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车圈这潭水又被小鹏给搅浑了。
预售价35万起,小鹏X9增程版,这价格一出来,我仿佛听到了隔壁理想和腾势倒吸一口凉气的声音。
要知道,这哥们儿的纯电版起步价可是35.98万,增程版反而便宜了,这是什么操作?
小鹏这是不打算按套路出牌,直接掀桌子了。
想当初,小鹏可是把“纯电”两个字刻在脑门上的“钢铁直男”,一副“增程都是过渡,纯电才是未来”的傲娇模样。
结果呢?
现实的巴掌总是来得又快又响。
看看自家纯电MPV小鹏X9那点可怜的销量,一个月卖不到一千台,再瞅瞅隔壁腾势D9 DM-i和岚图梦想家PHEV卖得风生水起,何小鹏估计也是彻夜难眠。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圣诞老人,只有冰冷的KPI,一切都得自己亲手去拼。
所以,这台增程版X9,与其说是新产品,不如说是小鹏递上的一封“投降书”,一封向市场,向续航焦虑,向真金白银低头的“投降书”。
但这封“投降书”写得可一点都不怂,甚至带着点挑衅的意味。
你以为他搞增程是技术不行了?
恰恰相反,他把压箱底的宝贝都掏出来了。
“鲲鹏超级增程”系统,配上一个800V高压架构,这在增程车里可是蝎子拉屎——独一份。
别人还在为充电速度扯皮的时候,小鹏直接把纯电车型的看家本领移植了过来,支持5C快充,意思就是,哪怕你当纯电车开,补能速度也快得离谱。
最要命的是那个63.3千瓦时的电池组,硬生生把纯电续航干到了452公里(CLTC工况)。
这是什么概念?
很多入门级纯电小车都跑不到这个数。
小鹏这是在赤裸裸地告诉所有潜在买家:“兄弟,别焦虑了,我这车平时上下班通勤,你完全可以当一台纯电爹来伺候,偶尔出个远门,我还有个1.5T的‘充电宝’给你兜底,综合续航1602公里,够你从北京开到广州了吧?”
这招太狠了,直接打在了用户的七寸上,把增程车“能加油”的优势和纯电车“用电省”的优势捏在了一起,还顺手解决了充电慢的痛点。
当然,光有技术还不够,得看脸。
小鹏X9增程版的外观基本没动刀,还是那个极具未来感的“星舰”造型,只是前脸取消了蜂窝格栅,换成了更简洁的梯形设计,内置了主动进气格栅。
这改动,懂的人都懂,增程器需要散热嘛。
侧面依旧是那个硬朗科幻的风格,悬浮式车顶配上电动侧滑门,仪式感拉满。
说实话,在MPV这个普遍油腻的圈子里,小鹏X9的设计绝对算是一股清流,至少它看起来不像个专职司机开的车。
坐进车里,那股熟悉的“小鹏味儿”扑面而来。
环抱式座舱,悬浮式大屏,高通8295芯片,AR-HUD抬头显示……你能想到的智能配置,它基本都给你配齐了。
尤其是那个2+2+3的座椅布局,第二排的独立航空座椅就不说了,常规操作。
关键是第三排,支持一键电动翻折放倒,能形成一个纯平的巨大空间,这实用性,简直就是为中国家庭量身定做的“移动大平层”。
偶尔拉个货、搬个家,或者干脆铺上垫子当个露营床车,想象空间一下就打开了。
现在,问题来了。
武装到牙齿的小鹏X9增程版,真的能杀出重围吗?
别忘了,它要面对的都是些什么狠角色。
丰田赛那,合资MPV的常青树,口碑摆在那;别克GL8,商务接待的代名词,地位难以撼动;腾势D9,比亚迪技术加持下的销量猛兽,已经坐稳了头把交椅。
小鹏X9想从这些大佬嘴里抢食,光靠技术和设计还不够,价格才是最锋利的武器。
35万的预售价,无疑是小鹏扔下的一颗重磅炸弹。
这个价格,比腾势D9 DM-i的顶配还便宜,配置上却可能更有优势,尤其是在智能化和驾驶辅助方面。
小鹏这是典型的“田忌赛马”策略,用自己的长处去攻击对手的短板。
它赌的就是,总有一群人,既想要MPV的大空间和实用性,又无法忍受传统MPV的油腻和老气;既享受纯电的静谧和低成本,又被续航焦虑死死拿捏。
所以,小鹏X9增程版的出现,更像是一次精准的手术刀式切割,它切开的,是传统MPV和新能源MPV之间的模糊地带。
它不再纠结于“纯电”或“增程”的身份认同,而是把选择权彻底交还给消费者。
这步棋,走得清醒,也走得无奈。
但对于在泥潭里摸爬滚打了许久的小鹏来说,能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至于能不能搅动MPV市场的风云,咱们就搬好小板凳,拭目以待吧,这场好戏,才刚刚开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