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一辆车顶可以画出星空,究竟是车企作秀,还是确实让人看到了点什么人类的浪漫?劳斯莱斯这次搞的这个库里南Cosmos,据说全球就这么一辆,连车顶上的星光都得一个个手工画。所以问题就来了,一辆车到底能被赋予多少意义?它除了能把我们从A点运到B点,还能给我们造个头顶的银河、让我们坐在时速120公里的太空舱里做梦?
现在只要说起劳斯莱斯,大家脑海里浮现的不是“车”,而是“炫富”,或者说“高端定制”。但这次他们从迪拜那边搞来了灵感,非要叫“Cosmos”,还专门用银河做主题,你说他们是借人类的想象力卖车,还是本身就带着点艺术家的自恋?反正用160小时,一个艺术家拿着三种颜色的颜料,慢慢悠悠一颗颗把银河画上去,确实是慢工细活,但最后还是落到一个——一辆车独一无二,只属于那一个主人的逻辑。
说句实话,大多数人对超豪车的稀缺性没啥感觉,看到这种你买不起但人家偏要显摆的东西,往往本能是“又来了,又折腾新花样”。但劳斯莱斯为什么每次都能用“独一份”收割一众土豪?你仔细看,除了机械上的牛逼,玩到最后其实都是在贩卖“稀有”、“专属”这些没法量化的东西。比如那块车门踏板,有“one of one”标识,这就是个标签,本质上不是车本身有多独特,而是让人觉得“我跟别人不一样”。
那么,这种独特,或者说所谓定制梦,到底能让人爽多久?你想想,全世界那么多钱,人们花了几千万买一个别人都没见过的车顶,是不是有点像小时候把玩具藏起来不让别人碰?但车企的高明就在于,它没让你光藏着,还要让你开出去给人看。自带灯光的欢庆女神立标,23寸轮毂,白得跟珍珠一样的车漆,《银河》顶,这些全是为“存在感”而生,为“看见”而设计。
说到这里就得问,难道拥有一份星空顶,坐在真皮座椅上,手握方向盘的一刻,真的比同价位的油画、雕塑或者别墅更让人满足吗?凡事要问个为什么,有多少人是因为“想拥有宇宙”而买这辆车?又有多少人不过是为了在社交圈里增加些脚注?其实说到底,意义归根到底是自己赋予的,只不过金钱能帮你把稀有、独特变成现成的商品。
再来说说“艺术”。其实现在很多高端品牌都在跟艺术家、设计师合作,搞些特别版、联名款,日常物件突然变成带艺术标签的奢侈品。劳斯莱斯这次直接从车顶下手,那种手绘银河的感觉,比起以往天花板上的“氛围灯”,确实拉出来点“手工的温度”,但归根结底,它还是得服从汽车产品的“功能设计”。你能说这就是艺术品吗?也许吧,但更像“高端工艺和工业制造的结合体”;至于有多少“灵魂”,全看持有者愿意赋予。
“宇宙”其实是个挺玄的词。其实你再回头看,汽车一直在强调速度、力量,现在到了天价定制阶段,慢慢开始向诗意、哲学靠拢——我给你个宇宙主题,让你心里荡漾一些“探索未知”的故事。可最后也只是用V12发动机托着一幅银河,马力和扭矩还是那么实在。看底盘数据,顶级动力总成,其实凡是买得起的人,都不会在乎那几个马力的提升,再怎么说也就是“车能跑得更快,顺便不丢掉逼格”。
值得玩味的是,每次这种重磅定制,劳斯莱斯都会拉出来和同类对比一下。说到去年年底那个Mansory改装版,什么720马力、1050牛米扭矩,你以为这就是旗舰了吗?结果劳斯莱斯告诉你,Cosmos不是靠性能,是靠“艺术和灵魂”。其实这只是移情换位,当机械美学和艺术的标签相碰撞,我们在消费的是故事和梦想,还是在补偿现实里缺的安全感和优越感?
再扯一句,迪拜定制这四个字现在本身就是社交货币。你说同样的劳斯莱斯,在英国工厂出来也许就是“老钱味”,但一沾上中东的私人定制团队,立刻变成“王者定制”、“亿万富翁的象征”。这本身告诉我们,今天的豪车已经不是机械和工业的产品,而是文化和身份的容器——你想要什么故事,就能给你产出什么故事。
回头想,人和车的关系其实很微妙。过去汽车是工具,是用来解决“距离”。现在是身份的延伸,是自我表达,是一种虚构的“宇宙中心”。Cosmos车内那一抹查尔斯蓝、那一丝格蕾丝白,再配上星空的头顶,坐在里面的人,可能暂时忘了自己其实还在地球上排队等红灯。也许他短暂以为自己就是银河唯一的征服者,这就是现代消费社会的妙处——每个人都可以买一段梦,不管现实够不够支撑。
我一直在想,我们到底是在买车,还是在买“意义”?这个意义,既有“我比别人还能花钱”的优越感,也有“我能买下宇宙一角”的想象。劳斯莱斯做的事,其实就是把梦想工业化,他们把那些虚无缥缈的情感变成可以产生交易的商品。你买的不只是4个轮子、V12发动机,而是“全球独一份”,是“160小时的人工”,是“艺术家签名”,是“迪拜定制”,是“顶级身份的入场券”。
但有些东西,是不能用钱买来的。你再牛,都不可能真的把宇宙装进座舱;你再有钱,也不会因为顶级定制而真的离天更近。但人们还是愿意为了虚构与真实的那一点点距离,去花上千万买一个头顶银河。大概,人这辈子,最值钱的是那种对美和稀缺的渴望,而不是物件本身。
看到劳斯莱斯Cosmos这样的车,你会发现,所谓“极致定制”现在已经变成了一种话语权。谁拥有了世界上唯一一辆银河车顶,就拥有了一种没人能复刻的身份。人们愿意为自己买下一段只能自己享有的浪漫,这种情感其实很普通,但也很高级——因为你得有足够的钱才能买到,没钱你连星空都只能仰望。
但最后还是要落地,咱们多数人都只是围观,连劳斯莱斯的门都进不去。可这种车企和艺术的碰撞,其实也算是给“车”赋予了新的意义:车不再只是载体,车也能是故事、是梦想。以后是不是还会有更奇葩的定制?比如火星主题、宇宙飞船版、黑洞涂装,说不定哪天还会设计个“时间隧道座椅”。但归根到底,消费的尽头还是情感和故事——不管科技怎么发展,最终还是靠谁会讲故事,谁能让你相信,你手里的是“与众不同”。
有时候会觉得这种事挺荒诞,毕竟我们也只是漫游在自己小小的宇宙里。但有钱人永远有更大消费空间,只要他们愿意为一个“独一无二”买单,企业就无所不能。人类和宇宙的距离,可能比你想得要远,但一辆车、一段梦、一次出发,却能拉近一点想象的距离。至于车顶上的银河,是不是更美,谁看见了,谁的心跳就比别人快那么一秒,大概早不是车本身能解释的了。
你说,定义特殊、极致稀缺、艺术赋能、身份象征、私人专属,这些标签加在一起,就能让一辆库里南Cosmos变成空间里最不一样的存在。买得起的人坐在里面,买不起的人瞅一眼,车轮滚滚终归路上,星空却永远只在头顶。人间事,总是一边仰望,一边赶路。有一天,也许你会突然明白,所谓宇宙不过是头顶银河,脚下尘埃;所谓稀有,不过是用钱堆出来的故事;而所谓意义,不过就是这一路上你想给自己找的理由。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