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承东激动宣布,问界M7卖爆了,6小时小订破13万

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可以说是平地一声雷,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过去了。

那就是华为和赛力斯合作的AITO问界,推出了一款全新的问界M7。

这车一开卖,华为的余承东就激动地在公司内部说“卖爆了”。

余承东激动宣布,问界M7卖爆了,6小时小订破13万-有驾

这话有多夸张呢?

官方给出的数据是,开始接受预订的短短6个小时里,订单就突破了13万台。

这个数字一出来,好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不相信,觉得太夸张了,是不是在吹牛?

6个小时卖13万台,平均一分钟要卖掉三百多台,这速度比印钞机还快。

那么,这13万的订单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这背后又藏着什么样的门道?

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把这件事里里外外给聊个透彻。

首先,咱们得弄明白一个最基本的问题,这个所谓的“订单”到底是什么。

在汽车销售里,订单分好几种,我们平时说的“大定”和这次的“小订”完全是两码事。

大定,通常是指你交了一笔比如五千或者一万块钱,这笔钱一般是不能退的,签了合同,就等于你确定要买这辆车了。

而这次问界M7的“小订”,其实更准确的叫法是“意向金订单”。

你只需要在APP上花1000块钱,就能下一个单,这1000块钱在最终买车的时候可以抵扣2000块,但如果你中途后悔了,不想要了,这1000块钱随时可以全额退还给你,没有任何损失。

所以,这13万台,并不是说已经有13万个人掏钱把车买下来了,而是有13万个人表达了“我对这车非常有兴趣,愿意先排个队看看”的意愿。

它更像是一个市场热度的风向标,反映了大家对这款车的关注度和初步的购买热情有多高。

虽然它不等于最终的销量,但能有这么多人愿意花一千块钱来“举手投票”,这个热度本身就已经非常惊人了,足以说明这款车确实戳中了很多人的心。

那为什么一台车,还是一台改款车,能有这么大的魔力呢?

余承东激动宣布,问界M7卖爆了,6小时小订破13万-有驾

这背后可不是运气好,而是一套精心策划、环环相扣的组合拳打出来的效果。

第一个原因,也是最硬核的,就是产品本身确实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老款的问界M7虽然也挂着华为的牌子,但市场上总有一些声音,觉得它底子有点弱,像是拿一个比较普通的车型改造过来的,不够高级。

华为这次显然是把这些批评都听进去了,下了血本。

他们自己说,为了改造这款新M7,足足砸了5个亿。

这钱花得值不值呢?

从产品来看,确实花在了刀刃上。

首先是安全,这是所有家庭买车最看重的一点。

新款M7重新设计了车身结构,用了更多更硬的钢材和更轻的铝合金,把车身的骨架做得特别结实,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更“抗造”了,安全性大大提升。

其次是智能化,这可是华为的看家本领。

新车搭载了最新的HUAWEI ADS 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这套系统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不怎么依赖高精地图,在全国大部分城市和乡镇的路上都能用,能帮你自动开车,大大减轻了长途驾驶的疲劳。

车里的鸿蒙智能座舱就更不用说了,用起来就跟我们手里的华为高端手机一样流畅,各种软件应用非常丰富,还能和你的手机、手表无缝连接,这种体验是很多传统汽车给不了的。

可以说,新款M7把安全、智能这两块长板做得更长了,而且价格定在了24.98万起,比很多人预期的要便宜不少,一下子就有了“物超所值”的感觉。

第二个原因,就是“华为”这两个字现在所带有的巨大品牌光环和信任感。

在经历了前几年的打压之后,华为凭借自身的努力,特别是Mate 60 Pro手机的强势回归,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科技品牌,更带上了一种民族情感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象征。

这种情感是会传递的。

余承东激动宣布,问界M7卖爆了,6小时小订破13万-有驾

很多人信赖华为的技术,用着华为的手机,觉得质量好、技术硬,那么当华为深度参与造一辆车的时候,大家很自然地就会把这份信任转移到汽车上。

而且,华为把问界汽车直接摆进了全国上千家华为门店里销售,你想想看,你去商场逛街,本来是想买个手机,结果旁边就停着一辆科技感十足的汽车,你可以随时上去坐一坐,体验一下,销售人员还能给你详细讲解。

这种深入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销售网络,是很多新造车品牌比不了的,它极大地降低了普通消费者接触和了解这款车的门槛。

第三个原因,就是华为非常懂得如何做营销,特别是余承东这个“大嘴”的个人魅力。

他说话直来直去,虽然有时候听起来有点夸张,但总能用最简单、最有力的话把产品的亮点喊出来,比如“遥遥领先”,已经成了网络热词。

这种宣传方式,虽然不一定每个人都喜欢,但传播效果确实好,能迅速抓住大家的注意力,制造出足够的话题。

在新车发布前后,网上关于这款车的各种评测、介绍铺天盖地,把人们的期待值一点点拉高。

等到价格一公布,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价格,就像是点燃了火药桶,瞬间引爆了大家的购买热情。

当然,这13万的意向订单,对问界和华为来说,既是巨大的成功,也是前所未有的考验。

这就好比一家小饭馆,突然因为味道好火遍全网,门口一下子排起了几百米的长队。

这时候,后厨能不能保证每一道菜都和原来一样好吃,上菜速度能不能跟得上,就成了最大的问题。

对于问界来说也是一样,这么多订单涌进来,工厂的生产线能不能跟上?

零部件供应商能不能及时供货?

最重要的是,在快速生产的同时,能不能保证每一辆车的质量都过关?

这些都是摆在他们面前实实在在的难题。

汽车制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导致交付延迟。

而对于下了“小订”的消费者来说,他们的耐心是有限的,如果等了好几个月都提不到车,当初那股新鲜劲儿和热情可能就慢慢消退了,最后很可能就会退掉订单,转头去买别的车了。

所以,如何把这13万份滚烫的期待,稳稳当当地变成13万个满意的车主,才是问界接下来要面对的真正大考,也是决定这次“卖爆了”究竟是昙花一现的狂欢,还是一个新王者崛起的序章。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