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冲刺百万辆 底气何来?前景几何?
2025年成都车展。零跑展台人声鼎沸。董事长曹力放出豪言:2025年全球销量不止百万辆! 台下惊呼。掌声。窃窃私语。有人兴奋。有人怀疑。毕竟——2024年,零跑全年销量29.37万辆。百万?这意味着年增长需超200%。疯狂吗?也许。但零跑似乎真有底气。
■ 盈利了!新势力第二家
今年八月。零跑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报。营收242.5亿元,同比增174%。净利润0.3亿元。要知道,上年同期还亏22.1亿。毛利率跃升至14.1%,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
现金储备充足。截至6月底,合计295.8亿元。
经营现金流净额28.6亿元。
零跑成为继理想之后,中国新势力中第二家实现半年度盈利的企业。
转折点真的来了。
■ 销量猛增:从追赶到领跑
数字自己会说话。
2025年上半年,零跑交付22.17万辆,同比增155.7%。
7月交付首次突破5万辆。
连续5个月稳居中国新势力品牌销量榜首。
产品矩阵爆发。C10上市16个月,全球交付破15万辆。C11累计销量超25万辆。B10上市次月交付即超万辆。B01上市72小时订单破万。
势头。太猛了。
■ 百万目标:拆解与支撑
底气何来?
产品线全覆盖。A、B、C、D四大系列。B系列面向年轻用户,是当前核心增量引擎。D系列定位30万元左右市场,计划明年上半年交付。
曹力算过细账:B系列和C系列每月各卖4万台以上,D系列每款车年销3-4万台,A系列同步贡献销量。
海外扩张。1-7月出口2.5万台,新势力出海第一。与Stellantis集团合作,欧洲已近600家网点。计划2026年底前欧洲本土化生产。
技术自研。全域自研是零跑的中长期战略。LEAP 3.5技术架构,中央域控集成。计划2025年底实现城市NOA。明年上半年智驾进入第一梯队。
成本控制。所有产品以成本定价。通过自研降本、优化供应链。
■ 隐忧与挑战:前路并非坦途
百万目标宏大。但挑战真实存在。
智能化差距。零跑智驾与头部企业存在代差。用户吐槽高速NOA激活率仅37%,低于行业均值。年底城市NOA能否如期兑现?
品质与口碑。销量激增伴随投诉指数环比暴增121.56%。问题涉及服务、车身及电气、动力电池等。
竞争白热化。比亚迪将高阶智驾下放至7万元车型。吉利、长安等纷纷推进“智驾平权”。零跑主力市场正遭强势挤压。
海外不确定性。本地化生产带来成本压力。欧洲市场对零部件本地化要求已达40%。
■ 百万辆:是目标,更是军令状
零跑不甘于只做“车圈红米”。
D系列进军30万区间。Lafa5个性系列开启盲订。
他们试图证明:科技普惠≠廉价。
但品牌向上需要时间。需要技术积淀。需要用户认可。
曹力说:“不刻意追求高毛利”。14%-15%的毛利率是合理区间。规模优先。
2025年销量目标已上调至58万-65万辆。
百万——是2026年的愿景。
★ 写在最后:零跑的速度与焦虑
中国新能源车市。没有退路。
零跑用九年时间。从边缘到中心。从亏22亿到赚0.3亿。
它抓住了性价比。抓住了产品节奏。抓住了出海机遇。
但百万目标像一颗卫星。指引方向。也带来压力。
供应链、智驾、品质、服务……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
零跑能否成为全球前十?
时间会回答。
对于消费者?
零跑提供了高性价比选择。但品牌仍在成长。购入需考虑风险与收益。
保持关注。保持期待。但别盲目。
车市终局远未到来。
好戏还在后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