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官方宣布首款增程SUV小鹏G7即将上市,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引领新能源市场新潮流

刚看到消息,小鹏G7这款车终于要上路了。2019年买车时选了款纯电,续航票子还挺高——官方标430公里(估算差不多是样本少的体感),那时候想着能跑个长途,心里还挺踏实。但实际用下来发现,纯电的续航总和得看路况,夏天热得像烤箱,电池打折,跑个一百公里都够呛。

我这一两天特别注意车企的动作。小鹏对G7的宣传,说它纯电续航能到430公里。心想:这是官方数据,实际跑起来能不能达到?我猜不到,毕竟像我这种每天上下班,城市里跑跑,遇到堵车多,续航打折又算什么?反正平时用车,哪有那么多长途的需求。

小鹏汽车官方宣布首款增程SUV小鹏G7即将上市,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引领新能源市场新潮流-有驾

前段时间跟朋友聊天,他在车展遇到销售,问他买车的打算。朋友说:看下来纯电续航太虚了,跑一次长途还得找充电站呗?我不由得笑了:这不就是个幻想嘛。其实我也曾想,未来但是可以不用充电站,家门口的充电桩能不能快点普及?但又觉得这个太理想了。都说不同品牌的车续航差不多,实际体验一比就知道了——尤其是续航拉满的时候,真要用上,差距就出来。

说到差别,别看同价位,实际上不同车型一条实操差别比拼,差别可大了。比如我去年试驾那款某品牌中型SUV,续航虽然标称400多公里,但实际跑到最后电量见底,才跑了360公里。反倒我身边朋友开一辆某国产品牌的纯电,说:我跑过300多公里还剩一半电,像我这种城市日常够了。问题嘛,其实车都差不多,关键还是车载电池的管理和调校。某厂家调节了电池包的温控系统,跑高速没那么亏油,城里堵会亏电,差别出来也就没那么大。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增程这个词突然变得敏感。很多人聊起增程,就是等着车跑到一定里程后,发动机帮忙续续航。小鹏G7超级增程这块架构,估算应该是搭载了全域800V高压平台+5C超充AI电池(这段先按下不表),意思就是电池快充方面提升不少,续航实际上不用太担心。你说,增程是不是未来主流?我一直觉得,纯电如果充电快、续航长,再配合能用几年不会掉价格的话,真能取代传统汽油车。或者我错了?

小鹏汽车官方宣布首款增程SUV小鹏G7即将上市,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引领新能源市场新潮流-有驾

我还特别在意供应链和研发这事。比喻吧,小鹏G7的电池管理系统就像是在调酒师手里的调味品,有些调得好,喝起来顺口顺心;调不好,喝多了就苦。去年也有跑路风声,但整体看,车企其实都在拼供应链的牌。从原料到电池模组,每个环节都得卡得死死的。像我所知,小鹏用的电池不是自家造的,更多是合作伙伴供应,其他品牌也一样。其实就像是我做饭,用的原料好坏,味道才说得过去。

这次我在车展上试驾了一下新款G7,刹车、转向、悬挂都挺顺的。可是说实话,我还在想:增程那块,发动机的噪声会不会影响乘坐体验?还是纯电车静静的比较好。你会不会觉得,未来增程车越做越多,好像车内不再那么安静?又或者,平时出门短途,增程是不是浪费?我自己心里有个疑问:电池管理系统的优化,到底咋玩,才能多跑点,少亏点钱?

我还发现,和同价位的燃油车相比,纯电和增程虽然说在油耗成本上有优势——心算一下,如果百公里电费0.5元,跑300公里大概花15元左右,比起油钱便宜不少(这算是粗略平均,估算在7元/升)——但买车的那些烦恼可不少:充电麻烦、保养成本、汽车剩余价值都充满变数。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到底哪一种车+充电桩组合才算合理?充电桩多不多?这都是个问号。

小鹏汽车官方宣布首款增程SUV小鹏G7即将上市,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引领新能源市场新潮流-有驾

有个细节我记得,记者采访时提到,小鹏G7的充电架构采用了5C超充AI电池,意思快充时间缩短,但实际上,快充充到80%就要停了——这个逻辑,像是我给手机充电,一次充到80%就建议别再充了(省电池寿命),但你会发现,充电速度慢点,等(这段先按下不表)。快充用得频繁,电池寿命会缩水,估算也就能用个三五年,真心不比油车用得久。

我有个困惑:为什么很多车企都在强调智能化?车子变得会懂你,这事让人觉得既是便利又有点怪怪的。车载AI能提前判断你要加速还是刹车了(其实有点像是跟会读心术一样),但偏偏,就算是大厂,也不是每个智能配置都用得顺手。有时候觉得,盲目追求智能化会不会反而增加车的麻烦?我是不是太悲观了?

光是想这个增程系统,实际上,研发中可能面临很多心思。就像我炒菜,有些原料你总要磨合才能达到味道最好的状态。你说,未来的车到底是越做越智能,还是会成为用着像手机一样折腾?毕竟我还记得那次车内什么全景天幕都玩上了,但用起来发现,不好用的感觉真烦。

小鹏汽车官方宣布首款增程SUV小鹏G7即将上市,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引领新能源市场新潮流-有驾

总觉得,未来车会越来越像生活中的助手——但我又在想,这真的能轻松点,要不然还不如买个糟心点但靠谱的传统车?或许,是我太挑剔了。或者,增程车能帮我解决这个燃油经济问题?你怎么看?感受到的,绝不是官方说的那么理想化。

有时候,我偷偷想:有一天,车里除了自己还能多点什么?能不能像家用电器一样,有个智能陪伴的小程序?但我又会担心:这是不是会变成另一种信息焦虑?反正,究竟这辆G7能不能在日常中真香,我还得再多试几次才知道。你觉得呢?最怕的就是技术看似好用,但实际用着却让人觉得麻烦。看到它的设计细节,心里还是挺期待的。

(这段先按下不表)如今,新能源车型还在不断拼命向前——续航、充电、智能……但我想,未来的车会不会变得像你手机一样,随时推送新功能?又或者,回到最原始的,最实用的,那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 crit说不定还是个猜测——也许电池技术会突然突破,或者像我一样,懒得研究那些复杂技巧。

小鹏汽车官方宣布首款增程SUV小鹏G7即将上市,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引领新能源市场新潮流-有驾

回头看看那个即将上市的G7,或许它代表的不仅仅是一辆车,更是一段变革的开端——但我还在想:我们,真的准备好迎接这一切了吗?一辆车的细节也许就藏在你我平常忽略的小东西里,门把手的触感,空调的风感,或者那一刻自动驾驶系统默契的配合。你注意过这些细节了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