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6.3万买大众朗逸的人挺多,但北京那家4S店的销售王哥从不会告诉你:高速80码后68分贝的噪音能让你怀疑车门没关严

花6.3万买大众朗逸的人挺多,但北京那家4S店的销售王哥从不会告诉你:高速80码后68分贝的噪音能让你怀疑车门没关严

上个月陪朋友去看车,销售把朗逸夸得天花乱坠。试驾那会儿,车刚上三环提到80码,我就发觉不对劲了——胎噪像有人在耳边吹口哨,风噪呼呼往里灌。销售在副驾座上还在说着什么德系工艺、激光焊接,我扭头问了句:“这隔音是不是有点……”话没说完,他就扯开话题讲配置去了。后来查了下,68分贝,数据摆那儿呢。

花6.3万买大众朗逸的人挺多,但北京那家4S店的销售王哥从不会告诉你:高速80码后68分贝的噪音能让你怀疑车门没关严-有驾

这事儿让我想明白一个理儿:六万多的德系车,有些账得自己算清楚。

朗逸现在优惠力度确实大,裸车价砍到6万出头就能提。大众的牌子在那儿放着,车身用了92%高强度钢,焊缝长度接近10米,碰撞测试A柱没变形。全系6个气囊,前排、侧面、头部气帘都有,这配置在同价位算厚道的。出了事儿,起码车壳子硬。

花6.3万买大众朗逸的人挺多,但北京那家4S店的销售王哥从不会告诉你:高速80码后68分贝的噪音能让你怀疑车门没关严-有驾

但开过就知道,这车骨子里还是个买菜的命。1.5L那款发动机,红绿灯起步时总被电动车甩在后头,你只能看着人家尾灯发呆。技术参数写得挺玄乎,什么等离子涂层、米勒循环,落到实际就是肉。好在油耗低,我那哥们儿市区堵车也就7个油,高速能跑到5个左右。6AT变速箱调得温吞,但耐用,换油也不贵。

1.5T版本倒是有点意思。涡轮1500转就能爆发250牛米扭矩,起步时能感觉到那股劲儿往外蹿。据说技术跟保时捷同源,听着挺唬人,实际开起来涡轮介入还是有顿挫感,不够顺滑。油耗5.4升的官方数据,路上跑可能得加1升。另外这车要喝95号油,一年下来油费账得仔细算算,比1.5L版本多花一千多块。

花6.3万买大众朗逸的人挺多,但北京那家4S店的销售王哥从不会告诉你:高速80码后68分贝的噪音能让你怀疑车门没关严-有驾

空间倒是没啥可挑的。后排坐两个人挺宽松,我1米8坐进去腿部能空出两拳多。但中间座位有个硬伤——地台凸起15公分,坐中间那位脚没地儿搁,膝盖得往两边岔着。后备箱能装,4个大箱子加个婴儿车塞得下,带娃出门够用。

真正麻烦的是车机。8寸屏幕看着不小,但那个反应速度能把人急死。点个导航半天没动静,有时候干脆黑屏死机,得长按电源键强制重启。见过好几个车主在论坛上吐槽这事儿,厂家也没个说法。

隔音就更不用提了。80码以上胎噪开始往上窜,佳通轮胎偏硬,路面细碎的震动全传进来。高速上风噪也大,68分贝的水平,车里说话得提高音量。有车主后来自己换了米其林静音胎,说是能降3分贝左右,四门加装隔音棉大概八百块。

花6.3万买大众朗逸的人挺多,但北京那家4S店的销售王哥从不会告诉你:高速80码后68分贝的噪音能让你怀疑车门没关严-有驾

后悬架用的扭力梁,过减速带时后排会弹起来,颠得挺明显。连续烂路更难受,坐后排的人会抱怨。这也是成本控制的结果,不过过弯时车身支撑还行,不会软绵绵地侧倾。胎压保持在2.3到2.5之间,能稍微缓解点颠簸。

内饰别指望什么高级感。中控台大面积硬塑料,摸哪儿都硌手。门板扶手包了层仿皮,高配版加了木纹饰板,但接缝处理马马虎虎,空调旋钮转起来松松垮垮的。座椅刚坐上去偏硬,但跑长途反而不累,腰部有支撑。跟国产车比,朗逸内饰没啥科技感,但按键布局合理,开车时不用低头找。

花6.3万买大众朗逸的人挺多,但北京那家4S店的销售王哥从不会告诉你:高速80码后68分贝的噪音能让你怀疑车门没关严-有驾

养车倒是省心。小保养五百不到,比轩逸还便宜一点。开五年能保住五成多的价值,在合资车里算中等偏上。首保之后可以自己买全合成机油,保养周期能拉到一万公里,又能省一笔。1.5T版本用95号油,这笔账得提前算进去,一年跑一万五的话,油费要多出一千三左右。

星空版和经典版差5000块。星空版点阵格栅配熏黑尾灯,看着运动一些,加了黑色顶棚和红色缝线。但隔音一点没改善,配置也没多啥实质性的东西。要我说,买经典版后期自己改装更实惠,前唇尾翼两千块搞定,还能按自己喜好来。

花6.3万买大众朗逸的人挺多,但北京那家4S店的销售王哥从不会告诉你:高速80码后68分贝的噪音能让你怀疑车门没关严-有驾

这车适合什么人?预算有限,图个省心,对品牌有些偏好的。别指望它给你多少驾驶快感,也别幻想什么豪华体验,就是个踏踏实实的代步工具。隔音差、车机卡,这些毛病得认。但话说回来,六万多落地的德系车,有些缺陷或许也算合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