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我和媳妇坐在客厅的地板上,面前摊着七八本汽车杂志。空调呼呼地吹着冷气,可我的后背还是渗出了一层薄汗——这不是热的,是急的。眼看二胎马上要上幼儿园,家里那辆服役十年的老轿车连安全座椅都快塞不下了。老丈人每次坐车都得蜷着腿,总念叨:"你们小年轻买车光图好看,这车还没我老伙计的轮椅宽敞呢!"
朋友圈里十个有八个都在安利汉兰达,连楼下修车铺的王师傅都拍着胸脯说:"听我的准没错,这车开十年螺丝都不带松一颗!"可当我站在4S店的展厅里,手指划过汉兰达硬邦邦的塑料门板时,角落里那台昂科旗突然亮起了迎宾灯。暖黄色的光晕裹着真皮座椅的弧度,像是无声的邀请。
第一次坐进昂科旗驾驶座的时候,我感觉整个人陷进了一团云里。方向盘上细腻的菱格纹硌着掌心,后排丈母娘抱着小孙女试坐,突然笑出声:"这椅子怎么跟按摩店的沙发似的?"销售小哥适时地按下座椅通风按钮,三伏天的热浪瞬间被椅背上丝丝缕缕的凉气驱散。二宝扒着中央扶手箱上的杯架玩躲猫猫,老大蹲在后备箱里数能装下几个行李箱,这场景突然让我想起小时候全家挤绿皮火车的日子。
上周载着全家人去崇明岛露营才是真正的考验。七座塞得满满当当:两个儿童安全座椅、三个行李箱、折叠婴儿车,外加丈母娘非要带的电饭煲。表弟开着新提的某日系MPV跟在我们后面,半路发微信吐槽:"哥你这车后排放倒简直是个移动仓库,我后视镜里看你车顶行李架都是空的!"等红绿灯时瞥见汉兰达车主正手忙脚乱地调整第三排座椅,我家俩娃已经在用椅背小桌板拼乐高了。
最绝的是上月去莫干山那趟。盘山公路九曲十八弯,满载情况下油门依然跟脚。过发卡弯时车身出奇地稳,完全没有开船似的晃悠感。同行的朋友开着他的某德系SUV,到山顶后揉着脖子说:"你这车过减速带怎么像碾棉花?我那车过个坑能把咖啡颠成卡布奇诺。"后来才知道昂科旗的五连杆悬架真不是摆设,连平时晕车的老丈人都能在后排安稳地刷抖音。
有次接客户去浦东机场,暴雨把高架浇成了水帘洞。昂科旗的矩阵大灯硬是在雨幕里劈开条光路,主动降噪功能让客户以为我开了纯电车。等红灯时瞥见隔壁汉兰达车主正扯着嗓子打电话,而我们车里放着轻音乐,雨点砸在天窗上的声音都像是加了层滤镜。客户下车前特意看了眼车标:"别克现在这么高级了?我还以为坐的是GLC呢!"
如今开了小半年,加油站的师傅都认识我了。
前几天同学聚会,当年力荐汉兰达的老班长围着我的车转了三圈,最后摸着BOSE音响的金属罩感叹:"还是你小子会选,这车坐进去跟进了五星酒店似的。"我给他演示怎么用语音控制调空调温度时,突然想起当初在4S店纠结的自己。现在每次锁车都忍不住回头多看两眼,月光落在车身上流淌成一道银河,真庆幸当时伸手抓住了那束迎宾灯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