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天籁重磅回归,搭载鸿蒙座舱,经典TEANA尾标重现

最近,汽车圈里有一款车引起了大家不小的关注和讨论,它就是东风日产即将推出的新款天籁。

说起天籁,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可能还是那个“移动大沙发”,主打的就是一个舒适。

但这次的改款,可不是简单地换个保险杠、改个大灯那么简单,它的变化可以说是从里到外,甚至连车尾贴的字母都换了,这背后其实反映了很多有意思的现象和市场变化,值得我们普通消费者好好了解一下。

全新天籁重磅回归,搭载鸿蒙座舱,经典TEANA尾标重现-有驾

咱们先从一个最能勾起老车主回忆的细节说起,那就是车尾的标识。

在这次新款天籁的实车照片上,很多人惊喜地发现,车尾左侧的英文标识从现在的“ALTIMA”换回了我们更熟悉的“TEANA”。

这简简单单六个字母的回归,为什么能让那么多人激动呢?

这就得稍微说说历史了。

在国内,日产天籁、本田雅阁和丰田凯美瑞一直被看作是中级轿车市场上的“日系三剑客”,常年占据销量榜的前列。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天籁这个名字,尤其是它对应的英文“TEANA”,就代表着一种越级的舒适体验和沉稳大气的风格。

那时候的天籁,凭借着它那套柔软得像家里沙发的座椅,赢得了无数家庭用户的青睐。

然而,到了这一代车型上市时,为了和全球市场统一,东风日产把国内的名字也同步成了“ALTIMA”。

虽然车还是那个车,但总感觉少了点味道,那个曾经代表着舒适和豪华的“TEANA”符号消失了,对于很多有情怀的老用户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全新天籁重磅回归,搭载鸿蒙座舱,经典TEANA尾标重现-有驾

所以,这次日产选择在中期改款时把“TEANA”这个名字重新请回来,绝对是一步高明的情感牌。

它不仅是在告诉老朋友们“我回来了”,更是在向市场宣告,天籁要重新找回自己最核心的舒适定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的进化。

接下来要说的,就是这次改款最核心、也是最让人感到惊讶的变化——它搭载了鸿蒙座舱系统。

这件事的意义非同小可。

过去,我们评价一辆合资品牌汽车,可能会说它的发动机技术好、变速箱平顺、底盘扎实,但很少有人会去夸奖它的车机系统。

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合资车的车机智能化水平普遍落后于国产车,界面老旧、反应迟钝、功能单一,基本上就是一个能听收音机和连蓝牙的“高级MP3”。

很多车主上车第一件事就是连接手机CarPlay或者CarLife,把车机屏幕当成手机的延伸。

而这次天籁做了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它没有选择在原有系统上小修小补,而是直接把华为的鸿蒙智能座舱一整套系统搬了进来。

这会带来什么样的体验变化呢?

全新天籁重磅回归,搭载鸿蒙座舱,经典TEANA尾标重现-有驾

我们可以打个比方。

以前的车机就像一部老式的按键手机,功能固定,拓展性很差。

而鸿蒙座舱,则相当于直接把这台车变成了一部以汽车为载体的、性能强大的华为智能终端。

它最大的优势在于“万物互联”和“无缝流转”。

举几个实际的例子:你在家用华为手机看一部电影没看完,上了车,车机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并询问你是否要在大屏幕上继续观看;朋友通过微信发给你一个地址,手机上的导航信息可以一键流转到车机地图上,省去了重新输入的麻烦;甚至在开车回家的路上,你就可以通过车上的屏幕提前打开家里的空调和热水器。

这种把手机、车、智能家居完全打通的生态体验,是以前任何车机系统都无法提供的。

日产作为一家国际汽车巨头,选择全面拥抱中国的鸿蒙系统,这本身就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在汽车智能化这个赛道上,中国技术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并且强大到足以让国际品牌主动来合作。

这不仅让天籁在智能化这个传统短板上瞬间补齐,甚至一举成为了同级别合资车型里的佼佼者,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科技力量的崛起。

为了配得上这套全新的智能“大脑”,天籁在外观和内饰的设计上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全新天籁重磅回归,搭载鸿蒙座舱,经典TEANA尾标重现-有驾

从车头看,它放弃了之前标志性的V字形镀铬格栅,换上了一种类似很多新能源汽车采用的横向断点式格栅,面积更大,看起来更简洁、更有科技感。

中间的日产车标和两侧的灯带还能一起点亮,这在夜晚的辨识度非常高。

车尾也换上了时下最流行的贯穿式尾灯,内部镶嵌着可以发光的“NISSAN”字母,整体设计风格和车头形成了很好的呼应。

可以说,新款天籁的外观,正在努力摆脱过去那种偏向沉稳和商务的印象,向着更年轻、更科技化的方向靠拢,这也是为了迎合当下主流消费群体的审美。

进入车内,最吸引眼球的无疑是那块尺寸达到15.6英寸的悬浮式中控大屏,几乎所有的车辆控制和信息娱乐功能都集成在了里面,配合鸿蒙系统流畅的操作体验,科技感十足。

除了这块大屏,内饰的很多细节也做了优化。

比如,中控台下方增加了一个功率高达50瓦的风冷无线充电面板,这对于手机不离手的现代人来说是个非常实用的配置,充电速度快,还不用担心手机过热。

挡杆的造型也从原来的传统样式,换成了精致小巧的水晶换挡杆,一下子就提升了整个内饰的档次感。

此外,像全景天窗、由17个扬声器组成的HUAWEI SOUND音响系统、256色氛围灯以及日产一直引以为傲的“女王副驾”(带电动腿托和按摩功能)等舒适性配置也都没有缺席。

全新天籁重磅回归,搭载鸿蒙座舱,经典TEANA尾标重现-有驾

这些改变都表明,新款天籁想在保持自己“舒适”传统优势的同时,用科技和精致感来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

当然,在一片革新之中,也有保持不变的地方,那就是动力系统。

新款天籁将继续沿用现款车型上的2.0升自然吸气和2.0升涡轮增压两款发动机,匹配的也依然是CVT无级变速箱。

其中那台2.0T涡轮增压发动机,拥有可变压缩比技术,最大净功率达到了179千瓦,动力性能在同级别中依然是相当出色的。

日产选择不更换动力总成,其实也是一个很现实的考量。

一方面,这套动力系统技术成熟、稳定可靠,市场口碑也不错;另一方面,研发全新的动力总成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和时间。

相比之下,将资源投入到消费者能最直观感受到的外观、内饰和智能化体验的升级上,显然是中期改款性价比最高的做法。

总的来看,这次新款天籁的变化,可以看作是日系传统车企在面对中国市场激烈竞争时,一次非常积极和深刻的自我调整。

它既保留了“TEANA”这个充满情怀的名字和深入人心的舒适基因,又勇敢地拥抱了以鸿蒙系统为代表的中国前沿科技,弥补了自己在智能化方面的不足。

它用实际行动告诉市场,即使是像天籁这样的经典车型,也在努力地跟上时代的步伐,去理解和满足新一代消费者的需求。

这次全面的升级,无疑将大大提升天籁在竞争激烈的中级轿车市场中的产品力,也给它的老对手们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