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慕尼黑车展上,欧洲人不再高傲地围着自己家的“大众宝马”,反而成群结队地跟在中国新能源车展台后头,恨不能把零跑B10的每个角落都摸一遍。这场子,真是翻天了!中国品牌阵仗堪比春运火车站,人头攒动不说,零跑那款B10居然成了全场焦点,一台国产电动车在欧洲市场价格蹭蹭往上窜还卖爆了——咋听着比东北大冷天里吃一口烤红薯还带劲!这热闹,不仅让人心里美滋滋,也让世界汽车圈“头回见”。咱得问一句这一波中国新能源车出口,到底凭什么能让“洋人”心甘情愿掏腰包?国产新势力崛起,到底是昙花一现还是长久霸榜?
其实你说中国品牌以前混国际大车展,基本上是“打酱油”的主儿——别说上镜了,就像是过年去亲戚家串门,只能站角落凑热闹。今年这慕尼黑一瞧,怎么变成“咱家主场”了?零跑展台人里三层外三层,老外甭管是小胡子还是大鼻子,都巴望着亲自试一试国产车。可再一比价,这零跑B10国内9.98万,德国卖2.99万欧(大约25万人民币),足足翻2.5倍,结果还是比大部分同级别车型便宜好几千欧元!你说这事儿邪性不?明明涨价了,还让外国人抢着买。有人问,“中国车是不是低价低质?”人家雷诺Twingo E、达契亚Spring性能一比——电池容量小、屏幕也寒碜,零跑T03又是“黑马担当”。这下好了,大家都懵圈儿了难道国产车要在欧洲翻盘了?
整个慕尼黑车展今年来了百多家中国企业,比去年多了近30%,什么整车、动力电池、辅助驾驶、激光雷达……全产业链一个不落。以前咱们是陪跑,眼下都成了C位选手,谁不说一句“真长脸”?现场的盛况用东北话讲就是“老铁,给他整个大表扬!”尤其零跑B10,一水儿“数字美学”设计,车身线条溜得像川剧变脸,说变就变。德国大爷一边摸中控屏一边感叹大众ID.3贵了不说,空间小屏幕还不如咱们家这个,气人不气人?年轻人更青睐那款Lafa5运动轿跑,无框车门都快让德国小伙心跳加速。至于零跑T03,同级别碾压雷诺达契亚,成了欧洲城市“新晋黑马”。这会儿,欧洲消费者又惊又喜便宜、性能好、配置高,这到底是哪门子买卖?
可事情真有那么简单?你以为咱们国产车在欧洲价格翻倍就是收割“洋冤大头”?未必!抛开表面看“爽快”的成交量,背后可都是门道。首先关税就能把你整懵欧盟对进口纯电动车10%关税直接让成本噌噌地涨——你要说是“割韭菜”,其实人家一层层都给你算计里头了。运输费、保险费再上,每台车多出3-5万块人民币不是事儿。还有认证费,欧洲那些安全测试、排放测试,条条框框一堆,材料都得升级,研发费用也跟着水涨船高。干到最后才发现,卖25万一台零跑B10,实在是“胳膊被拧不过大腿”,还真不是中国车企能随心所欲。更尴尬的是,在欧洲卖得火,服务成本也不能落下,网点得铺、员工得雇,钱花着大气,利润可不一定多。你瞅瞅,大众ID.3比零跑贵不少,功能还不如国产标配,终于明白,有的贵真是“贵得无脑”,有的值那是“值到肉里”了。
反观欧洲市场,虽然零跑成了“当红炸子鸡”,可一旦经济波动、政策调整或竞争对手反扑,小风吹草动就能掀起阵阵波澜。毕竟欧洲车企也不是吃素的,他们要是真决心卷价格、堆配置,零跑这几招能不能打满分,还得画个问号。再瞅老百姓那头,欧洲消费者可聪明着呢——一边点赞中国性价比,另一边不忘端着“用车安全、售后保障、品牌认可”,可不是说变就变。零跑能不能“一路高歌”,还得看后续“操作”。
