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军:长城借道FF出海,中间商模式是中国车企新范式!

今日车圈重磅消息!

长城汽车掌舵者魏建军,这位平日里低调务实的“老炮儿”,竟然首次就自家与贾跃亭的合作发表了看法,而且这番解读,颇有深意。

事情的起因,是贾跃亭的FF(Faraday Future)在美国市场的一系列动作。

尽管FF的销量尚未达到“现象级”,但其FF 91车型所展现出的前沿设计,尤其是那块占据中控台的巨型屏幕,以及其对未来感的营造,确实赚足了眼球。

魏建军:长城借道FF出海,中间商模式是中国车企新范式!-有驾

这股“科技范儿”,即便销量不高,也足以激起市场的好奇与讨论。

然而,任何宏大的造车蓝图,都离不开坚实的物质基础。

贾跃亭的FF,在技术和资金这两条腿上,都需要强有力的支撑才能真正“跑起来”。

想要在中国新能源汽车这个高难度赛场上,打造出真正成熟、有竞争力的产品,光凭一腔热血和PPT式的规划,是远远不够的。

就在这时,魏建军的一番话,给这件事增添了新的维度。

他明确表示:“我们长城汽车并非直接与贾跃亭合作,而是通过‘中间商’,以散件的形式提供零部件。”

“散件”?

“中间商”?

这两个词,瞬间勾勒出一幅“迂回”的合作图景。

长城汽车,作为国内汽车制造业的实力派,此次扮演的更像是一位“幕后英雄”,以“零部件供应商”的身份,隔着一层“中间商”参与其中。

这种操作,可谓是“四两拨千斤”,既规避了直接风险,又巧妙地实现了自身价值的输出。

魏建军:长城借道FF出海,中间商模式是中国车企新范式!-有驾

这背后,究竟是怎样一番精妙的算计?

首先,长城汽车的这步棋,可谓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散件出口”的模式,将直接的商业风险降到了最低。

长城汽车提供的,是经过严格品控的零部件,而非整车。

这意味着,即便FF的量产或销售出现任何波折,长城汽车的损失也仅限于这批零部件的销售,而无需承担整车销售的巨大压力和市场风险。

想象一下,中国品牌乘用车要叩开美国市场的大门,其难度不亚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贸易壁垒、文化差异、品牌认知度,都是摆在眼前的重重阻碍。

长城汽车此次,通过“曲线救国”的方式,将自家的核心零部件成功“输送”至美国市场,这本身就是一种了不起的战略突破。

魏建军的这番解释,既是对自身策略的坦诚,也为市场描绘了一幅清晰的合作画卷。

“我们并非直接合作,而是中间商操作”,这句看似简单的话,背后却蕴含着对风险的精准把控和对市场机遇的敏锐洞察。

再看贾跃亭一方。

FF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的探索,尤其在人机交互体验上,确实有着令人耳目一新的尝试。

魏建军:长城借道FF出海,中间商模式是中国车企新范式!-有驾

比如那块硕大的车载显示屏,虽然有人觉得是“花哨”,但在追求科技感和沉浸式体验的当下,无疑能触动一部分消费者的神经。

然而,再先进的技术,也需要强大的生产和供应链体系作为支撑。

贾跃亭若想在美国将FF Super One等车型真正推向市场,离不开稳定、可靠且高品质的零部件供应。

而长城汽车,作为国内汽车工业的佼佼者,其在动力总成、车身结构、底盘技术等方面的深厚积累,正是FF所急需的。

因此,FF能够获得长城汽车的零部件支持,无疑是其“造车梦”实现过程中的一剂强心针。

即便合作是通过中间商,但能够获得中国制造的优质零部件,并将其融入到高端电动车的设计中,这无疑为FF注入了新的活力。

更深远的意义在于,这标志着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正以一种更为自信、更具价值的方式,迈向国际舞台。

过往,中国零部件更多的是以“代工”的身份出现,而此次,则是以“核心供应商”的角色,参与到国际高端汽车的制造中。

这背后,是中国汽车工业整体实力迈上新台阶的有力证明。

魏建军之所以认为,这“可能是一个机会,是有好处的”,这其中蕴含的,是对中国汽车工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深邃洞察。

我们都清楚,中国品牌乘用车在美国市场的征途,可谓是“道阻且长”。

魏建军:长城借道FF出海,中间商模式是中国车企新范式!-有驾

然而,在商用车领域,中国品牌已然占据了一席之地。

此次通过FF这一“跳板”,有没有可能为中国汽车工业开辟新的道路?

设想一下,如果FF的车型在美国市场获得了良好的口碑,那么长城汽车提供的零部件,将会在无形中被美国消费者所认可,即便他们并不知道其“中国制造”的标签。

一旦这种认可度逐渐积累,当中国品牌乘用车真正大举进军美国市场时,消费者心理上的接受度,或许会因此而大大提高。

这如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FF,凭借其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渠道,将中国制造的优质零部件“送”入了美国市场,并使其在美国的道路上“驰骋”。

这对于中国汽车工业而言,无疑是一种变相的“品牌输出”和“技术展示”。

再者,FF在智能化和人机交互方面的探索,诸如那块巨大的车载显示屏,以及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都代表了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长城汽车作为零部件的提供者,也能从中汲取养分,在与FF的合作中,推动自身零部件技术向更高附加值、更前沿领域发展。

这桩事,绝非简单的“买卖关系”。

它折射出的是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的演变,是中国汽车工业崛起的新篇章,更是新能源汽车领域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

贾跃亭的FF,尽管充满争议,但他敢于挑战现状,敢于将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付诸实践,这种精神值得关注。

魏建军:长城借道FF出海,中间商模式是中国车企新范式!-有驾

而长城汽车,这位中国汽车行业的“老实人”,却在这次事件中展现出了“大智若愚”的智慧。

他们选择了一条更为灵活、更为务实的前进路线,既保护了自身的利益,又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全球化之路,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

这恰似“风物长宜放眼量”。

魏建军的这番话,看似平淡,实则透露出一种“胸有成竹”的远见。

他看到了“中间商”的运作模式,看到了FF的“技术价值”,更看到了中国汽车零部件“走出去”的广阔前景。

当然,我们仍需保持一份清醒。

FF未来的道路,依旧充满未知。

贾跃亭能否最终实现其“造车梦”,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然而,长城汽车以“散件”形式的参与,无疑已为中国汽车工业在美国市场打开了一扇“窥视”的窗口。

这扇窗,能否最终蜕变为一扇“通途”,取决于各方的共同努力。

但至少,我们已然看到,中国汽车工业不再仅仅是“低端制造”的代名词,而是开始在“高端领域”、“技术前沿”,留下属于自己的深刻印记。

这桩事,颇具玩味。

你觉得长城汽车此番操作,是否堪称“运筹帷幄”?

而这种“借道出海”的模式,又是否会成为未来中国车企拓展国际市场的“新范式”?

这着实是一场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棋局”。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