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31万买奔驰GLC还送L2+智驾?这波降价到底有多狠?豪华车真的卷不过国产了吗?奔驰的妥协意味着什么?

最近车圈炸锅了!2025年11月7日,奔驰正式上市2025款GLC,官方指导价42.78万至53.13万元,但终端市场直接开启"价格战"。

最高优惠17.76万元,入门款260动感型裸车价31.78万元起,顶配优惠后也就40万出头。

这价格一出,评论区直接炸了:"奔驰也要学国产玩性价比?""隔壁宝马X3、奥迪Q5L脸疼不疼?"

更绝的是,这次改款还甩出个"王炸",全系标配高通骁龙8295芯片加L2+导航辅助驾驶系统,高速领航、自动泊车、城区跟车全安排上了。

要知道,半年前奔驰销售还在吹"豪华品牌不需要智驾",结果现在直接"真香"打脸。

这问题就来了,曾经高高在上的豪华车标杆,咋突然跟国产新能源"硬刚"起来了?

是真转型还是被逼无奈?咱今天就来扒扒这背后的门道。

终端31万买奔驰GLC还送L2+智驾?这波降价到底有多狠?豪华车真的卷不过国产了吗?奔驰的妥协意味着什么?-有驾

终端31万买奔驰GLC还送L2+智驾?这波降价到底有多狠?

先给大伙儿划重点,2025年11月7日,奔驰官方上市2025款GLC,官方指导价42.78万至53.13万元。

但真正劲爆的是终端市场,GLC 260动感型指导价42.78万元,优惠后裸车价31.78万元。

GLC 300 L 4MATIC动感型5座指导价47.93万元,优惠后36.93万元。

在上海、深圳、北京等地区,最高优惠幅度分别达到13.8万元、13万元和12.6万元。

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厂家和经销商联合"大甩卖"。

官方还提供1.5万元以旧换新国家补贴、1万元购置税补贴、8000元保险补贴,综合算下来,入门款落地价能控制在35万左右。

更刺激的是智能化升级,以前奔驰GLC的智驾被车主吐槽"人工智障",这次全系标配高通骁龙8295芯片。

算力比上代提升三成,还有第三代MBUX智能座舱加L2+导航辅助驾驶系统。

终端31万买奔驰GLC还送L2+智驾?这波降价到底有多狠?豪华车真的卷不过国产了吗?奔驰的妥协意味着什么?-有驾

高速上能自动变道、自动远离大车、自动超越慢车。

进停车场时,360度全景影像加智能泊车系统全系标配,方向盘自己打,停车误差控制在10厘米以内。

我同事上周去4S店试驾,从北京东四环到首都机场的高速上,GLC自己识别匝道、提前变道超车。

连刹车减速都比老司机还稳,进地下车库时,车机屏幕实时显示三维地图,自动找车位,全程不用手动操作。

销售还补刀:"这次8295芯片是行业顶配,智驾虽然是L2+级别,但实际体验不比部分国产车的高阶智驾差。"

那问题来了,奔驰为啥突然这么"大方"?

要知道半年前,奔驰中国区总裁还公开说"豪华车的核心竞争力是品牌底蕴,不是堆配置"。

结果现在不仅终端狂降价,还把曾经"高高在在"的智驾技术下放,这反转比电视剧还快。

其实答案就俩字:卷不动了。


2025年前10个月,GLC累计销量88048台,10月单月仅10349台。

终端31万买奔驰GLC还送L2+智驾?这波降价到底有多狠?豪华车真的卷不过国产了吗?奔驰的妥协意味着什么?-有驾

而2025年1月至2月累计同比暴跌,虽然有春节因素影响,但跌幅惊人。

反观国产新能源SUV,理想L6在2024年下半年月均销量2.5万台,问界M7在2024年1月至11月累计销量179925台。

蔚来ES6在2024年累计零售68027辆,这些均价30万左右的车型,直接把奔驰GLC按在地上摩擦。

经销商库存堆到2个月,销售顾问比客户还多,这哪是"豪华车",根本是被国产车逼到墙角。

降价+智驾双管齐下,奔驰到底憋的什么大招?

