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到底省不省钱?这个问题啊,就跟“早上吃豆腐脑该咸口还是甜口”一样,永远吵不出个齐活的。都说屁股决定脑袋,油车和电车的拥趸谁也说服不了谁。但真遇上那种扎扎实实跑了10万公里的数据,咱们还能坚持以前那点“刻板印象”不动摇吗?
先别急着下结论,我们得先捋明白几个问题:电车的经济账到底靠什么“挣”,又会在哪儿“赔”?这次搞实测的是岚图梦想家,一台高端纯电MPV,落地四十来万,说省也不是大家都消费得起的类型,那它代表性到底多大、数据有啥说服力?咱们一样一样掰扯。
先从很多人最关心的“购车环节”聊起。新能源车不交购置税,那是真金白银省了一笔,放以前这可是大好事。可问题是,纯电车本身就比油车贵不少。岚图梦想家这价位,光裸车就比同级油车往上窜几万块,虽说加了点“黑科技”和“三电系统”,但这些玩意儿你要是真的用不上,掏钱买单也硬气不起来。说白了,该省的钱省不了,不该花的钱一分也逃不了。
再说用电成本,许多人一提就嗨:你看,按现在的电价,一块电能跑好几公里,远比加油便宜。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人家实测一出来,先别自我陶醉。梦想家这货百公里吃掉29度电,十万公里一共耗掉快三万度——其中一公里用公共充电桩是0.43块,同级丰田赛那(混动)百公里油耗6.85升,用95号油来算一公里差不多0.58块。
咋说呢,这省出来的钱看得见摸得着,可没“神话”那样夸张。这里有个前提特别关键:你家能不能装充电桩?有家用电价当然美滋滋,要是只能在公共桩上薅电,那便宜优势瞬间缩水。没桩,梦想家不梦想。
咱们再往下看,“保养”是电车粉经常挂嘴边的法宝。梦想家10万公里只花了小三千,主要项目是换滤芯、检查这些小头,比起动不动就要大保养、换机油换火花塞的油车来说,确实便宜太多。丰田赛那10万公里保养一次光花九千多,这一项确实老百姓能感受到电车带来的“实惠”。不过吧,说到底也就省了点反正没啥技术门槛的小活儿钱。保养简单归简单,可甭忘了别的环节下手重。
电车最让人“头大”的地方在哪?电池和保险!
实测这车电池底壳撞了下,结果整套电池都得换,官方报价二十四万四,顶半辆车没了。虽说保险能赔不少,可第二年保费分分钟涨到天上飞。有时候啊,电池就像是悬在电车用户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万一事故把这块板砸下来,瞬间领略什么叫“一夜回到解放前”。而且别以为你倒霉保险公司就不倒霉——新能源车险现在普遍比油车贵15%-40%,偶尔还被直接拒保。险企都怕频繁赔付,说实话,跟电车的“后期不确定性”有直接关系。
扯到还有个“意想不到”的大头,那就是轮胎。现在很多电车,尤其是高端、重型的,不光车身重(电池本身可不是啥轻量级运动员),电动机还一发力就给你搅腾出老大的扭矩。咱就说梦想家,10万公里轮胎两套,都在4S店换一回要七八千,外面也得五六千,两回合计一万三逆天了吧?同级油车可有不少人10万公里只换一次,甚至不换。
为什么电车磨胎就是比油车狠?很简单,重量和瞬时动力一块儿上,不“吃”胎说不通。再说,有些电车装的还是低滚阻胎、静音胎,价格本身就比油车胎贵。这还没算“随便一块小铁钉扎进去”造成换一对、不敢补的尴尬。
到这里,再回头问那句话——电车到底能不能比油车省钱?抛开那些“广告式对比”,得看你的实际用车环境:
- 有地下车位能装充电桩,经常短途、城区跑,车不重、偶尔出远门,那电车挺适合你,省钱又环保;
- 经常长途、没有固定停车、自用充电很难,或者压根用的是重型/高配车型,那很可能后期各项支出加一块,最后发现“噢,油车也不是啥冤大头”。
或者反过来讲,不是你选完车再“省钱”,而是你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什么车适合你。你如果图舒坦、便利、节能,那电车有优势;你要跑得多、花钱精细或者希望二手车残值漂亮,油车也不是非死不可。
说到底,都是买卖。没有谁天生站在道德高地非黑即白。电车也不会让你一夜暴富,油车也不是宣判古董。关键是咱们老百姓别被广告和网络水军忽悠,活明白,用明白,比啥都靠谱。
最后留个设问:大家对电车“换电池、换轮胎、保险贵”的实际感受,和厂家宣传的“便宜省心”差距大吗?你们周围真有人后悔买电车,还是买油车才闹心?不如都聊聊,数据和生活总得碰一碰,别让道听途说骑寡头。
总结就是:看清自己,适合自己的才是省钱,别光图个新鲜、听个风就是雨,养车毕竟不是买菜,一跟风亏的还是自己。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