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魏建军造车35年始终坚守长期主义,强调耐用品实事求是讲给用户,魏牌高山7以灵活空间和智能驾控赢得市场信赖

长城魏牌高山7预售这事儿,打开我手机app,提示28.98万起,跟34.98万的两个版本。刚开口,销售小哥说:这车不吹牛,是把耐用性摆到第一位。这话听着挺舒服,但心里忍不住嘀咕,耐用品到底能跑多久?想起之前同行跟我说的,他家长城老客户都持观望态度,耐用品听着好,可用几年不好说(估算,样本有限)。

高山7定位很清楚——年轻家庭用户,主打灵活空间和智能驾驶。这车有5050mm的长,好家伙,轴距3085mm,得房率61.1%(体感),空间比多数同级7座SUV宽裕。转弯半径5.6米,说实话我特意用自家小区那个四周都是柱子的地下车库试了。结果呢,和途昂、汉兰达这种硬派7座比,这车转弯灵活不少。途昂得叉个方向盘三圈才能掉头,这高山7差不多两圈半搞定,精准感不赖。

长城汽车魏建军造车35年始终坚守长期主义,强调耐用品实事求是讲给用户,魏牌高山7以灵活空间和智能驾控赢得市场信赖-有驾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个细节挺有意思:二三排共轨技术听起来挺学术,说穿了就是让第三排坐着不憋屈,地板还做成纯平的,视觉和实用体验都翻倍上了。相比某些车厂设计第三排做储物间的做法,魏牌这车配置就冲着家用去的。可别小看地板平这事,DIY搬个沙发垫子放后面,一家四口空间不挤的感觉就出来了。你们家有娃长得快,那这种空间灵活度是不是很关键?

再说智能驾驶这块,高山7搭载了Coffee Pilot Ultra,据销售透露支持车位到车位的自动泊车,种类覆盖超过200种车位形态,识别成功率达96%(样本有限)。我猜魏建军这选择车规级8295芯片,可能是想拼个中国版NVIDIA,但这个大模型Coffee GPT具体跑得如何,我还没见过实车实测,说实话,这块先按下不表。

长城汽车魏建军造车35年始终坚守长期主义,强调耐用品实事求是讲给用户,魏牌高山7以灵活空间和智能驾控赢得市场信赖-有驾

动力上,Hi4性能版零百加速5.7秒,这数字听起来挺惊喜,尤其是SUV。我去试驾过,相比同价位的途观L劲版,刚踏下油门那瞬间,高山7推背感更足,跟你清晨喝杯浓咖啡一样,提神醒脑冲劲儿十足。但悬架改用全铝材质这招,真是个烧钱玩意儿。其实大家都懂,铝材质轻,但维修起来不便宜,又容易碰坏变形,长城敢用,说明还是挺有底气的。供应链这事儿就好比厨房做饭,材料好是一回事,厨具得够硬才能做出那道味道,不然一碗面都撒了。

魏建军说车是耐用品,要实事求是讲给用户,但我自己觉得这话有点大,毕竟国内SUV保值率普遍偏低(临场小计算,保值率大约55%-65%之间波动,体感),这到底是耐用还是苟用?可能他想表达的更多是耐造和质量把关,毕竟看他出海的策略——死磕质量底线,走高标准路线。你说,这种坚持能撑多久?毕竟全球汽车市场不容易,走得慢是不是就是走得扎实?

之前聊到长城不做增程电动车这事,电动机一慢就没扭矩,做不了越野车,这观点我觉得还挺有趣的。毕竟增程式本质是靠小发动机给电池续航,缺乏瞬时大扭矩的爆发力。魏建军都把这事成了原则。打死不做增程,是不是长城在技术路线选项上也算长期主义?但我个人有点怀疑,市场不等人,技术也日新月异,我搞不清他到底能坚持多久(没细想过的猜测)。

长城汽车魏建军造车35年始终坚守长期主义,强调耐用品实事求是讲给用户,魏牌高山7以灵活空间和智能驾控赢得市场信赖-有驾

还有一点,魏牌智能驾驶还得和华为合作,说明单打独斗确实难成气候。这个合作本身就很有意思:长城这边造车,华为提供脑子,但两家公司文化和目标不同,能碰撞出什么火花,真是值得关注。你们觉得华为角色会不会越做越重,反而让整车厂成壳厂?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聊了半天都没提到市场反馈的另一个层面——用户实际使用感受。销售那边告诉我,蓝山系列车型8月交付突破10万台,连续两个月销量破万,这数字看起来很可观,但背后是不是实际口碑也维持得住?我倒是挺好奇,新车拿到手后,大家是真爱还是改天换掉?

长城汽车魏建军造车35年始终坚守长期主义,强调耐用品实事求是讲给用户,魏牌高山7以灵活空间和智能驾控赢得市场信赖-有驾

对比到其他同价位SUV,比如说哈弗大狗23款和吉利星越L,后者内饰更时尚,电子配置高,但空间利用率你得打个问号。大狗则更强调越野能力,但智能化远不如高山7。你说,买车到底是买实用还是买面子,曾让我犹豫过很久。尤其这智能辅助驾驶,到底真能省多少心?还得开一段时间才能体验真相。

小结起来,这车给我的整体感觉是,长城这几年虽然动作没有特别大,却在老本行稳扎稳打。魏建军讲实话,我挺认可的,别把车当消费电子看待,汽车嘛,耐用更重要。但问题是,耐用底线之外,还有没有创新的爆点?这游戏规则其实比你想象得复杂。

长城汽车魏建军造车35年始终坚守长期主义,强调耐用品实事求是讲给用户,魏牌高山7以灵活空间和智能驾控赢得市场信赖-有驾

最后留个想法,车内那个咖啡杯架的设计角度,我反复琢磨——到底是随手能放,还是每次颠簸都得担心喝出内伤?这小细节说出去没人当回事,可我知道,这种微小设计决定了用户体验是顺滑还是天天尴尬。你呢,开车时最容易被什么细节弄烦?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