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年的销量证明了,中国不再需要小型油车,不是车不好,是中国人不再将就

2025年8月,本田飞度全国只卖出23台,大众POLO月销不足300辆,这些曾经称霸街头的小型油车,如今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4S店和二手车市场消失。 不是它们不够好,时代已经不再给它们机会。

近半年的销量证明了,中国不再需要小型油车,不是车不好,是中国人不再将就-有驾

同样的8万预算,如今能买到续航400公里、标配L2辅助驾驶的电动车,空间比飞度还大,每月电费不到100元。 小型油车的“省油省心”神话,正在被新能源车的“大空间、高智能、超省钱”彻底碾压。

如果你最近走进一家传统4S店,可能会发现展厅的C位早已被新能源车和SUV占据,曾经热销的飞度、POLO等小型油车甚至不再进货,有的门店连展车都撤掉了。

这种变化背后,是销量断崖式下跌的现实:2025年8月,飞度全国销量仅23台,POLO月销勉强维持在276辆,而起亚焕驰、雪佛兰爱唯欧等车型月销量长期只有两位数。

面对市场萎缩,车企开启了“放血式”降价:飞度裸车价从9.78万跌至6.78万,POLO优惠3万后入门价不到7万,几乎和国产小型电动车同价。即便如此,消费者仍然不买单。 2023年上半年,小型燃油车市场份额仅剩6.5%,相比2018年的20.3%暴跌近七成。

近半年的销量证明了,中国不再需要小型油车,不是车不好,是中国人不再将就-有驾

核心原因在于,新能源车的技术突破和成本下探彻底重构了10万级市场。 比亚迪海鸥、五菱缤果等电动车,以8万以内的价格提供了比飞度大的后排空间、智能的车机系统,以及每公里仅几分钱的电耗成本。

一位从飞度转投海鸥的车主算过一笔账:“每天通勤50公里,油车每月油费至少600元,电车在家充电只要100元,5个月省下1万油费”。

双积分政策迫使车企将资源投向新能源领域,停止燃油车研发;国七排放标准要求氮氧化物排放限值降低60%,导致燃油车升级成本飙升;海南甚至明确2030年全面禁售燃油车。 这些信号让消费者意识到:现在买小型油车,很可能买到的是“绝版产品”。

小型油车原本主打“城市通勤省油”,恰恰在城市场景中,电动车的优势最明显:静谧性、起步速度、智能配置(如360全景影像、语音控制)全面超越同价位油车。

近半年的销量证明了,中国不再需要小型油车,不是车不好,是中国人不再将就-有驾

油车不仅要面对高油价,连维修保养都在变难,全国燃油4S店日均关闭15家,机修师傅转行率超过50%,未来连换个配件都可能要等几周。

二手车市场的崩塌是击碎了小型油车最后的“保值神话”。 三年前的飞度还能卖7万元,现在同样车况只能报价5万多;二手车商直言“收一辆亏一辆,根本不敢碰”。 相比之下,新能源车凭借电池终身质保和持续升级的软件系统,残值率逐渐稳定。

仍有一部分用户坚持选择小型油车,比如预算有限的首车购车者,或需要第二辆代步车的家庭。他们看中的是加油便利性、成熟动力系统和低维护成本,一位刚购买丰田致炫的车主说:“城市停车太方便了,90%时间我一个人开,不需要那么大车。 ”这些需求已不足以支撑大规模市场。

近半年的销量证明了,中国不再需要小型油车,不是车不好,是中国人不再将就-有驾

小型油车的未来,或许会走向高端个性化(如MINI Cooper)或特定商用场景(驾校用车、租赁短途车),在主流家用市场,它们注定会成为小众选择。

一位业内专家坦言:“不是车不行了,消费者的预期变了,现在大家拿着10万预算,想要的是空间、智能、成本全都要的‘六边形战士’。 ”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