牌国产家轿销量下滑时,我们更应该看到,那些原本可能购买帝豪的消费者,现在很可能转身走进了比亚迪、吉利银河或者其他新能源品牌的展厅。

我们的汽车工业并没有停滞,反而是选择了“换道超车”。

在新能源汽车这个全新的赛道上,中国品牌无论是技术、产品还是市场占有率,都已经取得了全球领先的地位。

这是一种战略上的取舍,与其在日渐萎缩的燃油车市场与老牌巨头进行消耗战,不如集中优势兵力,去开创一个由我们自己主导的新时代。

所以,这份燃油车榜单,更像是旧时代的一曲尾声。

德系和日系的强势,是它们多年积累的最后红利,但这个红利还能吃多久,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而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市场的这种剧烈洗牌其实是件好事,它淘汰了那些不思进取、性价比不高的产品,让真正有实力、有诚意的车企脱颖而出,最终让我们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