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油转电,从小变大!奔驰Smart为何难热?

Smart车型发展困境

以前的Smart主打的是中高端精品微型车,其中Smart Fortwo在早期可是火得不行,成了不少城市白领通勤时的首选。但问题就在于,中国人普遍喜欢“大车”,哪怕Smart Fortwo再有个性、再有特色,也始终没能成为真正的爆款车型。

从油转电,从小变大!奔驰Smart为何难热?-有驾

Smart品牌转型之路

2018年,吉利集团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资本操作,一跃成为奔驰的母公司戴姆勒的最大单一股东。作为国内汽车圈里出了名的“卷王”,吉利自然不想看着Smart这个品牌就这么没落了。于是,他们开始对Smart的产品线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不仅帮它完成了从传统燃油车到电动车的转型,还为了迎合现在消费者的喜好,把Smart车型越做越大。

到了2022年6月,Smart推出了史上“最大”的车型——Smart精灵1,定位是一台纯电小型SUV;

2023年6月,Smart精灵3来了,这是一款纯电紧凑型SUV;

再到2024年10月,Smart精灵5正式上市,定位是纯电中型SUV。

从油转电,从小变大!奔驰Smart为何难热?-有驾

Smart销量低迷

到目前为止,Smart 早就不是以前那个造小排量燃油车的品牌了,现在主要做各种纯电SUV。不过,尽管Smart做了不少改变,它家的产品还是没火起来。最近半年,每个月的销量都稳定在两千多辆。今年9月份,Smart旗下没有任何一款车能卖出2000台以上,其中卖得最好的是Smart精灵1,也就卖了1995辆;精灵3卖了404辆,精灵5更惨,只卖了204辆。

从油转电,从小变大!奔驰Smart为何难热?-有驾

Smart转型困境

可以说,除了Smart精灵#1还能吸引一些用户的注意,另外两款车型基本上没人关注。那问题来了,为什么Smart从油车转电车、从小车变大车,却还是不受欢迎呢?

从油转电,从小变大!奔驰Smart为何难热?-有驾

当然可以!不过你还没提供具体的9月销量数据内容。请把你想改写的销量数据发给我,我会用更口语化、更自然的中文帮你重新表达出来。比如:

原句:

“2023年9月,公司销售额达到1.2亿元,同比增长15%。”

改写后:

“今年9月份,咱们公司的销售额达到了1.2个亿,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5%呢。”

你可以把具体的数据发给我,我来帮你润色成更接地气的说法。

从油转电,从小变大!奔驰Smart为何难热?-有驾

价格定位过高

产品卖不好的第一个大问题,肯定就是价格没定对。比如说现在最火的Smart精灵#1,刚出来的时候起步价就高达18.16万,高配版甚至能卖到22.66万,比“比亚迪唐”还贵。可问题是,这个价格都快赶上豪华车了,但配置却特别寒酸。低配版连L2级别的辅助驾驶都没有,甚至连倒车影像、后视镜加热、手机无线充电这些基本功能都没给,座椅还是那种便宜的织物材质,真的让人有点接受不了。

从油转电,从小变大!奔驰Smart为何难热?-有驾

Smart精灵#1降价求生

可能官方觉得,有奔驰这个大品牌背书,Smart精灵#1本来是有能力卖得贵一点的。但现实是,市场并不买账。这款车上市之后,月销量最高也就5911辆,之后就开始一路下滑。

眼看靠品牌溢价这条路走不通了,Smart也只能靠后续的升级和改进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现在,Smart精灵#1的价格已经慢慢降下来了,最新的车型指导价已经降到15.49万元了。而且入门版也加了不少实用配置,比如360度全景影像、L2级辅助驾驶、皮质座椅等等,跟最初版本相比,性价比确实提高了不少。不过,市场变化太快,车企也不会给Smart太多喘气的机会,竞争压力还是挺大的。

从油转电,从小变大!奔驰Smart为何难热?-有驾

纯电小车新势力崛起

这两年啊,好多实力派的纯电小车真是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比如吉利星愿、比亚迪海豚、名爵MG4、极狐T1这些。特别是吉利星愿,中高配的价格才 Smart精灵#1 的一半,车身尺寸也没小多少,续航还能超过400公里,再加上魅族车机系统,真的挺有吸引力的。

今年全面升级的名爵MG4更是直接给 Smart精灵#1 来了个“当头一棒”。这车轴距和 Smart精灵#1 一模一样,但车身长度和宽度都比它大一点,530公里续航的版本指导价还不到10万,用的可是宁德时代的电池,还有地平线的高阶智能驾驶方案,甚至还有热泵空调和50W无线快充,配置真的很能打。

从油转电,从小变大!奔驰Smart为何难热?-有驾

定价过高影响销量

对消费者来说,Smart精灵#1 主要是用来应付日常短途通勤的,不太可能成为家里主力开的车。其实像吉利星愿、名爵MG4这些车,功能上跟它差不多,价格还便宜一半,所以大家自然更愿意选那些性价比更高的。

说白了,Smart精灵#1 之所以成不了爆款,关键还是定价太高了,车子本身的实力撑不起这个价。而像Smart精灵#3、精灵#5这些更贵的车型,问题就更明显了,所以它们的销量表现反而不如精灵#1。

从油转电,从小变大!奔驰Smart为何难热?-有驾
从油转电,从小变大!奔驰Smart为何难热?-有驾

新能源车技术超越外资

以前消费者特别喜欢外资品牌,愿意多花钱买他们的车,主要是因为在以前的燃油车时代,外资品牌在技术上确实比国内品牌强一些。但现在到了新能源车时代,情况完全不一样了,咱们自主品牌的技术反而更先进了。像吉利开发的Smart车型,早就没有那种所谓的“外资技术优势”了,所以现在消费者也不再傻乎乎地为品牌多花钱了。

从油转电,从小变大!奔驰Smart为何难热?-有驾

Smart销量提升策略

现在Smart这款车要是想卖得好,也不是没机会。首先,厂家得把价格定得有吸引力一点。同时,还得在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和各种智能化配置上好好升级一下。不一定非要技术最顶尖,但至少得跟上现在的潮流。只有放下以前那种外资品牌的高冷姿态,才能更接地气,赢得更多消费者的喜欢。

从油转电,从小变大!奔驰Smart为何难热?-有驾
从油转电,从小变大!奔驰Smart为何难热?-有驾

Smart精灵2号发布

其实还有很多车迷对第一代Smart fortwo停产感到挺惋惜的,觉得现在的Smart越造越大,已经没有以前那种小巧灵动的“灵魂”了。可能厂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最近宣布会在2026年推出一款新车,叫Smart精灵2号。

从油转电,从小变大!奔驰Smart为何难热?-有驾

Smart新车升级计划

新车会在第一代Smart fortwo的基础上进行升级,依然保持经典的两门两座设计。希望这次能吸取之前的教训,用更实在、更有诚意的方式推出市场,看看能不能带动销量回升,咱们走着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