结果没想到,零跑不仅技术硬,还玩出新花样。你瞅这“全域自研”,电驱、智能座舱、辅助驾驶统统自己来——跟东北大姨自己做豆腐脑一个道理,啥都靠自个。Leapmotor Power电驱系统又小又高效,“省油”都成了老词了,“省电”才是硬道理。宁德时代、欣旺达这些大电池厂也被零跑拉进班子里,电池管理系统玩得贼溜,电池更安全寿命更长。智能座舱那块,14.6英寸屏幕、骁龙8295芯片,啥流畅啥不卡顿统统一步到位。OTA远程升级,说要啥功能就给升级啥,像自家用的智能手机似的,你都得说一句“活见鬼”,这车比不少笔记本电脑还智慧。全域自研还能省钱——T03的电驱系统比买外头的便宜15~20%,欧洲小型车怎么卷都卷不赢这价格。“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你说零跑是不是有点“憨”到家了?但越憨越吃香。
别忘了零跑还跟Stellantis集团牵手成功,真正唱出了“强强联合”的大戏。Stellantis那是全球大“老哥”,标致、雪铁龙、菲亚特啥都管,网点多达6000家,帮零跑一把,铺销网铺服务点铺门店,不用自己一步一步摸黑闯市场。2025年零跑门店直接突破1700家,德国109家年底要冲到120家,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也“遍地开花”。认证那事儿也不是自己闹心,Stellantis技术团队直接给“打辅助”,零跑B10、T03各种欧洲规定都搞定。朱江明放话,以后零跑还要给Stellantis供核心零部件,这车不仅卖进欧洲市场,还要“技术输出欧洲”,这下产业链地位又上来一截。
听着好像零跑大胜仗打得轰轰烈烈,咱们中国新能源车全面开花,实际上,形势没那么荤素不忌。欧洲市场自有一套“规矩”——政策一动,风向就偏,补贴调整、贸易壁垒、零部件供应变动一点就炸。万一欧洲车企联合起来“做局”,对中国车企卡脖子,后面路简直一团麻。现在新能源车全球出口量爆表,咱们中国一枝独秀,市场配套、用户习惯、政策环境各有千秋。欧洲人喜欢高品质,售后服务不能掉链子,本地化细节做不好,品牌口碑难建立。
欧洲还在推绿色环保、新能源法规越来越严。未来中国车企要留得下脚印,技术升级、产能优化、环保标准,样样不能落空。零跑这些年紧跟市场、管理成本、走技术自主路线,是走在市场前头。可到头来,如何“以客户为中心”、产品能否持续创新、售后服务能否做到“接地气”,市场能否消化更多产品,才是决胜负的关键。
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做大做强,除了技术和成本,更得解决“信任危机”和本地生态融合问题。融入欧洲生活圈,获得老外认可,从“性价比之王”升级成全球新能源品牌“领头羊”,这条路不是靠一场慕尼黑车展就能密密缝好的,不琢磨透彻,咱也不知道会不会笑到年底。
说了大半天,难不成零跑B10就真是汽车圈的“天花板”?欧洲人都成了“国产车忠粉”?说起来涨价卖得还更火,你要不是亲眼看见,真就以为那是神话。其实吧,表面看咱们中国新能源技术飚得飞快,连老外也服气,可细细价格翻倍不是国内便宜,欧洲贵得有理有据,零跑拼的还是技术和市场化的组合拳。别人忙着“卷配置”,零跑在卷细节,卷服务,卷创新,真是“卷到骨头缝里”。可你要说这就能一劳永逸了?咱还得接着琢磨——欧洲车企要是发力反击,政策一变风向,国产新能源车能不能一直“顶天立地”,还不是一拍脑门能决定。低价不再是唯一筹码,技术和服务才是王道。下次碰到老外提新能源,别再自卑“凑热闹”,咱有底气,咱有实力,也有反思空间。
零跑B10在慕尼黑车展“C位出道”,让老外一顿点赞——可问题来了要是以后欧洲车企开始“低价+高配”反攻,中国新能源品牌还能笑到最后吗?你觉得中国车企的“技术+创新”能帮咱们规避价格战风险,守得住“主场秀”吗?拼命卷配置,是长远之道还是短暂爆发?来评论区整点真格的你站哪边?国产新势力能否持续霸榜全球市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