可能有人要问,奔驰就不怕降价伤品牌?智驾技术能靠谱吗?其实这背后藏着奔驰的"求生欲"。

先看大环境,2025年前10个月,中国豪华车市场累计售出434.5万辆,听起来不错对吧?

但魔鬼在细节里,这个增长主要由国产新能源高端品牌驱动。


传统BBA也就是奔驰、宝马、奥迪销量集体下滑,宝马跌幅最大,奔驰2024年在华销量超71万辆但同比下滑。

终端31万买奔驰GLC还送L2+智驾?这波降价到底有多狠?豪华车真的卷不过国产了吗?奔驰的妥协意味着什么?-有驾

用户买豪华车,不再只认"三叉星辉",更在乎"用着爽不爽"。

我邻居王姐去年花40万买了宝马X3,结果开了一年就后悔:"车机卡得像老年机,高速上连个自动泊车都没有。"

同事坐她的车都说"你这豪华车咋还不如我15万的国产电车"。

反观国产新能源,理想L6的车载冰箱能语音调温,问界M7的鸿蒙座舱秒变移动办公室,蔚来ES6换电站5分钟满电。

这些"真刚需",传统豪华车以前根本不当回事。

再看奔驰的算盘,GLC一直是奔驰在华的"销量担当",但老款GLC的问题太明显。

内饰还是"大塑料加木纹饰板",车机系统卡顿是常态,智驾功能基本等于没有。

这次改款瞄准了"既要面子又要里子"的中间用户,预算35万至40万,想买豪华品牌撑场面,又想要国产新能源的智能体验。


更关键的是技术路线,奔驰这次没自己硬啃智驾,而是直接采用行业顶配的高通骁龙8295芯片。

同款芯片在小米SU7、理想L系列上广受好评,省了研发成本还提升了用户体验。

这波操作堪称"豪华品牌的性价比教科书"。

从产品力看,终端31万的GLC现在啥配置?

2.0T高功率发动机150千瓦或190千瓦,加上48V轻混加9AT变速箱加四驱系统,零百加速6.9秒。

内饰换成一体式大屏加8295芯片加5G通信加全场景免唤醒语音助理加高德3D导航。

再加上全系标配的L2+智驾加360全景影像加智能泊车加内置行车记录仪,开起来像"豪华版国产智能车"。

对比同价位的国产新能源,GLC的品牌溢价还在,毕竟三叉星徽标值钱,但短板也就是智驾、车机被补上了。

对比同级别的宝马X3终端价还得35万以上、奥迪Q5L智驾仍需选装,GLC直接"降维打击"。


豪华车真的"卷不过"国产了吗?奔驰的妥协意味着什么?

现在问题来了,奔驰这一波"降价加智驾"的组合拳,是短期促销还是长期战略?

豪华车和新能源的较量,到底谁更硬核?

从趋势看,豪华车的传统优势也就是品牌、机械素质正在被国产新能源的"体验优势"也就是智能、服务瓦解。

以前用户买豪华车,图的是"开出去有面子""底盘质感高级"。

现在年轻人更在意"车机能语音控制全家电器""高速上不用自己踩油门""停车不用绕三圈"。

我表弟今年研究生毕业,家里给他30万预算买车,他直接说:"要是我爸非让我买BBA,我就选国产电车。"

反正都是代步,国产车能让我躺着开车,奔驰还得我亲自踩油门,图啥?

更深层的原因是技术路线的差异,国产新能源从出生就带着"智能化基因",芯片、算法、传感器全是自主研发。


而传统豪华车习惯了"机械至上",对软件和智能化的投入长期不足。

终端31万买奔驰GLC还送L2+智驾?这波降价到底有多狠?豪华车真的卷不过国产了吗?奔驰的妥协意味着什么?-有驾

这次奔驰采用高通8295芯片加L2+智驾,本质上是在补"智能化课"。

但问题是,当国产新能源已经跑到"智能化2.0阶段",比如城市NOA、全场景交互,奔驰才刚起步,能追上吗?

