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风本田内部天天播《迎战》系列报道,矛头直指领导干部作风问题,还说这是“转型战役的关键”。
东风本田执行副总经理潘建新更是放了狠话:“干部作风,就是决定生死的最后一张牌!”
潘建新直言,“高产出者高报酬、低产出者低收入、无产出者则退出......” “让听得见炮火的人呼叫炮火,让看得见用户的人决策产品。”
据悉,东风本田内部60 多个科长以上的干部还专门参加了培训,看起来挺像那么一回事。
“我们已经身处生死局,退无可退了”“大家必须清醒认识到,东风本田已经站在生死存亡的悬崖边缘。” 潘建新的发言略带悲情色彩。
潘建新出生于1970年,毕业于上海交大,早年曾从事生产制造相关工作,自2018年出任东风本田副总经理,并负责公司的销售业务。
2023年10月,潘建新接替郑郑纯楷升任东风本田执行副总,成为东风本田新的中方一把手。
与郑纯楷所处的大好时代不同,潘建新面对的是东风本田最坏的时代。直观的数据,更能体现当下东风本田的危机。
今年6月,东风本田销量2.7万辆,同比下滑23.7%;整个上半年,东风本田累计销量14.8万辆,同比下滑37.4%。
要说产品,东风本田燃油车确实有底子,CR-V 上半年卖了快 9 万辆,依然是本田在中国的销冠。
CR-V还能保持销量的核心原因,除了十几年建立的口碑,最重要的是CR-V在动力和尺寸等方面还能保持对合资竞品如RAV4和奇骏的优势。
其余如思域、英仕派等燃油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伴随着其竞争力减退,销量已经出现大幅下滑。
在新能源领域,东风本田更是跟不上趟了。
东风本田今年最为重磅的车型S7,该车3月销量373辆,4、5、6月销量均在50辆上下,足以用“惨烈”来形容。
S7是今年3月6日上市的,售价25.99万元起,这样的售价,实在缺乏足够的竞争力。
今年4月,广汽本田P7上市,售价19.99万元起,次日,东风本田S7将价格下调6万,和P7持平。
上市一个月价格就大幅下调,足以说明东风本田的决策者,对市场的认识不够清晰。
“车轱辘话”注意到,进入2025年以来,车圈确实有一种合资品牌大反攻的迹象。丰田、日产都推出了中方主导的新能源车,大众给燃油车加智能座舱,别克还弄了个新能源品牌“至境”。
今年上半年热度不低的丰田铂智3X,10万级智驾,成为这款合资纯电动车的最大卖点。
日产N7的关注度同样不低,从内外设计到产品定义,给人最直接的感觉是像一款新势力推出的产品,而且价格也只要11.99万起。
如果说丰田和日产都开始为了迎合中国市场做大幅度的重新定义,那么东风本田拿出的“诚意之作”S7,对比之下就显得有些我行我素了。
再说几句
作为东风汽车集团的核心合资板块,东风本田一直是东风汽车集团最重要的利润来源,持续而稳定地给东风汽车集团输血。
历任东风本田的中方一把手,都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稳定销量、保证利润,销量冲高往往不是东风本田的第一任务。
不过,潘建新虽有诸多想法与策略,但在缺乏足够 “弹药”,即新车型、新技术的情况下,宛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