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十五万块钱站在三年前的新能源车市,你能买到什么,大概也就是一台塑料感满满的网约车预备役,或者续航一旦打折就让人甚至不敢开空调的老代步车,那时候的焦虑是实实在在的,特别是看着剩余里程蹭蹭往下掉的时候,恨不得把收音机都关了省电。
谁能想到就在眨眼之间,也就一千多天,这世界全变了。
现在要是有人还要这十五万,去换那些曾经被捧上天的合资油车,身边人大概率会用看古董的眼神看着你,毕竟把钱扔进这几款国产卷王里,得到的反馈实在是太疯狂了,八百伏高压快充、把孩子随便扔在后座也不怕毒气的环保内饰、甚至是把高阶智驾打到了十几万的区间,这放在过去完全是天方夜谭,这是一场预谋已久的工业暴动,彻底革了燃油车的命。
001
这种撕裂感在看极狐阿尔法T5的时候尤为强烈,说它是程咬金一点都不过分。
记忆里高压快充那是保时捷Taycan或者高端蔚来才配谈论的话题,可麦格纳出身的极狐愣是把这个技术下放到了平民区。
站在充电桩旁边看着别人的车还在涓流充电,你的车插上去十五分钟,喝口水的功夫,续航里程加了五百公里,这种技术平权带来的优越感是以前几十万豪车才有的特权。
这就好比以前只能在大饭店吃到的极品佛跳墙,现在街边铺子用十分之一的价格端给了你,而且味道一点没差。
很多所谓的新势力造车,车身刚度也就是两万多,而这台车和那个同样疯狂的零跑C10,直接把扭转刚度干到了四万以上的水平,这是什么概念,这就相当于你把这台车扔进十几万的油车堆里,它就是个硬骨头,撞都撞不动。
极狐一直标榜自己有麦格纳的制造基因,以前觉得是营销噱头,现在看看这做工和下本的程度,确实有点那种德系工程师一根筋的执拗劲儿,虽然车机可能不是最花哨的,但这种把钱花在看不见地方的做法,反倒是让那些懂车的人心里踏实。
002
如果不喜欢那种工科男的冷硬,想要更像是给家里置办个大件家具,零跑C10就有点那个意思。
看着2024款到2026款同堂销售的奇景,其实背后的逻辑全是生意经,精明人眼睛都盯着那个最低十一万多的起步价。
朱江明这人确实狠,把那所谓的价格屠夫名头做得坐实了。
想象一下你是一个新手爸爸,最怕的不是车开不快,而是车里甲醛味儿重,孩子闻了咳嗽。
零跑这次也是抓住了这个痛点,居然把奶嘴级的环保材料搬进了车里。
这就很鸡贼,也很暖心。
当你看着后排那个还没断奶的娃正拿着座椅扶手啃的时候,你心里不仅没有惊慌,反而有种这钱花对了的庆幸。
再加上那个一千一百九十公里的综合续航,管它是纯电还是增程,这不仅仅是省钱,这是买了一张通往任何地方的自由通行证,完全治愈了长途焦虑症。
不过车市里不全是这种老好人,深蓝S05就带着一股子年轻人的生猛劲儿冲进来了。
虽然这车的电池供应商信息在网上有时候遮遮掩掩,不如宁德时代那么响亮,但你架不住它长得帅。
后驱,六秒多的加速,这就是给那帮刚毕业手里没多少钱、但又不想开爸爸车的小年轻准备的。
开这车上街,要的就是那个推背感,红绿灯起步那一脚电门下去,旁边的老油车还在干吼着换挡,你已经冲出去五十米了,这种荷尔蒙的宣泄才是一台车对于年轻人的真正意义。
即便它的空间可能不如那些奶爸车那么铺张,但那个轴距拉两三个哥们出去炸街完全够用。
003
在这场乱战里,老江湖自然有老江湖的定海神针。
吉利银河E5,就像是那个班里永远坐在第一排、无论考题怎么变都能拿高分的优等生。
它不跟你玩虚的,它玩命。
那块神盾短刀电池,哪怕被八根针刺穿、被子弹打穿,它都不起火不爆炸。
在现在的网络环境下,看多了电车起火的短视频,很多带着一家老小的中年人,最后可能都会在下定的最后一刻把票投给吉利。
这种安全感不是靠堆大屏幕、堆雷达能给的,它是刻在骨子里的恐惧阻断器。
看着它从五百三十公里悄悄涨到六百一十公里的续航,价格还稳在那里,这背后是吉利庞大供应链的成本控制能力在发威。
说到供应链的统治力,谁都绕不开那个比亚迪。
海狮06哪怕只是那样静静地停在展厅里,哪怕它的外观没有让人一眼惊艳到尖叫,但只要销售轻轻说一句这是第五代DM-i技术,油耗低到那个份上,大多数务实过日子的人心里就已经投降了。
这就是技术代差带来的降维打击。
别的车企还在绞尽脑汁证明自己的混动省油时,比亚迪已经把省刻进了品牌基因。
买这台车的人不需要懂什么双叉臂麦弗逊,也不需要知道电池里的化学方程式,他们只需要知道这是比亚迪,这就够了,这是一种群体性的信赖惯性,强大到甚至能掩盖一切个性上的平庸。
004
而在这堆名字里,那个顶着i6或者我们常说的埃安第二代V霸王龙名头的家伙,是真的很懂现在的经济大环境。
你说它有多高级吗,未必,但它就像是那个你在广东街头随便进一家大排档都能吃到的那碗味道极正的云吞面,它太知道你要什么了。
十万出头的价格,给你真正的B级车大空间,后排腿能伸直,中间甚至能再塞个小板凳。
弹匣电池20承诺的零自燃和那个烧一赔三的狠话,听着就让人心里那块石头落了地。
再加上增程版那恐怖的一千二百多公里续航,这就是纯纯的过日子神器。
对于那些网约车司机或者是家庭唯一的用车来说,埃安这种简单粗暴的实用主义,往往是最致命的诱惑。
三年前,如果你跟人说要买台电车,人家会问你家里有充电桩吗,敢跑高速吗。
现在,大家只会问你,你是想要十五分钟充满电的爽快,还是想要一箱油跑一千公里的踏实,或者是想要那个即使被子弹打了也不会着火的安全感。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坏就坏在选择实在是太多了。
这种甜蜜的烦恼背后,是中国汽车工业产业链几十年积累的集中爆发。
为什么只有中国能造出这六款车,而且卖这个价,因为我们掌握了从锂矿到电池包,从电机到车机芯片的全套定价权。
那些合资品牌为什么在十几万这个价位上集体失声,因为他们在这个维度上已经完全失去了定义产品的能力。
当你手里攥着这十几万预算的时候,千万别觉得你只是买了一台代步工具,你其实是站在了一个巨大的历史拐点上,你是在用你的钞票,给这个疯狂内卷、疯狂进步的时代投下了一票。
别问谁是性价比之王,因为在这场诸神之战里,只要你不去买那些上个世纪的产物,每一款车开回家的那一刻,你就已经赢了。
至于最后到底选谁,摸摸自己的钱包,看看后座坐的是女朋友还是丈母娘,答案其实早就写在你心底了。
参考来源
今日头条汽车板块最新行情综述
各大汽车垂类网站车型参数配置库(2024/2026款车型数据)
相关车企官方发布会实录及技术白皮书
乘联会及各品牌官方公布销量榜单数据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