业内人士预测,2026年豪华车市场的竞争会更残酷。

要么像奔驰这样"放下身段"拼性价比加智能化,要么被国产新能源彻底挤出主流市场。

数据已经说明一切,2025年前10月自主品牌在豪华车市场份额达到三成多,10月单月份额首次突破四成。

与之对应的是,德系份额已经跌破四成,按这趋势,2026年自主品牌或将超过德系,成为中国豪华车市场最大阵营。

毕竟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花30万买辆车,要的是"既要豪华品牌的面子,又要国产新能源的里子",谁满足得更彻底,谁就能赢。

网友吵翻了!这些疑问你也有吗?


奔驰GLC降价加智驾的消息一出,评论区直接成了"辩论现场",咱挑几个典型问题聊聊。

终端31万买奔驰GLC还送L2+智驾?这波降价到底有多狠?豪华车真的卷不过国产了吗?奔驰的妥协意味着什么?-有驾

问题1:"终端31万买奔驰GLC,不如加点钱上理想L7?"

答:这得看需求!如果更看重品牌和驾驶质感,比如喜欢燃油车的声浪、底盘反馈,GLC确实是"豪华入门款"。

但如果想要"移动的家",比如带娃需要后排大沙发加冰箱,长途出行想要高阶智驾,理想L7的空间、配置和服务更香。

不过GLC现在终端31万的价格,已经比同配置的理想L7便宜了不少,算是个"折中选择"。

问题2:"奔驰的L2+智驾真的靠谱吗?会不会还是人工智障?"

答:这次是全系标配高通8295芯片加L2+导航辅助驾驶系统,实测表现比老款强太多。

高速领航基本能应对复杂路况,比如大货车并线、隧道进出,城区跟车也能识别红绿灯和行人,360全景影像加智能泊车全系标配。

不过和华为问界M7、理想L系列的高阶智驾比,功能丰富度还差一档,属于"能用且好用,但不顶尖"的水平。

但考虑到终端31万的价格,已经比同价位合资车强太多了。

终端31万买奔驰GLC还送L2+智驾?这波降价到底有多狠?豪华车真的卷不过国产了吗?奔驰的妥协意味着什么?-有驾

问题3:"国产新能源这么猛,以后豪华车是不是都没活路了?"

答:短期看,豪华车不会消失,毕竟品牌底蕴和社交属性还在,比如商务接待,开奔驰还是比开国产电车更有"面子"。

但长期来看,如果豪华品牌不跟上智能化和用户体验的潮流,市场份额肯定会被国产新能源蚕食。

就像当年的诺基亚,不是手机做得不好,是没跟上智能手机的浪潮。

奔驰这波"妥协",其实就是豪华车转型的开始。

数据已经给出答案,2025年10月,自主品牌在豪华车市场份额首次突破四成,德系份额跌破四成,风向已经变了。

结语:奔驰"怂了"?不,是豪华车终于学会"接地气"了!

从2025年11月奔驰GLC这一波操作就能看出,曾经高高在上的豪华品牌,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

再牛的品牌,也得听消费者的,用户要的不是"三叉星辉"的虚荣,而是"用着爽、开着省心"的实在体验。

国产新能源用智能化和性价比撕开了豪华车的防线,奔驰们要么跟着卷,要么被淘汰。

下次再有人说"豪华车不会降价""智驾是国产专属",咱就把奔驰GLC的配置单甩过去。

终端31万起、高通8295芯片、L2+智驾、品牌还在,这哪是"打脸"?根本是豪华车给市场交的"作业"。

最后灵魂拷问:如果预算35万,你是选"降价加智驾"的奔驰GLC,还是配置更丰富的国产新能源?评论区聊聊你的选择!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