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油、耐用、高保值?别傻了,合资车收割国人的旧神话该破了

讲真,最近看销量榜单,有个事儿特别魔幻。

曾经的A0级小车之王,本田飞度,大众Polo,这两个当年月销破万,年轻人第一台车绕不开的“神车”,现在一个月卖个几十台,几十台是什么概念?就是一个4S店一个月都卖不出去两台,基本上跟退市就差一步了,就差本田和大众的老总出来哭着鞠个躬。

省油、耐用、高保值?别傻了,合资车收割国人的旧神话该破了-有驾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世界线里,比亚迪海鸥,吉利星愿,这些国产电动“小可爱”,一个月轻轻松松卖两万多台,海鸥疯起来的时候一个月干了4万多台。

4万多台对几十台。

这不是商业竞争,这是物种入侵,这是三体人开着水滴来地球搞大扫除了,飞度和Polo就是人类舰队,一碰就碎,连个响都没有。

五年前你敢信这个?五年前,GK5还是赛道传说,Polo还是德系质感,买这两台车的人,脸上都洋溢着一种“我很懂车,我很理性”的自信光环。

省油、耐用、高保值?别傻了,合资车收割国人的旧神话该破了-有驾

怎么突然之间,这套玩法就不灵了?这帮人设就崩塌了?

因为整个牌桌都被掀了。

过去我们买飞度Polo,聊的是什么?省油,耐用,保值率高。

这三个词,就是合资小车的“金钟罩铁布衫”,是它们的信仰根基。

省油?是的,百公里五个油,确实牛。但现在,人家电车,一公里不到一毛钱。你跟人聊百公里几个油,人家直接跟你聊一度电跑多远,电费波峰波谷差多少钱。这天还能聊下去吗?这就好比你在修仙世界里辛辛苦苦练了个金丹大道,号称法力绵长,结果对面直接掏出个无限蓝瓶,说大哥你刚才说啥?

耐用?飞度和Polo是真耐用,开个十年三大件屁事没有。但问题是,现在的人,谁还打算一辆车开十年啊?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我身边的朋友换车周期越来越短,三五年就换了。现在汽车的本质,已经从一个耐用消费品,变成了一个大号的电子产品。你买个手机会指望用十年吗?你不会,因为你知道三年后这手机的性能和功能,就会被新手机按在地上摩擦。汽车,也是一个道理。你所谓的“耐用”,在别人眼里,就是“过时”。

至于保值率,那就更搞笑了。一个快要被淘汰的物种,哪来的保值率?当所有人都去买电车的时候,你的二手油车卖给谁?卖给情怀党吗?情怀能当饭吃还是能当油加?最好的保值,就是买的时候就足够便宜。六万多的海鸥,开三年还能亏到哪里去?八万多的飞度,三年后你看看二手车商那个嫌弃的眼神,你就懂了。

所以你看,过去飞度Polo赖以生存的根基,被新能源用一种极其不讲理的方式,直接给爆破了。

人家根本不跟你玩什么传统武德,上来就是闪电战,就是降维打击。

如果说成本只是第一层,那第二层,就是国人审美的“基因突变”。

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十年前,我们对“好车”的定义,是小巧、精致、有操控。但现在,可能因为生活压力大,大家潜意识里都希望空间能大一点,再大一点。车子,已经从一个单纯的交通工具,变成了一个移动的“家”的延伸,一个可以让你喘口气的小空间。

所以你看,同价位的燃油车,大家宁愿去买轩逸、朗逸,甚至逸动。为什么?大啊。后排能舒舒服服坐个人,后备箱能塞下全家的行李。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甚至有点“土”的价值观,但它就是管用。

我靠,这都什么年代了?!

飞度Polo在这种“大就是好”的潮流面前,就显得非常尴尬。它就像一个工业时代的压缩毛巾,曾经很精巧,但现在大家需要的,是一条能把自己裹起来的大浴巾。你再精巧,也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空间焦虑”。

本田和大众不是不懂,他们懂得很。但他们就是不愿意改,或者说,改不动。他们被自己过去成功的经验给“理性囚笼”了,总觉得消费者还是十年前那帮人。

他们忘了,这片土地上,最不缺的就是变化。

最致命的,也是最能体现飞度Polo“爹味”的,是它们对科技和配置的傲慢。

省油、耐用、高保值?别傻了,合资车收割国人的旧神话该破了-有驾

你现在去看飞度的驾驶舱毛坯房,那个中控,那个仪表盘,那个塑料感,真的会让你产生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仿佛你不是在2024年,而是在2014年。那几个抠抠搜搜的开关,仿佛在对你进行一种无声的PUA:年轻人,车就是用来开的,不要被那些花里胡哨的“彩电冰箱大沙发”带坏了。

省油、耐用、高保值?别傻了,合资车收割国人的旧神话该破了-有驾

讲真,我最近看那个《道诡异仙》看多了,感觉本田这操作就跟里面的坐忘道一样,真真假假,把自己都骗了。它真的以为用户不需要那些功能。

但事实是这样吗?

你去看看七万块的国产电车给了你什么?大屏幕,语音控制,无钥匙进入,倒车影像,甚至还有可可爱爱的内饰配色。这些东西成本很高吗?高个屁。就是合资车企为了维持他们那可笑的品牌溢价和高利润,硬生生把这些东西给阉割了。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别说,还真他妈就是这个理儿。

合资车不是给不了,是他们觉得你不配。他们把最好的东西都放在了15万以上的车型上,对于买几万块小车的用户,他们的态度就是“给你个车开就不错了,还想要啥自行车?”

这种傲慢,在过去是管用的。因为没得选。

但现在,时代变了。

比亚迪这些“卷王”冲进来说,不装了,摊牌了,我不仅要给你自行车,我还要给你装个电动马达,再送你个车载KTV。就问你怕不怕?

省油、耐用、高保值?别傻了,合资车收割国人的旧神话该破了-有驾

消费者用脚投票,结果很明显。

这不是技术问题,这是态度问题。当一个品牌开始打心底里瞧不起自己的用户时,它的衰败就是注定的。它不是死于竞争,是死于自大。

所以,飞度和Polo是怎么死的?

它不是简单地输给了新能源的技术优势,也不是输给了所谓的消费升级。

它是在一场掀桌子式的“黑暗森林”战争中,被一群彻底不讲武德的“野蛮人”,用最原始、最粗暴、也最有效的方式,活活打死的。

省油、耐用、高保值?别傻了,合资车收割国人的旧神话该破了-有驾

对方的战术很简单: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当比亚迪把海鸥的价格定在6.98万的时候,它不是在卖车,它是在执行一次“清除计划”。它要清除的,就是飞度Polo这种还活在旧时代,靠着品牌玄学和信息不对称收割用户的“前朝余孽”。

最好的竞争,不是把你的蛋糕抢走。

是直接把整个餐厅给爆了,让所有人都没得吃,然后废墟上,我再开个麻辣烫。

所以,飞度和Polo的溃败,不是一个产品的失败,而是一个时代的终结。一个靠品牌光环、靠“耐用省油”这种旧叙事就能轻松赚钱的时代,彻底结束了。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它就是单纯地,被一群不想玩了的疯子,用最不体面的方式,直接抬出了场子。

这就是现实,残酷,且魔幻。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