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中国市场的价格体系与品牌地位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崩盘危机,多维度问题集中爆发。
️ 一、价格崩盘:多款车型五折甩卖,豪华形象坍塌
主力车型腰斩式降价
奔驰A级:指导价25.13万-27.57万元,实际售价12.56万-13.78万(相当于5折),徐州地区甚至降至13.63万。
奔驰C级:指导价33.48万-38.06万,经销商报价18.28万-23.88万(约5.5折)。
新能源车型同步跳水:EQA、EQB等纯电车型同样五折出售,例如EQB从42.8万降至17.6万。
降价策略反噬品牌:大幅折扣导致消费者对品牌溢价丧失信任,进一步加速销量下滑。
️ 二、渠道崩塌:全国门店大规模关闭,售后陷入混乱
4S店“倒闭潮”蔓延
上海、杭州、唐山、洛阳等23个城市超80家奔驰4S店终止授权,部分门店“人去楼空”,仅剩展车无人维护。
车主维权无门:闭店后,原店专属服务(如赠送保养)被新店拒绝,官方仅承诺“原厂服务可转移”,其余需车主自行协商。
经销商体系崩坏主因
价格战挤压单台利润,叠加销量暴跌(如A级车月销仅969台),经销商长期亏损被迫退网。
三、业绩断崖:中国市场成最大拖累
全球性溃败,中国领跌
2025年上半年:全球净利润暴跌55.8%(26.88亿欧元),二季度净利润骤降68.7%。
中国市场崩盘:销量同比下滑14%(29.32万辆),二季度暴跌19%,跌幅远超全球其他区域。
电动化全面溃败
纯电车型销量同比下滑14%(EQE SUV月销仅219辆),技术落后被嘲“杂牌电动车”。
四、智能化落后:技术代差成致命伤
软件收费“割韭菜”引众怒
基础功能高价订阅:高德导航年费698元、互联服务六年4598元,而国产车同类功能多终身免费。
系统开发滞后:自研MB.OS系统进度缓慢,自动驾驶停留在L2级,算法迭代远落后于华为、小米等对手。
产品力被国产车碾压
国产新能源(如问界M9、小米SU7)以700km+续航、L2+智驾、更低定价抢占市场,奔驰EQ系列续航仅600km且智能化薄弱。
五、行业洗牌:传统豪车神话终结
BBA集体失守
宝马、奥迪在华销量同步下滑(分别跌17.2%、7.1%),终端优惠超10万仍难挽颓势。
国产车改写格局
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占率达68.5%,理想、蔚来等抢占30万+市场,年轻用户转向“科技感>车标”。
总结:转型生死局,奔驰能否绝地求生?
奔驰的崩盘是传统车企转型滞后的典型缩影:电动化迟缓、智能化掉队、品牌溢价泡沫破裂。其押注固态电池(宣称2030年量产)和本土化研发(如中国团队主导CLA纯电版)的补救措施,仍需直面国产车迭代速度与用户需求的鸿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