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几个,咱就是说,丰田是不是对“改款”这俩字儿有啥误解?
工信部那张新款一汽丰田bZ4X的申报图,我翻来覆去看了能有八百遍,看完就一个感觉:嗯,手术很成功,病人……好像还是那个病人。
这事儿特逗。
就好像你家楼下开了二十年的国营馆子,菜齁咸,服务员爱答不理,但就是仗着“老字号”硬撑。
突然有一天,老板把它重新装修了,换了套特潮的桌椅,门口还弄了俩霓虹灯。
你满心欢喜地走进去,点了一盘鱼香肉丝,一尝,得,还是那个味儿。
你说你这气儿往哪儿撒?
说回这台新款丰田bZ4X,它给我的就是这种感觉。
前脸,确实精神了。
之前那个蔫头耷脑的样子,活像个被老板连续PUA了一宿的打工仔,看着都替它累。
现在换上这套C字形的“媚眼”,眼神一下子就犀利了,带了点儿机甲风,总算跟上了新能源汽车设计的末班车。
这整容手术,我给打8分,起码看上去不像上个世代的产物了,开出去见人,不丢份儿。
可也就到此为止了。
你顺着A柱往后看,嘿,全是老熟人。
那个侧面,那个屁股,跟现款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连尺寸都懒得给你动一毫米,长宽高4690/1860/1650mm,轴距2850mm,数据都能背下来了。
这操作,说好听点叫“传承经典”,说难听点,不就是糊弄事儿吗?
丰田这帮工程师,估计是拿着圆规,在前脸上画了个圈,说:“就改这儿,改完下班。”
这背后藏着的那股子劲儿,太“丰田”了。
一种深入骨髓的保守和精明。
他们好像觉得,消费者都是金鱼,只有七秒钟的记忆,只要把门面收拾利索了,里子是什么样,没人关心。
但凡在网上冲过浪的都知道,bZ4X这车,当初是怎么把自己的口碑玩儿崩的。
那不是设计的问题,那是骨子里的问题!
续航达成率堪比A股指数,一到冬天直接给你腰斩;充电速度慢得能让你跟充电桩拜把子;车机系统,那玩意儿能叫系统吗?
说是老人机都抬举它了,卡得像是在用2G网上冲浪。
这些要命的短板,你指望一次“拉皮手术”就能解决?
做梦呢。
申报信息里,关于三电系统,就一句轻飘飘的“电机最大功率163kW”。
这数字,熟不熟?
不就是现款四驱版的前电机功率么。
搁到现在这个神仙打架的市场,国内一众新势力动不动就给你干个零百三秒俱乐部,你这动力水平,也就够买个菜。
想跟人飙一下,估计连人家的尾灯都看不着。
有时候我真想撬开丰田高管的脑袋看看,里面到底装的是什么。
是还在怀念当年靠着卡罗拉和凯美瑞就能躺着数钱的好日子?
还是真的觉得,凭着一个“开不坏”的旧名头,就能在电动化时代继续当老大?
醒醒啊,大人,时代变了!
诺基亚当年倒下的时候,手机质量不好吗?
好得很,能砸核桃。
可它为什么没了?
因为它不懂,用户想要的,已经不是一个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砖头了。
汽车也一样。
当比亚迪把价格打到十万块以内,当蔚来的换电站铺满高速,当理想把冰箱彩电大沙发搬进车里,你丰田还在那儿纠结一个按键的手感,有意义吗?
这不是造车理念的冲突,这是两个时代的代沟。
新款bZ4X这次申报,在我看来,就是丰田这位固执的“老父亲”,在被市场这个“叛逆儿子”气得半死之后,一次极其不情愿的妥协。
它换了件年轻人喜欢的夹克(前脸),但里面的秋衣秋裤(三电、车机),还是几十年前的旧款式。
它想证明自己还没老,还能跟得上潮流,但每一个动作,都透着一股力不从心和茫然。
那么,问题来了,这台换了张脸的bZ4X,还有救吗?
我话说得难听点,悬。
除非,它在价格上给我们来个“史诗级”的惊喜,直接把自己当成“杂牌”来卖,或许还能从比亚迪嘴里抢点残羹冷饭。
要是还端着那个“合资老大”的架子,那最终的结局,恐怕也只能是在4S店的角落里默默吃灰。
所以啊,家人们,这台“新瓶装旧酒”的bZ4X,要是真上市了,你会为丰田的这份“诚意”买单吗?
还是跟我一样,选择默默点上一首《凉凉》送给它?
评论区唠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