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传来一个大消息,说的是德国汽车巨头大众集团和它旗下的豪华跑车品牌保时捷,可能很快就要“分家”管理了。
这并不是说保时捷要独立出去,而是说现在同时担任这两家公司最高领导的奥利弗·布鲁姆,准备不再兼任保时捷的首席执行官,要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处理大众集团的各种麻烦事上。
这事儿听起来像个公司内部的人事变动,但背后反映出的问题,可比换个老板要复杂得多,牵扯到这两家德国汽车的顶梁柱,在全球市场,尤其是在中国市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咱们先说说保时捷,这个品牌在很多人心里,那就是跑车的代名词,是成功和品味的象征。
过去几十年,保时捷可以说是大众集团最能赚钱的“宝贝儿子”,利润高得让人眼红。
可就是这么一个优等生,最近的成绩单却让人大跌眼镜。
有消息说,保时捷上个季度的利润竟然暴跌了九成。
这个数字实在是太夸张了,到底发生了什么?
问题出在好几个方面。
首先是电动车卖得不理想,尤其是在美国市场。
再加上各种关税政策的影响,让出口变得更加困难。
更关键的是,保时捷在中国这个最重要的市场上,也遇到了大麻烦。
过去,在中国卖保时捷跑车,那根本不愁销路,甚至还要加价排队。
但现在情况完全变了。
当保时捷满怀信心地推出全新的纯电动Macan时,发现市场的反应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热烈。
原因很复杂,一方面是价格确实不便宜,还要额外缴纳一笔豪车税。
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的汽车市场,尤其是新能源车市场,已经不是几年前的样子了。
现在中国的国产品牌,像比亚迪、蔚来、极氪这些,技术发展得非常快,推出的高端电动车在性能、智能化和设计上,一点都不输给国外豪华品牌,甚至在很多方面还超过了它们。
中国的消费者现在越来越懂车,也越来越理性,他们会想,我花大价钱买一台保时捷的电动车,在车机系统、智能驾驶这些体验上,可能还不如一些价格便宜一半的国产车,那这笔钱花得还值不值?
这种来自市场的巨大竞争压力,是保时捷以前从未遇到过的。
面对电动Macan销售不佳的现实,保时捷甚至做出了一个很无奈的决定,那就是回头继续开发下一代的燃油版或者混动版的Macan,这等于是在承认自己当初的纯电动策略走得太急、太不接地气了。
不光是Macan,保时捷的其他电动化计划也接连受阻。
本来大家很期待的纯电动版Boxster和Cayman跑车,因为电池技术问题,据说要推迟上市。
而一款计划中的更大型的、有三排座位的纯电SUV,更是要等到好几年后才能和大家见面。
这一系列的挫折,让保时捷的电动化转型之路看起来困难重重。
说完了保时捷,再来看看它的母公司大众集团。
如果说保时捷遇到的只是局部阵痛,那大众集团面临的就是一场全面性的危机。
大众集团旗下品牌众多,从经济型的斯柯达到超豪华的宾利,体量非常庞大。
按理说,这么大的规模应该很有优势,但现在“船大难掉头”的弊病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大众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就是软件。
在现在这个“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车里的屏幕、系统好不好用,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定。
大众为了追赶潮流,成立了专门的软件公司,投入了巨额资金,但搞出来的东西却问题百出,不仅用户体验不好,还严重拖累了新车型的研发和上市进度,连奥迪和保时捷的高端车型都受到了影响。
在市场上,大众的表现也同样挣扎。
在美国,除了ID.4这款电动车销量还算过得去,其他电动车型的市场反响平平,原本计划推出的ID.7轿车甚至直接取消了在北美的上市计划。
大众不得不重新把重心放回到混合动力SUV上,这说明他们在纯电动路线上也感到了迷茫。
而在大众最依赖的中国市场,情况就更严峻了。
过去几十年,大众汽车在中国是“神车”的代名词,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
但现在,随着中国自主品牌的强势崛起,大众的市场份额正在被一点点蚕食。
无论是设计、技术还是性价比,大众的传统优势都在逐渐消失。
为了应对挑战,大众甚至放下了身段,开始和中国的小鹏汽车等新势力合作,希望借助别人的技术来弥补自己的短板。
这在以前是根本无法想象的,也恰恰说明了大众如今的焦虑。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这次领导层的变动,就很容易理解了。
奥利弗·布鲁姆在2022年接手大众集团的时候,本身就是临危受命,当时大家希望他能把管理保时捷的成功经验带到整个集团。
所以让他同时管理两家公司,在当时算是一个过渡性的安排。
但现在看来,这个安排的弊端越来越明显。
保时捷和大众集团,一个是专注于小众市场的奢侈品牌,一个是面向大众市场的巨型企业,它们的经营理念、目标客户和面临的挑战都截然不同。
让同一个人同时为这两家公司掌舵,精力必然会分散。
投资者们也越来越不满意,他们觉得,大众集团的各种麻烦事拖累了保时捷的品牌形象,影响了保时捷的股价。
他们希望保时捷能有一个专注的、独立的领导者,来带领品牌走出困境。
所以,布鲁姆决定放手保时捷,专心去解决大众集团这个更庞大、更棘手的难题,可以说是一个理性的选择。
这就像一个家庭里,两个孩子都生病了,一个虽然病得不轻但底子还好,另一个则是情况复杂、病情危重,家长肯定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救治那个重病号上。
大众集团就是那个“重病号”,急需一位全职的“主治医生”来开药方、动手术。
而保时捷,则需要一位新的掌门人,重新规划发展路线,尤其是在电动化和中国市场这两个关键问题上,找到正确的方向。
据说,新的人选已经在物色中,最快可能在今年年底就会公布。
这次人事调整,标志着大众和保时捷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充满挑战的阶段。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