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普通家庭来说,手握十万块钱的预算去选购一辆家用轿车,是一件需要反复斟酌的大事。
这笔钱不多不少,正好卡在一个选择极其丰富的价位上,让人眼花缭乱。
市场上各种宣传铺天盖地,有的说传统燃油车技术成熟、开着放心;有的说油电混动最省油,不用充电没烦恼;还有的说插电混动才是未来,既能用油又能用电,还能享受绿牌政策。
面对这三种主流的动力形式,消费者往往会感到困惑:到底哪一种才最适合自己?
今天,咱们就以普通老百姓的视角,把三款常年在这个价位段热销的代表车型摆在一起,掰开揉碎了分析一下,看看它们各自的优缺点,以及究竟适合什么样的家庭。
这三款车分别是燃油车领域的常胜将军东风日产轩逸、油电混动界的节油标杆广汽丰田雷凌,以及插电混动市场的当红新秀比亚迪秦L DM-i。
咱们先来说说东风日产轩逸。
这台车在中国汽车市场上的地位,就如同方便面里的康师傅红烧牛肉面,可能不是每个人都觉得它是最好吃的,但它的销量常年稳居榜首,是绝大多数人不知道买什么车时,一个绝对不会出错的“安全牌”。
尤其是在车市整体不太景气的环境下,轩逸依然能保持很高的销量,这背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在价格上做出了巨大的让步。
为了吸引预算非常有限的消费者,日产甚至推出了一个叫“轩逸·经典”的版本,限时价格一度下探到六万多元。
听上去非常诱人,但您得知道这极致的低价是怎么来的。
这个经典版在配置上可以说是“丐中丐”,为了省成本,不仅取消了备胎,甚至连收音机都给您省了,中控台上光秃秃地留下一个储物格,仿佛在提醒你,这个价位就别想太多了。
更关键的是,轩逸·经典用的是很多年前的老旧平台,车辆的安全性和技术水平都和时代有些脱节了。
所以,如果不是预算真的卡得特别死,我们一般不太建议大家考虑这个版本。
真正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新款的轩逸,现在官方称之为“轩逸真心版”。
这款车实际上就是大家熟悉的第十四代轩逸,经过一定的配置调整后,价格也变得非常有竞争力。
在享受完各种优惠之后,落地价格基本能控制在九万出头的样子。
当然,价格下来了,配置上肯定也会有一些取舍。
比如,高配车型上那个12.3英寸的大屏幕,在真心版上就变成了8英寸;方向盘的材质也从皮质变成了塑料;自动空调也换成了需要自己动手调节的手动空调。
不过,轩逸最核心的优势它一样也没丢。
首先就是它那套被广大车主誉为“日产大沙发”的座椅,填充物柔软厚实,包裹性和支撑性都做得很好,长时间开车或者坐车,腰部和腿部都不会感到特别疲劳。
其次是它2712毫米的轴距带来的宽敞后排空间,对于一个标准的A级轿车来说,这个空间表现是相当出色的,坐下三个成年人也不会觉得特别拥挤,非常适合家庭使用。
而且在大家最关心的安全配置上,新款轩逸没有减配安全气囊,并且全系都配备了带自动功能的LED大灯,这一点还是非常厚道的。
总的来说,如果你对各种花里胡哨的智能科技不感冒,就想要一台技术成熟、质量稳定、空间宽敞、乘坐舒适的纯燃油家用车,那么新款轩逸依然是一个非常值得考虑的选择。
说完了燃油车里的老大哥,咱们再来看看混动领域的节油能手——广汽丰田雷凌。
如果说轩逸是靠舒适性和空间打动人心,那么雷凌双擎版的核心卖点就一个字:省。
对于那些每天通勤距离不短,又对日益攀升的油价感到焦虑,但同时又对纯电动车的充电便利性和续航能力心存疑虑的消费者来说,雷凌双擎这样的油电混动车型,可以说是一个恰到好处的解决方案。
目前市场上,雷凌的1.2T纯燃油版我们就不太推荐了,因为它的官方油耗数据比双擎版高出不少,按照现在的油价来计算,每开一万公里,燃油版就要比双擎版多花一千多块钱的油费,几年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我们重点要聊的是它的双擎版。
得益于市场竞争的加剧,雷凌双擎的价格也出现了大幅度的松动,最低配的版本优惠完之后,裸车价格已经进入了八万多的区间,办齐所有手续落地大概在十万出头。
这个价格就能买到一套丰田引以为傲的THS油电混动系统,性价比是非常高的。
这套系统最大的好处在于,它不需要像插电混动车那样外接充电,你只需要像开普通燃油车一样去加油站加油就行,完全没有里程焦虑。
而在实际驾驶中,尤其是在城市里走走停停的拥堵路况下,车辆起步和低速行驶时主要依靠电动机驱动,不仅安静、平顺,而且能避开传统发动机最耗油的工作区间。
只有当车速提起来或者需要急加速时,发动机才会悄无声息地介入工作。
这套动力组合的官方百公里综合油耗仅为4.07升左右,对于一台紧凑型轿车来说,这个油耗表现是极其出色的。
对于那些追求极致的燃油经济性、看重车辆的平顺性和可靠性,并且不想改变自己用车习惯的消费者而言,雷凌双擎无疑是一个非常理性的选择。
最后,我们来看看代表着新能源技术发展方向的比亚迪秦L DM-i。
如果说轩逸和雷凌还是在传统汽车的规则框架内进行优化和改良,那么比亚迪秦L的出现,更像是一个“破局者”,它用全新的技术和产品定义,彻底改变了十万级别轿车市场的竞争格局。
今年上半年,比亚迪的秦家族车型销量非常火爆,这足以说明插电混动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所接受。
秦L DM-i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现了“降维打击”。
它的车身长度接近4.8米,轴距达到了2790毫米,这已经是一个标准B级车的尺寸了,但它的起售价却定在了9.98万元,直接杀入了传统A级车的价格腹地。
这意味着,消费者可以用买一台轩逸或者雷凌的钱,买到一台空间大得多的车,这种越级的体验是极具吸引力的。
更核心的是它搭载的比亚迪第五代DM混动技术。
这项技术最令人震惊的一点,是它的亏电油耗。
所谓亏电油耗,就是指在电池完全没电、车辆完全当做一台油车来开的情况下的油耗。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秦L的百公里亏电油耗仅为3.8升(WLTC工况),这个数字甚至比以省油著称的丰田雷凌双擎还要低。
这彻底颠覆了很多人对于“插电混动车没电了更费油”的传统认知。
而且,它还拥有几十公里的纯电续航里程,如果你的家庭具备安装充电桩的条件,那么日常上下班通勤完全可以实现零油耗,用车成本会大幅降低。
很多人可能会担心电池的可靠性和寿命问题,但实际上,从2021年比亚迪DM-i技术大规模应用以来,市场上已经有数百万辆比亚迪的插电混动车在行驶,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电池质量问题,这证明了其技术的成熟和可靠。
我们应该看到,中国品牌在新能源核心技术领域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过去的很多老旧观念需要更新了。
甚至,秦L还在高配车型上配备了英伟达的智能驾驶芯片,将过去三四十万级别车型才有的高阶智能驾驶硬件,下放到了十万级别的家用车上。
这不仅体现了比亚迪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更彰显了中国汽车工业的自信和技术实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