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克:造车“不允许有一点水分”

别克:造车“不允许有一点水分”-有驾
别克:造车“不允许有一点水分”-有驾
“逃生时间黄金5分钟不够!极端测试下不起火、不爆炸才叫对生命的敬畏!”
别克之夜,上汽通用汽车总经理卢晓说到电池安全时,掷地有声。与此同时,大屏幕上亮起几个大字——累计9亿公里0自燃。
在媒体沟通会上,他继续分享了背后的故事:早在2017年,上汽通用着手新能源汽车开发时,当时国家对电池自燃后的逃生时间并没有明确规定。
当时通用公共安全负责的副总裁直接打飞的来跟他面谈一个小时,对方坚持:五分钟太短了,逃生远远不够,必须改!
从2020年开始,别克就一直参与国家电池安全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今年,别克还深度参与电池新国标的制定工作,推动行业将热失控试验5分钟不起火不爆炸要求提升至2小时。
卢晓说:“造车不允许一点水分。看到近期的事故,现在大家都能明白,我们坚持的理由。”
“别克对安全,有偏执”
别克品牌日,全新超级整车架构“逍遥”亮相。其中辅助驾驶系统,由别克与Momenta联手打造。现场演示中,车辆展现了对“鬼探头”“临停车开门”等高风险场景的预判能力。对于辅助驾驶系统的安全性,别克通过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三重定位,“任何硬件失效都会立即降级至人工接管”。
Momenta CEO曹旭东表示:“与别克合作四年,我们学到最重要的是对安全的偏执。”
别克要求,“闭眼3秒辅助驾驶系统就强制退出”“手离方向盘双重检测”,做不到就继续测试。“这两个功能背后,是工程师团队无数个深夜的极限挑战。”卢晓说道。
“多重冗余的安全机制,是别克的底层逻辑。”卢晓表示。
“成本提高50%?做!”
被别克安全标准“逼疯”的不只是Momenta,还有宁德时代。
别克很早就提出了电池极端测试下不起火、不爆炸的要求。为了达到这个标准,加了更厚的气凝胶、防火毯、气压阀,电芯IO接口、ADI接口加两块芯片,防止其中有一块短路。同时加入软件管理系统监测每一块电芯。
宁德时代看到这个要求后表示:成本至少增加50%。
“我们把电池安全和整车的安全放在同等高度来看待,在电池安全上一直贯彻几个主要的原则。第一,用最高的安全标准。其次,用最全面的安全策略加以控制。第三,用最硬核的技术来匹配这些要求。第四,花最多的钱做这件事情。”上汽通用汽车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执行副总经理曾瑜表示。
除了碰撞频率高、要求高,别克团队还爱抠细节。传统的电池安全测试,大家都会检测电池上方的地板钢梁结构。然而泛亚的工程师们把目光放到车辆底座那块地板的“皮”上。“这块薄薄的钢板,发生碰撞后,难免会发生褶皱,继而接触到电芯。这就意味着有穿刺风险,所以要对地板结构进行加强。”
曾瑜介绍,泛亚有一项独特的技术:直流快充回路。通过独特的检测体系,通过监测很多参数能够预测短路的发生,提前切断,被称为“零电流短路”。
“行业里很多人做针刺试验,我们的做法是把电芯外围做很多包围,让针不会接触到电芯。然后看一旦接触到电芯之后怎么办?最后才是针刺到电芯里面怎样不起火。”薛海涛如此总结。
话说得再多,落地的作品才见真章。最新上市的别克GL8陆尚,就是最佳代表。上市前,实测检测距离就超过65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十六圈。别克说:“要把问题在用户上路前尽可能都跑出来。”在新车上,大到电池安全,小到消除电池辐射和检测车厢有毒物质,都一一纳入车辆检测标准。
行业狂欢参数与口号的时代,有人说:“别克做的还是笨拙的工作。”但正如卢晓所说:最长的那条路,才是造车的捷径。
原标题:《别克:造车“不允许有一点水分”》
栏目主编:李吉
文字编辑:阚静雅
本文作者:解放日报 丁楠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