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战略部署,充分发挥科技社团“智力引擎、跨界枢纽、资源聚合”的独特优势,本号特开设专栏,聚焦科技社团赋能共同富裕的多元路径,以实践案例为切口,展现科技社团在推动我省产业转型升级、技术成果转化推广与社会治理中的生动探索。
概括
浙江省汽车工程学会通过由30位专家组成的“希望之光”组合式人才帮扶团开展精准帮扶,通过编制产业方案、开展技术培训交流、促成科技成果转化等举措,助力天台县大车配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创新“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建立了长效帮扶模式,通过技术攻关与人才培养双轮驱动,有效提升了天台县大车配产业核心竞争力,为山区县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示范样板。
背景
天台县大车配产业作为当地重要产业,面临高端人才短缺、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发展规划不够明晰等问题。在高新技术研发方面,缺乏专业人才和技术支持,难以突破电池热管理等前沿技术瓶颈;产业发展缺乏整体规划,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和协同发展优势。
为解决这些问题,浙江省汽车工程学会在浙江省推进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战略背景下,组织“希望之光”组合式人才帮扶团,聚焦天台县大车配产业,借助专家智库、技术攻关、人才培养等举措,搭建产业发展平台,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主要做法
(一)服务地方政企,规划产业发展
学会联合天台县经信局编制《天台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明确产业发展路径,积极争取建设浙江省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协同区。同时多次实地调研银轮股份、天成自控、永贵电器等头部企业,剖析高端人才引育和高新技术创新的瓶颈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每年派出核心专家参加银轮股份战略年会,为企业发展规划制订献计献策;组织长安、广汽、零跑、小鹏等整车企业专家开展“整零协作”对接,推动供需匹配,全方位服务地方政府及龙头企业。
车企专家与天台龙头企业“整零协作”对接
(二)组建专家团队,开展技术交流
2022年8月至2024年12月,由学会理事长俞小莉教授领衔,组建了30位专家团队(14位正高、16位副高),每一位专家到天台现场服务至少一次以上,开展精准帮扶。
通过举办2022年和2024年浙江省汽车工程学会学术年会,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等12名来自吉大、同济、合工大、浙大、英国考文垂大学、广汽、长安、零跑、小鹏等单位的汽车领域专家作主题报告,累计参会人数达1300余人。郭孔辉和广汽研究院人工智能首席科学家陈学文、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新动力开发部高级项目经理聂相虹分别作了题为《汽车空气悬架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与产业化》《人工智能驱动的自动驾驶》《新能源动力总成趋势与长安开发实践》的主旨报告。
此外,学会还邀请国际汽车工程师协会会士和混合动力推进委员会主席、英国机械工程师协会会士、全英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主席、海外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全球联盟主席徐宏明教授赴天台专题开展《汽车智能化动力系统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交流。徐宏明就动力系统未来发展方向、氢能发动机的技术难点以及欧盟法规标准等做了介绍,并特别说明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引入,对动力系统匹配与标定带来的变革。邀请上海理工大学副教授方奕栋作《两相流换热技术》等专题交流,覆盖企业技术骨干80余人。
(三)推动成果转化,解决技术难题
推动方奕栋和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丁国良关于微通道换热器方面的科研成果在银轮股份落地应用。通过换热器内部气液流动分布可视化手段,对流道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使产品性能提升1倍。同时,促进银轮股份与浙大等高校院所合作,在电池热管理方面,开发了圆柱形电池控温装置,研究了温度不均匀性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在高效相变换热领域,优化了多通道两相流换热器设计,提升了换热效率;在余热回收利用方面,设计了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余热利用方案;在低碳尾气净化领域,研究了柴油车SCR过程N2O生成机理,提出了高效协同调控方法;合作建设了热管仿真分析方法、基础性能试验和可靠性试验平台,助力发展新型热管技术。这些成果不仅提升了银轮股份的产品技术水平,也为汽车热管理行业的技术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助力人才培养,做好专项储备
在助力人才培养方面,通过专项培训、高端人才对接、引进和职称晋升等多方面工作,提升企业人才素质。举办了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工程伦理、大车配产业技术技能等培训,邀请专家授课,吸引众多企业人员参加;组织高校研究生深入企业,促进人才对接,引进浙大博士1名、硕士4名,目前在培企业博士后3名;助力银轮股份4名技术人员晋升高级工程师职称。此外,在开展标准服务方面,组织专家辅导企业研制4项企业标准,提升产品竞争力。
组织省内6所高校研究生赴天台开展人才对接
经验启示
(一)建立长效帮扶机制:避免“一次性帮扶”,持续关注人才引育和产业发展,在政策引导下,长期稳定地为产业提供支持,保障帮扶效果的持续性。
(二)强化多方协同合作:获得地方政府支持、龙头企业参与和专家资源对接协同至关重要。政府提供政策保障和资源支持,企业作为产业发展主体积极配合,专家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三方协同发力推动产业发展。
(三)聚焦人才与技术双轮驱动:重视专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通过技术交流、成果转化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以人才保障技术创新的持续性,实现人才与技术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产业升级。
来源:省汽车工程学会、省科协学会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