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行业里热闹了,宝马宣布了新一代纯电轿跑SUV——iX4的消息。拍到的谍照一看,轮廓挺熟悉的:掀背式车顶,运动感十足,感觉和特斯拉Model Y挺像的。这事儿也挺合理——宝马把燃油版的X4在月底宣布停产,不会再补燃油车,直接切入纯电时代。可这,又不是说它要完全丢掉传统路线,反倒是新的开始,用电动车写下一段新故事。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x4在燃油年代凭借操控和燃油经济性,算是宝马里比较热血的一款SUV。现在变成纯电,咱们就得找个比喻:就像换了个新引擎一样,原来的车架还在,只不过心脏变成了电机。但这次,宝马似乎更看中了动感和运动的基因——毕竟,外形设计都已妥妥地用上跑车模样。
说到设计,曝光的谍照里,iX4的后背溜背线条流畅得狠,就像一只跃出水面的鱼。前脸部分,预计会沿用iX3的调调,大灯、格栅都很宝马范儿——那些设计语言见过不少,辨识度还是高的。至少我觉得,宝马能在这么快的时间里保持家族特征,是个优点。日常路上看到那大灯,特有冲击力,像个看门狗。但细看,若仔细对比同级别竞争对手,比如奥迪Q4 e-tron Sportback、蔚来的EC6,差别其实不明显,主要还是品牌DNA能凸显出来。
关于尺寸,官方还没有公布具体数据,但估算出来,iX4可能会比iX3长点(今车大概4783mm),轴距差不多还是2898mm。这样一来,空间不会比现款大太多,但风阻可能还会更低,0.24Cd的参数我猜是有可能的——风阻的影响挺大,续航这块,能降低一些油耗,手里这估算的心算,就是百公里电耗能下降,续航多了点。
内饰方面,基本搭载和iX3同款,贯穿式的大屏,17.9英寸中控椅,科技感拉满。搭载全新Operating System X,反应真不错,操作体验新颖。唯一小担心的是,溜背造型可能会压缩点后排的头部空间——不过日常用着够用就行。这也让我想起前几天和朋友聊天,他说:宝马车后排是真的够用,但空间感觉比我预想的小点。你们有没有觉得,纯电汽车大都这样,车身长了,空间压力还是得考虑。
动力上,iX4会沿用iX3的电机配置,入门版本可能会是后驱单电机(大概180马力到200马力左右),高端版本会是双电机四驱,综合功率能达到463马力,有点跑车的骚操作味道。至于亲妈版,估计续航会在估算的460公里左右(估算不一定准),但对于日常用车,已经够了。未来或者还会出M版本,追求极致操控的狂人们,估计得打盹了。
哦对,有个细节——我刚才翻了下相册,看到一组设计图,车尾纤细的尾灯,两个灯组很靠近,车牌被挪到保险杠下,整体感觉比X4更简洁,也多了点雕塑感。这些细节都透露着宝马的用心——要让纯电的运动感觉和豪华感兼得。
你问我,这个车和特斯拉Y竞争激烈吗?当然。可宝马的品牌影响力和工艺口碑,还是有差别的。虽然Model Y可能用料稍微心大点,但配置和续航上,宝马能在某一细节拉开差距。再者,宝马现在有Neue Klasse的平台支持,技术上追赶的脚步比我预想得快——甚至我猜测,未来宝马还会推出尺寸更大的iX6,形成家族矩阵。
不过啊,目标还是价格和市场接受度——宝马的纯电车,价格会不会比Model Y贵点?可能吧,毕竟品牌调性不同——但要是续航和操控能打硬仗,对一些喜欢会玩的消费者来说,值不值得,关键还得看后续的实际体验。
说到体验,一方面觉得:这车肯定挺好看的。另一方面,也在琢磨:电池包怎么布局,能不能像油车一样耐操。尤其是供应链这块,嗯,弹性其实挺重要的。去年,我去工厂看看,发现宝马用的供应商都挺靠谱,但供应链一旦出了点状况,价格就会飙升。电池成本现在还在估算2-3万一度电的范围内,未来节省一点线控技术,可能也能让续航更有优势。
(这段先按下不表)供应链的博弈就像拼拼图。一环扣一环,如果某芯片供不上货,再好的设计都白扯。你们觉得,未来电动车的核心竞争点除了续航和空间外,还会是什么?我一直觉得技术的细节才是关键。
说回来,宝马这次的动作,其实也让我想起早年的一些巧思。宝马向来不喜欢跟随风,懂得在哪里做减法,也知道什么时候攻坚。我猜,iX4很多地方的设计,都是在市场反应和自己技术互相拉锯中逐渐形成的。
总归一句,接下来关注点除了它的实际表现以外,还要看看它的性价比。毕竟,豪华品牌的电动车,要的不只是面子,更是实际用车的体验。这个市场里,想吃掉Model Y的份额,除了价格,还得有独特的软实力。
嗯……有时候我真在想,制造电动车是不是在玩一场长跑游戏?它的未来会不会是快跑+细水长流?还是,某天某款新科技突然爆发,把竞争格局都打乱?这个你怎么看?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