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克10EM-P亮相郑州展会,动力智能齐升级,舒适配置有新意

早上九点半,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的人流混进了蓬勃的氛围,指尖碰着咖啡杯,余光扫向一辆被人墙围住的新车。那台领克10EM-P安静地停在展台中央,仿佛下一秒就要从这片钢铁森林中窜出来,把自己的一身本事抖落出来。身边的媒体老师们早没了初见新车时那种腼腆,不管是颜值党、技术流,还是座椅舒适派,每个人都攥着自己的问题清单,准备找点“毛病”出来。他们的脸上,写着职业惯有的怀疑与好奇。

换作是你,在这样车水马龙的展馆里,会用什么标准去判断一台中大型混动轿车到底值不值得多看两眼?是看设计的棱角是不是“齐刷刷”,还是关心动力系统有没有把“混动”这词玩出新花样?抑或干脆掏出手机,把每一项配置记在本子上,然后回办公室拿尺比一比统计表格,生怕漏掉一颗螺丝的由来。

领克10EM-P亮相郑州展会,动力智能齐升级,舒适配置有新意-有驾
领克10EM-P亮相郑州展会,动力智能齐升级,舒适配置有新意-有驾

现场的主角——领克10EM-P,是厂家精心准备的那道主菜,专门放在郑州这样交通拥挤且消费多元的城市,盼着“行稳智远,尽在掌握”这个slogan不是一句口号。“混动”在中大型轿车领域永远是那道现实的坎,无非绕不开性能、油耗、智能体验、空间舒适这几关。有人说“中大型混动”市场是“水太深”,也有人说就看谁敢“憋大招”。今年九月上市不到一周,领克10EM-P火速圈粉,郑州的这场媒体品鉴会,不亚于当庭验货,谁都想试试这台号称能“重新定义C级插混标准”的新锐战将,到底是悬壶济世,还是徒有虚名。

说混动车型,一般人第一反应是“性能平庸,油耗低,但没激情”。可这台10EM-P开局就是四驱加持,eAWD智电四驱系统下,后桥90kW P4电机可实现10毫秒介入,理论上连指尖刚刚摸到方向盘,动力就已经时刻待命。传统燃油四驱200毫秒的响应速度被生生压成了片汤糊,开车变得有点像踢球遇上对手穿针引线,一步慢,步步跟不上。

最刺激的是P4电机能完全解耦,空载时“0”拖曳损失,实测能耗降低5%,既能做到5.1秒百公里加速,又有4.2L/100km的亏电油耗,算是一把子把“高性能必高油耗”这根刺,愣是拔了下来。就像那些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人,见到十EM-P,大抵会诧异自己原来是个迷信主义者。

底盘上也不含糊。CMA Evo平台、全铝合金双叉臂加五连杆独立悬挂,配合液压可变阻尼技术。过弯侧倾收得死死的,滤震表现超出一众豪华燃油品牌,至少现场那位素来嘴刁的老编辑——前几天还发朋友圈骂某豪华品牌“悬挂像烂棉花”的——都没发出嘀咕。麋鹿测试83.2km/h的数据摆在那儿,哪怕你是键盘高手也不敢随便质疑。

混动车主还有个“老大难”问题——电池和引擎的长短板。领克10EM-P这回上了38.2kWh的神盾金砖电池,SOC 10%-60%快充不到13分钟,还能全放电,就像考试开卷,老师还悄悄递张小抄。再配上1.5T Evo混动专用引擎,47.26%的热效率算是把机械工程师们“每一分油都不浪费”的理想主义发挥到极致。“日常通勤用电,跨城出行没焦虑”,媒体老师的试驾感言几乎如出一辙,只是话说得比我这直白点。

领克10EM-P亮相郑州展会,动力智能齐升级,舒适配置有新意-有驾

如果说动力是血肉,智能就是这台10EM-P的神经系统。标配英伟达Thor芯片,700TOPS算力横扫同价位竞品,一个芯片顶别人三块,脑力比隔壁卷王提前一代。“千里浩瀚H7”辅助驾驶,全国NOA通吃,城市能识别复杂路口,AEB一脚刹停可到130km/h。一个资深媒体老师边玩手机边点评:“算法学得像个人,响应逻辑顺,胆小的新手也能放心上手。”这一年,智能驾驶系统的鄙视链仿佛又被刷新,老司机们终于可以解放右脚,开始和副驾抢剩下的奶茶。

座舱里,Flyme Auto 2车机+高通8295芯片,手机和车无缝切换,AI语音响应两百多个指令点,连语音情感都能调节——以后吵架分分钟,车比你学得还快。空间和质感方面,1.2㎡的人均分配,高级Nappa座椅配全车通风加热按摩,后排“头等舱”标配小桌板、车载冰箱,喝汽水都能切换温度。23扬哈曼卡顿音响加256色AI氛围灯,坐进这车,外面的郑州热浪和拥堵都像在演哑剧,车厢里自己是主角,外面是配角。

领克10EM-P亮相郑州展会,动力智能齐升级,舒适配置有新意-有驾

很多年过去,老司机仍在讲述第一次遇见好车的感觉:不只是参数漂亮,更是能在每个细节里叫你觉得能信任。领克10EM-P这台车,性能、智能、质感、舒享拉满——高阶配置真成了主流价位里的家常菜。只是不知道卷到这个份儿上,行业会不会出现“越拔高,大家越怕自己的产品被打回原形”。

领克10EM-P亮相郑州展会,动力智能齐升级,舒适配置有新意-有驾

当然,世间万物都难有圆满。智能电混时代,技术“领先一代”不是说说而已,但升级背后也有不被看见的压力与焦虑:消费者会不会用“旗舰体验”来倒逼厂商无休止堆料?普通人要的,是不是一场看得见的升级,还是被新名词搞得一头雾水?谁都想在汽车史里留个名字,但智能、混动真正的终极标准,至今还没人敢下定论。你会怎么选?在变革的大浪潮面前,是选择试水探险,还是继续观望,等那最后拼图落地?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