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汉L卖不动,库存积压,价格区间尴尬

汉L卖不动?不是年轻人不识货,是比亚迪忘了“高端”怎么做了

朋友们最近总爱抛出同一个问题:“比亚迪汉L你觉得咋样,买不买得值?”我通常笑着回应:“想入手最好等等——估计很快得降价。”

你以为这是段子,其实是忠告。毕竟,汉L如今的销售情况可真是应了“高开低走”的老话。

数据不会说谎。2024年第二季度,批发量达到了3.27万辆,真正在用户手里落地的才1.24万辆,多出来的近2万台,全堆在经销商仓库里落灰。六月更扎心,DM-i版本只卖出991辆,批发倒有5183辆;EV车型也没好到哪去,零售3157辆,对着批发6040辆的数据,库存堆积,已成肉眼可见的重负。

比亚迪汉L卖不动,库存积压,价格区间尴尬-有驾

有人说:技术不是很强吗?试驾了汉L的都懂:纯电版百公里加速四秒级,续航够真,智能硬件堆到牙齿缝,激光雷达、高算力、智能座舱一样没落下。这性能,别家同价位要么省配置,要么减标准,可汉L真没偷工减料。但问题来了,年轻人并不埋单。他们不是“看不懂”,而是不想开一辆“加长网约车”。

说到底,比亚迪的品牌气质成了双刃剑。秦PLUS、宋Pro这些爆款经济适用车,把“高性价比”三个字钉在了消费者脑海。以至于今天的汉L,哪怕铁了心做高端,还是难以令用户摆脱“BYD只能做走量,不懂豪华”的固有看法。五辆BYD一辆街车,这品牌基因就成了汉L想往上走的天花板。

反观同行,小米SU7的硬朗性能并没有碾压汉L,但它抓住了年轻人心思。品牌调性锋利、营销抓人、科技力量与情绪价值并重,“互联、智能、潮流”,让粉丝们觉得“这车懂我”,而不是一组技术参数。

比亚迪汉L卖不动,库存积压,价格区间尴尬-有驾

更有意思的是,汉L的定价区间正卡在20-30万。上面四十万级有仰望、腾势等国产豪华;下面十几万级有秦PLUS、海豹搅局。汉L不硬挺高端光环,也没“降维打击”低价区间,成了典型的“价格尴尬型选手”。消费者抠着计算器一算:“加钱一步豪华,降价还买爆款。买汉L图啥?”于是,这一中间价带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鸡肋区,比亚迪的高端梦也只能在夹缝中求生。

市场吃紧,比亚迪也没坐以待毙。最近动用“熔断”,暂停发货、砍版本、终端补贴一台666元,力推经销商清库存。可这只不过是按下了慢放键。如果比亚迪真心想让汉L翻盘,必须选准跑道:

一是咬牙顶精“硬刚”高端,坚持品牌形象,哪怕销量不爆,也在形象上扳回一城;

二是果断杀价,刺向合资燃油与新势力价格带,卷下18-20万区间,让市场震一震;

三是最忌拖泥带水,“高端+性价比通吃”只会两头落空。

比亚迪汉L卖不动,库存积压,价格区间尴尬-有驾

写到这里,有必要说句公道话:汉L的问题不是产品力,而是角色定位。从“技术秀肌肉”到“用户明身份”,这当中的鸿沟,比亚迪还没真正逾越。现在的年轻人最关心的是:这台车能否让“我是谁”大声说出来,而不是成为“BYD又造一辆参数很猛的大车”。

想让高端旗帜飘起来,只靠动力配置和性价比,远远不够。品牌形象、价值表达、情绪共鸣,比技术更难,也更关键。比亚迪若再不明白,汉L很可能就在市场夹层里慢慢消失。你看,拼参数很容易,拼心智很难——这才是真高端的门槛。

(全文约1000字)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