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上次陪朋友去4S店看车,销售指着发动机舱说“我们这是全铝发动机,比那些铸铁的强多了”,朋友一听就心动了,转头问绵“铸铁的真就不行吗”,其实绵当时就想,这事真不是“非黑即白”的,以前路上跑的车,好多都是铸铁发动机,比如早年的捷达、桑塔纳,开十几年都没啥大毛病,怎么现在就没人提了?
今个绵就好好跟大伙唠唠,为啥现在车企都爱用铝发动机,不是铸铁不行了,是“世道”变了。
首先得说个大背景,现在不管是我国还是其他国家,都在抓“节能减排”这事,尤其我国出台的国六排放标准,比以前严了不少,车企要是达不到,车根本卖不出去。那节能减排跟发动机材质有啥关系?很简单,铝比铸铁轻。
据行业里的数据,同排量的情况下,全铝发动机比铸铁发动机能轻个20公斤左右,别小看这20公斤,整车重量每减少10%,油耗就能降低6%到8%。举个栗子,一辆家用车百公里油耗8升,换成铝发动机后,百公里可能就降到7.5升以内了,一年开1万公里,就能省50升油,按现在油价算,差不多能省300多块,积少成多,对普通家庭来说不算小数目。
有人可能会说“轻是轻了,但铝没铸铁结实,发动机天天高温高压的,铝扛得住吗”,这话放十年前可能没毛病,但现在技术早跟上了。以前全铝发动机确实有个问题,铝的气缸壁耐磨性差,活塞在里面来回动,时间长了容易磨损,而且燃烧产生的水还会跟铝反应,搞不好就腐蚀了。
但现在车企有办法,会在铝缸体里嵌一层铸铁缸套,就像给铝缸体穿了件“铁衣服”,活塞直接跟铸铁缸套接触,既解决了磨损问题,又保留了铝的轻量化优势。比如大众的EA211发动机,还有比亚迪的1.5T发动机,都是这么做的,绵身边有开这些车的朋友,开了五六年,发动机也没出过啥问题。
再说说用户需求的变化,以前大家买车,讲究“开不坏”,一辆车能开十年八年,甚至传代时候铸铁发动机的耐用性就特别吃香,毕竟铸铁耐高温、耐高压,就算天天跑长途、拉点重东西,也不容易出故障。
但现在不一样了,年轻人换车周期越来越短,一般五六年就会考虑换车,铸铁发动机那种“能开二十年”的优势,根本没机会体现出来。反而大家更看重油耗、动力响应这些,铝发动机散热好,能让发动机始终在合适的温度下工作,动力输出更稳定,市区里频繁启停也不容易积碳,这对家用车来说太重要了。
还有制造端的原因,铝比铸铁更容易加工。铝的熔点比铸铁低,铸造的时候能耗更少,而且铝的质地软,用CNC机床加工的时候,精度更容易控制,误差能做到0.01毫米以内。反观铸铁,硬度高,加工的时候又费刀又费电,成本反而更高。
现在车企都在搞规模化生产,能省一点成本就是赚一点,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兴起后,发动机结构越来越简化,需要集成更多零件,铝的可塑性强,更容易做成复杂的形状,比如集成式缸盖、集成式排气歧管,零件少了,发动机体积也小了,能给车内腾出更多空间,放电池或者储物都方便。
不过绵也不是说铸铁发动机就彻底淘汰了,在一些特殊场景里,铸铁还是有优势的。比如高性能车、柴油货车,这些车需要更强的动力和更高的抗压能力,铸铁就比铝更合适。像福特的猛禽柴油版,用的就是铸铁发动机,能承受更高的涡轮压力,动力输出更猛,拉重物、越野都没问题。
另外,我国的资源情况也有影响。我国铝土矿储量虽然不如铁矿多,但铝的回收利用率特别高,能达到90%以上,而铸铁的回收率大概在70%左右。现在国家提倡“循环经济”,鼓励资源回收利用,车企用铝发动机,报废后铝缸体能重新熔炼再利用,既环保又能降低原材料成本。
可能还有人会纠结“全铝发动机比铸铁的贵,买车的时候是不是得多花钱”,其实现在差距已经很小了。以前全铝发动机技术不成熟,成本高,车价可能会贵个几千块,但现在技术普及了,成本降下来了,同价位的车,基本都标配全铝发动机了。
不过绵得提醒一句,选车的时候别光看发动机材质,还要看整体调校。有些车企的铸铁发动机,通过涡轮增压、可变气门正时这些技术,油耗和动力也能做得很好;有些铝发动机如果调校得不好,也可能出现动力差、油耗高的情况。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