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日产汽车宣布出售横滨总部大楼,买家是中美财团,虽签二十年租约但实则是资金链危机的无奈之举

日本日产汽车宣布要把横滨总部大楼给卖了。听起来挺戏剧性的,是吧?其实也没啥厚黑学,只不过是公司快扛不住了。正好,11月6号传出来这消息:以970亿日元,也就是大概45亿人民币左右,把这幢大楼交出来,买家是中国敏实集团加上美国KKR旗下公司合伙的财团。

为什么要卖?很多人一想到卖资产就怀疑,是不是公司快扛不住了?的确如此。奇怪的是,日产签了个二十年的租约,还继续住在原址,不搬家——这跟房主卖房还愿意租回来住一样,反正就是想把一部分资产变成现金,缓一缓资金压力。但你觉得这个套路靠谱吗?我个人觉得,一般大企业用这个招,说明日子真不好过。

日本日产汽车宣布出售横滨总部大楼,买家是中美财团,虽签二十年租约但实则是资金链危机的无奈之举-有驾

我就在想,这操作是不是太快手了?像咱们自己买房,一辈子琢磨,能在自己住了十几年的房子到卖了再租,叫盘活资产?挺难的。日产以前也用过像样的套路——东风日产那会就出过售后回租。刚开始还觉得挺正常,就是为了凑点流动性,不值一提的事儿,换个几百万日元的设备瓶身,也算是个折腾了。

话说回来,这次卖掉总部大楼的标的可是公司的脸面,映射出自己的财务状况。2024财年的财报出来了,简直惨绝人寰:净亏损高达6709亿日元,折合人民币大约是334亿!对比前年还赚了426亿,差多了,几乎是翻车现场。

你说,现金流会不会比账面还差点?2025财年第一季度光汽车业务的自由现金流就负了5500亿日元,你懂的,就是每天都在倒贴钱。公司账面上的钱已经不多了。债务更压得你喘不过气,总债务快两万亿日元了,近几年还要偿还7000亿,折合人民币大概348亿。你要说,债主们怎么能不盯上它?人家还在裁员,全球工厂再关掉几家,住了这么多年的总部大楼,终于要出手了——其实就是卖了再租,拼命想活下去。

日本日产汽车宣布出售横滨总部大楼,买家是中美财团,虽签二十年租约但实则是资金链危机的无奈之举-有驾

有人可能会问,难道日产还有救命的救命稻草?其实有的,但那些钱多半得用在能继续生产的血液上,比如说信用额度。就像血糖一样,不能低到断了命,但要留一线生机。现在这幢大楼估值超百亿,结果只卖了970亿日元,明显是急就章——要是真还底气,能少赚几亿人民币?我猜测,估值低,可能也跟它的财务黑洞有关,毕竟卖总部,怎么说也得是个亏本事。

这也让我回忆起,日产的电动化转型其实也挺慢半拍的。曾经,它是最早搞纯电的车企之一,那个时代谁都觉得它会笑到最后。但后来,什么新能源、智能驾驶都跑偏了。你就想:在中国市场的表现,这几年几乎可以用惨来形容。2024年销量比去年掉了12.2%,一季度又掉了27.47%,市场份额从7.8%掉到4.1%。换句话说,原来还在碾压中,现在就像个被踩在脚下的老兵。

反观对手,比亚迪秦PLUS一款车型,直接把轩逸的销量给秒杀。它们不光快,更新节奏快,还在智能语音、自动驾驶方面不断发力。日产呢?就算花心思,效果也没那么快地显现出来。谁让它在中国的纯电车型只卖了9辆?这数据我都没敢说出口,几天前我翻了下相册的照片,那个艾睿雅还是个新面孔,那么大个停车场,一辆都没有。真觉得它像个等死的老兵。

日本日产汽车宣布出售横滨总部大楼,买家是中美财团,虽签二十年租约但实则是资金链危机的无奈之举-有驾

美国市场也不友善。加征25%的关税?那不是开玩笑。墨西哥工厂的成本飞涨,奇骏、轩逸这些车,更新慢、配置落后,被竞争对手一点点啃掉市场份额。这一切,都让日产非常难受。

不只是日产,整个日系车企都在走下坡路。别的像本田、丰田,也都面临利润下滑,裁员、关厂,不到谁都不愿意挂牌出售总公司。它们还能熬得住,但日产已经快恍惚了。相比之下,日本整体车市都差点儿意思,连铃木都还算抗跌,其他的都在亏损状态。

日本日产汽车宣布出售横滨总部大楼,买家是中美财团,虽签二十年租约但实则是资金链危机的无奈之举-有驾

我还在琢磨,这买家是谁?敏实集团,专注于零部件,应该算是紧密跟汽车产业发展;KKR?那就是典型的私募巨头,看中的是潜在利润角落。他们是不是看出了日产的窟窿?我估计,是的吧。

买家用45亿人民币,打算投到研发,转型,甚至跟华为合作,补足智能短板。这点钱,真不够看。日产再怎么说,也算个百年老品牌,卖房的背后,是深度的资金危机。我猜,未来的路,不光是一个卖掉的总部大楼那么简单。

想着这些,心里其实挺复杂的。有时候,真觉得企业的灵魂如果没有跟上时代,一定会被潮水冲走。你们觉得?下一步,是不是走向一个更破碎的未来?还是会有奇迹出现?唉,这个啥都说不准。

日本日产汽车宣布出售横滨总部大楼,买家是中美财团,虽签二十年租约但实则是资金链危机的无奈之举-有驾

(这段先按下不表)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