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电费2250元和油费6400元放在一起,像是两张账单在桌上打扑克,谁都想赢点面子。
成都车展那天,我看到零跑B10摆在展区中央,旁边一群人围着比划,表情比高考前的家长还认真。
你说10万块能买到激光雷达,配L2+智驾和8155芯片,搁两年前,这简直是段子手的专属素材。
现在零跑把这事整成了真人秀,观众席已经坐不下,弹幕都快刷屏了。
那天还有个哥们在展台前拍短视频,边拍边念叨:“电车充电半小时,油车加油三分钟,这差距是时间的魔法还是焦虑的缩影?”
他旁边的阿姨低头看表,说自己上次充电,短视频都能刷完半本小说。
油车主也不服,说节假日加油站排队也能让人怀疑人生。
场面一度很魔幻,像极了春晚小品的临场加戏。
说起销量,零跑B10的五月一万出头,六月还蹿了三分之一,这数字就跟夏天的气温一样窜得人心慌。
有人还在怀疑“价格屠夫”是不是搞了场大促销,甚至有人调侃,销量涨得比油价还快。
可数据不会说谎,这种成绩在新能源江湖里,已经够让一堆品牌汗毛倒立。
电车续航虚标这事,谁没吐槽过?
零跑B10官方测得综合续航89%,市区能飙到94%,但你信不信,真开上路,续航就像彩票号码,谁也猜不准。
去年冬天我亲眼见过一个小伙子,手里攥着电车钥匙,站在充电桩旁边瑟瑟发抖,表情像极了等外卖超时的我。
油车主路过,嘴角一歪:咱们老派人,最怕的就是没电这事。
保值率这茬,电车三年35%到45%,油车能留55%到70%。
这账算下来,买电车像玩点卡手游,升值全靠天意。
朋友想卖台电车,挂网上一周,电话寥寥可数。
倒是油车,二手市场像菜市场,永远不缺买家。
有人说这叫技术更新太快,也有人换了新电车后,一脸迷茫地琢磨:这玩意儿是不是手机的升级版,用三年就得换?
激光雷达、智驾芯片,这些词儿曾经只出现在科技圈的饭局里。
现在被零跑B10塞进10万级家用车,直接把高端配置扔进了平价超市。
现场有大叔举着手机直播,嘴里念叨:“以前看别人家的车,羡慕得牙痒痒,现在自己也能体验一把。”
身旁小孩蹦跶着问:“爸,这个屏幕比我的平板还大!”
一时间,科技感和烟火气搅在了一起。
还有人不服气,说便宜有便宜的道理,配置堆得再高,体验未必跟得上。
想想前几年某品牌的自动泊车,PPT上能飞天,现实里却让老司机都直冒冷汗。
朋友圈里一堆晒B10的照片,配文却是“真香还是真坑,得用脚投票”。
网络上关于电车油车的争论,已经成了日常嘴炮。
有人觉得电车是趋势,也有人认死理油车保值。
说到底,买车这事儿和选球星没什么两样。
你喜欢梅西的飘逸,还是C罗的爆发?
有人偏爱电车的科技感和低成本,有人死磕油车的稳定和激情。
政策、限行、环保、续航、保值,每个话题都能掀起一波舆论高潮。
你以为在讨论车,其实是在聊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焦虑。
零跑B10的出现,像是搅动了一池春水。
有人拍手叫好,也有人看热闹。
场上场下的表情各异,没人能说得准谁才是赢家。
前几天看新闻,某体育明星开电车被网友吐槽装环保,评论区一半人在点赞,一半在嘲讽。
明星买啥车都能被拉出来当社会现象分析,普通人买车纠结半天,最后还是要掏腰包。
有趣的是,每个城市对新能源的接受度都不一样。
北京上海的新能源牌照比黄金还难抢,三线城市的快充桩还在施工。
有人说电车是城市宠儿,油车是乡村守夜人,谁也劝不动谁。
像不像小时候为了一张球星卡吵翻天,长大后才发现谁都没赢?
写到这里,脑海里突然闪回自己第一次买车的纠结。
那会儿看数据、刷论坛、问老司机,结果提车那一刻才发现,所有理性分析都被一句“开着爽不爽”秒杀。
现在看B10这波操作,既像一场行业洗牌,也像一场心态的变革。
你说是技术进步带来的奇迹,还是市场降维打击的套路?
还真说不准。
话说回来,汽车圈的江湖向来热闹,今天你笑别人明天轮到别人笑你。
零跑B10是价格屠夫还是智驾泥潭,谁也别急着盖棺定论。
你觉得电车省钱还是油车更安稳?
续航焦虑和保值率哪个更让你心跳?
评论区里等你来聊,反正这车市大戏,才刚刚开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