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来,吉利帝豪的销量真的是一路掉头,从2020年的21.15万辆,到2023年跌到差不多14万辆,中间还有点挣扎,但整体趋势很明显。
2020年那么火,销量突破20万,毕竟那会,用性价比这词还能描述得有点意思。到2022年,销量就急剧缩水到13.68万,掉了快一半,主要原因嘛,新能源的崛起让传统燃油车压力巨大。特别是那批老款的帝豪,市场上开始显得有点闷。 你说的对,硬件配置其实还不错,变速箱挺耐用的,空间宽敞,这些一看就知道是实用派。但问题在于,价格也逐渐走高,尤其是在竞争对手,比如A+级别的车型压得很紧的情况下,帝豪变得贵了点。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单纯从数字看,2023年前9个月,销量8.83万,同比下降23.8%。你说这个比例大不大?我觉得对于传统燃油车的市场份额来说,算挺明显的,说明消费者明显在往新能源转,尤其是那些更年轻、更看重科技感的用户。
说到新能源,最近吉利发布的全新帝豪预售价6.89万元起,和星耀6一样,价格挺实在的,但反而让人觉得售价偏高。你知道的,现在很多车企都在挟走潜在客户的预算,价格一上来,消费者就开始精打细算。全新帝豪空间升级了不少,长宽高由之前车型的尺寸增加,特别是轴距提升105毫米,我记得这款车长达4815毫米,比起老款多了不少,空间感真的可以媲美中型车。我挺喜欢这个策略——你把尺寸做大,空间增强,价格还能相对亲民。但问题在于,这空间第一,谁会真的买它?现在很多厂商都瞄准年轻家庭,想凭空间赢人气。
看了官方资料,我觉得全新帝豪最大的亮点还是性价比。它搭载的Flyme Auto智能座舱,支持FOTA升级,基本上让车子一直跟上节点。不用担心修修补补成为烦恼。而且它标配L2辅助驾驶,不算黑科技中的顶级,但功能够用,反正我是觉得,既然买个家用车,能用得舒服就行。
说实话,我也有点质疑。毕竟新车价格一公布,很多人会心里嘀咕——贵不贵?是不是被捡便宜了?这个问题听多了。今年,吉利整体的策略似乎偏向配置升级但价格更实惠。但实际上,像宽度超过雅阁凯美瑞这样,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尤其对比那些传统合资品牌),毕竟国产车越做越豪,空间也越做越大。
你觉得,之后帝豪还会迎来什么样的变化?是不是要彻底切割旧款,走新技术+空间这条路?还是说,消费者能接受它贵一点的价格,主要是因为真香的空间体验?唉,我自己也在想,未来的市场会不会变成中型车的天下,A级车已经没市场了。
对了,一个小细节我还注意到,你知道这次预售价其实挺折腾人的,出售价格原本就不便宜,现在还缩减了空间,配置升级,为啥反而觉得价格变好像变了点味?这是我猜的,没细想过。
作为一名行业内部的人,我也知道供应链、研发流程其实没有那么简单。换做平常,想象一下:你买一台车,就是在供应链上找最便宜的零件,然后拼拼凑凑。人家吉利的供应商也在拼命降低成本,保证品质,但这也带来油水不均的问题,比如原材料涨价或者某个零件出现品质波动。你知道日产的传闻,不是也曾爆出零件不合格吗?相信我,整条产业链上,鱼龙混杂,能达到完善的标准的,少之又少。
这不禁让我怀疑,既然全新帝豪空间像中型车,有那么多内在价值,那为什么它的实际落地价还要和一些同价位的A级车一样,甚至更贵一丢丢?是不是,所谓的空间大、配置高的价值要多几年后才能真正释放?或者说,我们还是惯用价格来衡量好不好用?
说到这,和朋友聊天时,他说了一句:我觉得,现在买车最值的其实就是用心设计的空间,以及能一直用的成熟变速箱。他还补充说,修理工一般看车的第一点就是动力匹配和变速箱,这些过去几年哪怕是国产车都追求耐用。
汽车市场早就变了。你别看帝豪这个价位,很多同门兄弟其实依旧在原地打转。比如曾经的象征——合资的老牌车子,动辄十几万,但开起来油水、动力、空间都还差点火候。反倒是国产最新款,空间大得令人觉得真是抢占市场的利器。不过我也觉得,生产出来的这套车身尺寸,不光是给家庭用的,也就是说,一辆车拉个4口,坐得心里有底,才能跟中型工具车差不多。
这段先按下不表(这句话提醒自己不要扯太远),但消费者最终还是会下场问:你这车能不能值这个价?或者,你的空间够不够用?这些都得看具体用车惯和预期价值。
我还在想,下一步呢?要不要等新车上市以后,去看看实际的体验 比如:座椅舒服不舒服、空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在,还是只在参数里说,我估计到时候,真去试驾才知道。毕竟,打算买这辆车,不光是看官方数据。
哎呀,吉利能在这个价位做出一辆空间超过雅阁凯美瑞、配置丰富的车,确实是一件挺值得琢磨的事情。只是不知道,打算换车的朋友们,是不是都在等价钱再谈一谈?你会不会也藏了个心思,想要再等一年,看看行情?
这些空洞的话题,可能还要更细腻一点。但这不就是汽车行业的常态嘛,不是你说我说,而是你用我的车,感受它的每一块肉。帝豪还能走多远?谁知道呢。这辆车,空场里它自己静静站着,可它背后的故事和变革却没完没了。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