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克萨斯ES纯电版实拍体验:外观内饰新风格,空间配置真能打?
那天赶着去参加品牌体验日,早上上海的天还没亮透,我就被闹钟吵醒。地铁里听见俩小伙子在聊,说雷克萨斯要出纯电ES了,还专门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说实话,这种大厂口号我以前听多了,可这次站在展车边上,还真有点不一样的感觉。
现场人不少,有媒体,也有像我这种自来水。第一眼看到新一代ES,封闭式前脸直接就把新能源身份写脸上了,但细看还是能认出来是那个熟悉的家族样子。前保险杠下方保留了一道进气格栅,不过已经收敛很多,没有过去那种夸张的大嘴造型。我绕到侧面琢磨半天,这次线条明显简单多了,以往燃油版那些复杂折线都没影儿,就剩下一根黑色饰带从前门划过,在把手附近玩出个小拐角。有点像闪电,又不像太锋利,不少旁边看车的大哥嘀咕:“这装饰要低调点更好。”倒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种变化。
尺寸信息其实网上流传得挺广,新款ES纯电长宽高5140/1920/1555mm,比老款大了一圈,轴距2950mm。我掏手机查了一下,同级别宝马5系也不过如此,但奔驰EQE二排腿部空间还是略胜一筹。这年头后排舒服才是真的舒服,上回我一个朋友家买旧款ES,每次全家出行他爸总抱怨坐着憋屈——看来这回新车型至少拉伸长度方面算是补齐短板。不过二排座椅按摩、电动腿托这些豪华配置,都不是标配,有点可惜。后来碰到一个做维修的小师傅,他说最近修理店里刚来过台进口老款混动ES,说实话,那台后备箱隔音做得一般,新一代升级隔音玻璃和21扬声器马克莱文森音响,总算舍得花钱堆料。
再说内饰,中控双联屏一下子拉满科技感,据介绍这是专为中国市场开发,其它国家只有14英寸单屏。这事儿让我想起去年表弟提理想L7时特意强调副驾娱乐系统的重要性,现在连雷克萨斯都学会投国人所好。方向盘换成三辐式,多边形数字仪表,看起来比之前规矩多了,还有自动点亮隐藏按键、竹层透光工艺这些东方元素,小姑娘们应该会喜欢。但有人吐槽中控储物空间缩水严重,上回车友群里还有哥们发照片,说杯架放两瓶饮料就挤不上无线充电板,这设计确实有待商榷。
智能化方面,Lexus Interface 2.0支持本土生态互联,自然语音对话啥的都有,用起来还算顺手。据说以后还能和华为合作搞辅助驾驶系统,我问现场工作人员,他们只笑笑:“等中期改款吧。”安全功能倒是挺全,比如遥控泊车、多场景泊车辅助,还有主动转向、鬼探头预警等等。有意思的是,有一次亲戚开上一辆带LSS+3.0系统的新RX去菜市场,被提醒注意力偏离,一路被老婆嫌弃“你又走神啦”,现在这些电子保姆越来越贴心,也越来越碎嘴。
动力部分分350e和500e两个版本,据称350e续航685公里(CLTC),500e四驱则610公里左右,加速成绩零百5.9秒,对普通家庭来说够用了。但快充30-80%需要28分钟,不如一些国产新势力快,不过用下来影响不大——毕竟平时通勤慢慢充呗。我倒记得老王家的300h混动车,每年冬天发动机启动声音总让他怀疑是不是哪里漏油,其实就是正常热机过程罢了。这次300h依然搭载2.5升发动机加E-CVT,并首次引入E-Four四驱选项,还把综合油耗压到了4.1升每百公里,对于经常跑长途的人来说省心不少。
底盘结构继续用麦弗逊+多连杆组合,不过加入DRS动态后轮转向、AVS自适应悬挂等提升操控灵活性。据某论坛网友爆料,他试驾时遇到紧急变道,高速稳定性比上一代强不少。如果遇到极端坑洼路段,大尺寸轮毂可能牺牲些许舒适度,这是所有C级轿车都会面对的问题。有位出租司机朋友曾跟我讲过,“豪华品牌悬挂再软,到乡下烂路照样抖”,这个结论估计谁也改变不了吧。
最近听闻上海金山工厂正式动工,本地化生产终于提上日程。不过产线最快2027年才能落地,所以近期买纯电版还是只能买进口货。一位业内人士悄悄透露,全资独立运营模式类似特斯拉,对品质管控确实更严格一点。“以后的售后服务体系可能会更透明”,他说完递给我一根烟,“但价格嘛,你懂的。”
写到这里忽然想到几年前亲戚家的老雷克萨斯,在南方潮湿天气偶尔出现电子故障灯报警,当地维修师傅一句“日本原装线路怕潮”成了解释万能钥匙。不知道未来国产之后,会不会改善这一问题?时间或许才是真正答案吧。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