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相信吗? 当所有人都在讨论蔚小理的时候真正闷声发大财的竟然是这家法国汽车巨头! 天眼查最新数据显示标致雪铁龙的母公司斯泰兰蒂斯集团如今已是浙江零跑科技的第一大股东。 这个事实让不少业内人士直呼意外毕竟在我们印象中斯泰兰蒂斯在中国市场几乎快要查无此人了。
就在刚刚过去的10月零跑国内销量突破7万辆一举超越理想、蔚来等热门品牌登顶新势力销量榜首。 这个数字背后斯泰兰蒂斯那21%的股份突然显得格外耀眼。
说起来这可能是唐唯实在执掌斯泰兰蒂斯期间做出的最明智的决策。 2023年斯泰兰蒂斯斥资15亿欧元收购零跑约21%的股份这场联姻在当时被不少人质疑。 现在回过头看这步棋走得相当精准。
零跑国际的成立更是将这种合作推向深入。 斯泰兰蒂斯持股51%掌握主导权零跑则借助这个平台将车型引入欧洲生产。 最妙的是这些中国研发的电动车未来可能会挂上欧宝的车标在欧洲市场销售。 这种模式在传统汽车行业可谓前所未有。
这笔成功投资反而凸显了唐唯实在其他方面的决策失误。 在美国市场他的一系列操作简直让人看不懂。 砍掉道奇挑战者、克莱斯勒300等经典车型甚至直接停产了Jeep切诺基这些举动彻底激怒了美国的汽车爱好者。
红脖子们热爱的HEMI V8系列发动机说没就没了SRT性能系列也惨遭毒手。 在美国经销商最需要产品支撑的时候他们等来的却是漫长的产品空窗期。 最夸张的是克莱斯勒品牌一度只剩下Pacifica一款车型在售这种情况在任何主流汽车品牌中都极为罕见。
经销商们的日子也不好过。 车型涨价、营销经费不足再加上畅销车型相继停产导致美国各地经销商大面积退网。 这种恶性循环一旦开始就很难停止店越少消费者越不敢买;销量越差经销商越要关店。
唐唯实对成本的控制几乎到了偏执的程度。 生产线大规模裁员研发岗位也被大量削减这些工作被转移到了印度、墨西哥等低成本地区。 与此同时他还对供应商极限施压不仅要求大幅降价甚至中断了与多家长期供应商的合作。
这些举措虽然短期内改善了财务报表却彻底动摇了斯泰兰蒂斯的根基。 美国板块的崩塌最终成为唐唯实出局的直接导火索。 毕竟谁会让一个把最大市场的客户、经销商和员工都得罪个遍的CEO继续掌舵呢?
在中国市场唐唯实的“轻资产战略”更是让人匪夷所思。 神龙汽车被他强行停产了所有走量的入门车型只保留B级轿车和SUV。 这种做法直接导致经销商失去了最重要的上牌和保险收入进而引发退网潮。
消费者很快发现街上能看到的4S店越来越少购买欲望自然大打折扣。 这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渠道状况让本就不乐观的销量雪上加霜。 曾经那句“不是所有越野都叫吉普”的经典广告语如今听起来更像是对往昔辉煌的追忆。
东风汽车在斯泰兰蒂斯的持股变化也折射出这种战略调整。 2021年1月PSA与FCA合并时东风还持有5.62%的股份。 到了2022年1月东风就出售了4000万股持股比例降至3.2%。 2023年11月22日斯泰兰蒂斯回购5000万股后东风的持股进一步稀释到1.58%。
这个股权变化过程意味深长。 东风从重要股东逐渐转变为战略合作伙伴这为后来的合作模式转变埋下了伏笔。 事实上斯泰兰蒂斯新管理层今年已经三次到访中国这在唐唯实时代是不可想象的。
最新的动向显示斯泰兰蒂斯正在推动神龙汽车的新一轮动作。 基于东风新能源平台重启Jeep国产的计划已经浮出水面。 这个方案既能让美国市场看到振兴Jeep品牌的希望又能借助东风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积累。
对于斯泰兰蒂斯来说在中国市场的这次转型堪称背水一战。 唐唯实离开半年后居然出书预言斯泰兰蒂斯可能解体这种操作在汽车行业极为罕见。 而他高达数倍于欧洲同行的薪酬更是让人质疑其价值贡献是否匹配。
玛莎拉蒂和Jeep都曾是其细分市场的领导者在电动化浪潮中却双双掉队。 有时候错过一个关键的技术节点就可能永远失去整个市场。 斯泰兰蒂斯现在最需要的不是盲目降低成本而是找到真正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零跑的成功投资证明了这个老牌汽车集团仍有敏锐的眼光单个项目的成功无法支撑整个帝国的转型。 将零跑车型贴牌欧宝在欧洲销售算是一种创新这种模式能否大规模复制仍需观察。
斯泰兰蒂斯手中并非没有好牌。 15个品牌组成的庞大阵营如果运用得当完全可以在不同市场形成协同效应。 问题在于如何平衡全球化和本地化的关系如何在电动化转型中不掉队如何维持现有基盘的同时开拓新的增长点。
唐唯实的教训告诉我们单纯的财务导向在汽车这个复杂行业是行不通的。 得罪供应商可能导致供应链断裂激怒消费者会失去品牌忠诚度忽视经销商网络则会直接断送销售渠道。 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在追求短期报表美观时却容易被遗忘。
斯泰兰蒂斯现在的处境很像一个醒得晚的巨人。 它看到了电动化的趋势却行动得不够坚决;它拥有全球化的布局却没能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它在中国市场早有布局却屡次错过关键机遇。
零跑的投资像是一剂强心针证明这个巨人还有救。 要想真正重振雄风需要的是全面而深刻的变革而不是零敲碎打的修补。 汽车行业的竞争从来都是全方位的任何单点突破都难以扭转整体战局。
斯泰兰蒂斯的故事给所有传统车企上了一课: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既要有拥抱新势力的开放心态也要守住传统业务的基本盘;既要敢于做减法也要懂得适时做加法;既要有全球视野也要深耕本地市场。
现在最让人好奇的是这个汽车巨头能否从零跑的成功案例中汲取经验并将其复制到其他业务板块? 毕竟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走错路时最好的选择就是立即调头而不是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