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改装轮毂时都遇到过轮胎蹭到轮眉的问题,后来才知道是ET值没搞对。ET值其实就是轮毂安装面距离整个轮毂中心线的偏移距离,单位毫米。这个数值直接决定轮子会不会蹭到刹车或者车身。
原厂轮毂背面或者内侧通常能找到ET标识,比如"ET45"这种钢印。数值越大说明轮毂安装面越靠外,装上车轮子看起来就越往里缩。相反ET值小甚至负值,轮毂就往外凸,显得轮距宽了。我朋友那辆飞度改轮毂时选了ET35的,比原厂ET45往外凸了10毫米,结果方向打死就蹭到挡泥板内衬,最后加了5毫米法兰垫片才解决。
常见家用车前轮ET值大概在35到45之间,SUV可能15到25左右。改装店老板说普通车ET值偏差超过5毫米就容易出问题。有次看到论坛里有人把思域换成ET25的轮毂,转弯时轮胎直接卡住悬挂摆臂,只能重新订制。数据不匹配真的挺麻烦的。
实际换轮毂前最好拿卷尺量原车轮毂内缘到悬挂的距离,再对比新轮毂数据。网上有ET值计算器,但实际装车还是可能遇到意外。见过有人数据算得完美,结果新刹车卡钳比原厂厚了2毫米,轮毂还是装不上。所以要么带着旧轮毂去店里比划,要么先装单个试试看。轮胎店师傅用粉笔在悬挂高点做标记再装新轮毂的方法倒是挺实用。
真要自己看ET值,记得同时关注轮毂宽度和中心孔直径。这三个参数就像三角凳,少了哪个都容易翻车。上次改装展遇到个老哥,ET值对了轮毂却卡不住轴承,开着开着轮子差点飞出去。这事想想还挺后怕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