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外地游客违停只贴提醒单不处罚?当地:属实!
外地车牌违停收"祝福罚单"!交警证实柔性执法新规
这个"五一"假期,陕西榆林交警给违停车辆贴的不是罚单而是祝福卡。不少游客发现,自己车窗上的《违法停车告知单》竟写着"本次不予处罚",落款处还带着节日祝福。交警部门证实:对外地车辆首次违停仅作提醒,但本地车主可别想钻空子!
一、柔性执法现场直击
5月1日下午3点,榆林老城区的鼓楼街上,三辆挂着沪牌的SUV斜插在非机动车道。巡逻交警没有开罚单,而是掏出手机挨个给车主打电话:"师傅,景点停车场还有空位,我给您发定位?"
据执勤民警透露,他们配备了便携挪车器,遇到堵路的违停车,20秒就能把车推到安全区域。有河北游客拍到暖心画面:两名交警帮八旬老人把误入单行道的电动车抬出路口,警服后背汗湿了一大片。
二、本地外地区别对待
交警二大队值班室电话记录显示,假期前三天共处理327起违停,其中291辆外地车接到的是"祝福单"。但本地车主王先生就没这么幸运——他把皮卡停在消防通道睡觉,车被拖走时还穿着拖鞋追了半条街。
"我们给所有车主都打过电话。"交警负责人拿着通话记录解释,"外地游客可能不熟路,但本地车主登记电话24小时畅通。"数据显示,本地车辆平均挪车时间仅8分钟,比去年缩短40%。
三、执法背后的城市算盘
这种"看车牌下菜碟"的操作引发热议。有市民在政务平台留言:"凭什么外地人违停不罚?"官方回复亮出数据:去年国庆严查外地车,导致30%游客提前离城,周边商户营业额暴跌45%。
重庆荣昌的案例更直白——自从宣布"马路牙子随便停",五一游客量同比激增210%。不过榆林交警强调,医院、学校等重点路段绝不放水,电子警察照样抓拍鸣笛、加塞等行为。
四、柔性执法的边界争议
法律界人士指出,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三条,对妨碍交通的违停车辆"可以指出违法行为,并予以口头警告,令其立即驶离"。这意味着首次提醒完全合法,但连续三次收到"祝福单"还乱停的,12分可能说没就没。
在榆林开民宿的李老板道出实情:"现在导航App能显示剩余车位,真要乱停的多数是嫌走路麻烦。"他家的住客今年收到提醒单后,90%都会主动道歉并规范停车。
五、全国跟风预警
随着"特种兵式旅游"兴起,更多城市可能加入柔性执法队伍。苏州已在拙政园周边试点"十分钟容错期",武汉江汉路推出"代客泊车"服务。但交警提醒:遇到这两种情况照罚不误——停在黄色网格线上,或把车扔在路口人跑了。
看着挡风玻璃上的祝福单,北京游客张女士说了句大实话:"收到这么有人情味的提醒,下次真不好意思再乱停了。"这话或许道破了柔性执法的真谛:比罚款更有力的,永远是人心里的那杆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