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保时捷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全球市场销量。数据显示,保时捷全球交付量为146,391辆,同比下降6%,其中德国和中国市场出现大幅下滑,北美市场成为保时捷全球的新增长力。其中,中国市场销量仅为21302辆,同比暴跌28%,成为全球主要市场中下滑幅度最大的区域。曾经排队加价的4S店,如今展厅冷清得能听见回响。
在报告中,保时捷表示,中国市场下滑的主要原因仍然是充满挑战的市场条件,尤其是在奢侈品领域,以及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重点仍然是以价值为导向的销售,旨在平衡供需。保时捷在华销量下滑其实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中国市场正在向新能源汽车转型,除了新势力品牌高歌猛进之外,不少传统车企也正在积极转型,希望能在蛋糕分完之前抢到一块。比如问界汽车今年6月销量达到了4.5万辆,环比增幅达22%,其更是夺得国产品牌35-50万元价格区间销量冠军。
但归根结底还是质量问题影响着保时捷。7月16日,保时捷(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及其实施办法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涉及2024年12月19日至2025年4月30日期间生产的Panamera和Taycan系列进口汽车,共计1248辆。此次召回的原因是,这些车辆的前减震支柱卡环可能存在制造缺陷,未能完全卡入预定凹槽,这可能导致空气减震器漏气,进而影响车辆的操控性能,增加碰撞风险。
实际上,这并非保时捷中国近段时间首次实施召回。早在2024年11月,保时捷就已备案召回2020年1月7日至2023年12月15日期间生产的15906辆Taycan系列电动汽车。此次召回是对此前一次召回活动的扩大,原因是部分车辆的高压动力电池模组内部可能发生短路,极端情况下可能引发电池热失控,存在起火隐患。
深层危机远不止于此。德国《明镜周刊》曾剖析保时捷生产线:为提升电动车产能,保时捷将大量传统部件外包,质量监管却未能同步升级。空气悬挂系统作为高端配置,对零部件精度要求极高,此次卡环问题正是代工厂加工误差与终检疏漏叠加的恶果。当“斯图加特工匠精神”沦为供应链贴牌游戏,消费者对豪华品牌的信仰溢价自然土崩瓦解。
在汽车投诉网站车质网上,保时捷的投诉络绎不绝,变速箱顿挫、部件开裂、发动机故障灯亮等投诉更是随处可见。一位Panamera车主投诉称:车子买了半年,驾驶过程中无法前行后退。在今年1月份也出现过此问题,使用过程顿挫,无法加油前进,重启车辆之后,车辆能正常前进,故障码到4S店消除后,车辆可以正常使用。在5月13日再次出现驾驶过程中加油无法前进,顿挫感极强,只能拖车,4S店检查回复因为变速箱问题,需要更换变速箱。这属于重大质量问题,对该车质量产生质疑,严重影响我车子二次销售价格。
另一位卡宴车主投诉称:自己从镇江保时捷中心买了一台24款卡宴。提车当天报气囊故障!开了没两个月出现轻微的门板松动异响,我跟4S店反馈过,4S店告诉我垫个隔音棉就好了。直到24年11月整车跑偏,我去4S店调过几回没能解决,方向问题调试当天,我在4S店门口的大路上试车,告诉我这车方向就这样。然后25年3月初我又把车放到镇江4S店接近十五天,4S店告诉我整车内饰板全部要扒掉重换!
主编点评
保时捷的工程师或许能轻易卡紧脱位的卡环,但想卡回消费者松动的信任,需要的不仅是技术手册上的标准扭矩。当中国豪华车市场从盲目崇拜转向理性审视,任何品牌光环都无法遮蔽安全防线的裂缝。毕竟在生死面前,没有一辆车能靠徽标免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