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市场打价格战,几乎都快成常态了。说真的,你要是今年还想买个“豪华品牌”,摊手,随便选,都能捡到便宜大大的。奥迪A6L这个车直接降到26.7万,就像是在吆喝:“哥都瘦成这样了,还让不让我活了?”咱就得问,这豪车便宜了,真的是好事吗?或者说,这种价格战对消费者到底是不是好事?
其实这事说起来,还真挺让人琢磨的。一降再降,最后能剩下啥呢?先不说品牌光环会不会像手机一样被耗光,看现在年轻人的购车逻辑,恐怕已经不吃“德系三剑客”的那一套了。从前人说买车奔驰宝马奥迪,谁都觉得自己能开上BBA应该是体面事儿,家里有点积蓄的,孩子考上大学了、升职了,买辆奥迪A6L好像就像是刚需一样的仪式感。
可现在这份“光环”真的还在吗?说句大白话,现在年轻人不吃这套,品牌力一降再降。你说奥迪,曾经的“官车”、“商务范”,现在20几万、和凯美瑞差不多,你买了是装逼还是省钱,大家都有点迷糊了。奥迪的品牌像是被大批量处理的白菜,剩下的都是价格。
之前奔驰、宝马玩价格战,奥迪也绷不住了。A4L已经不到20万,还不火,说明啥?你搁五年前,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大家都说奥迪老气,可其实奔驰和宝马也在老,只不过它们还在“装”,没那么快被消费者认为掉价。而奥迪,这几年像是被打得没脾气了。设计风格太稳重、太老气,有点儿像50岁的中年男人去参加大学生聚会,怎么装也装不年轻。
26.7万的奥迪A6L,你会买吗?你就想啊,以前是公务用车領域的大哥,家里长辈只认它,见了都说“是个好车”,但现在年纪轻的完全不感冒。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即使车配置很好,空间大、舒适、性能强、看着还有点档次,但年轻人买车还是喜欢能“炫”,要来劲,要感觉酷酷的。奥迪A6L就有点不像参赛的选手,它太像是结束语——属于人生稳妥但没新鲜感的一辆车。
但市场它就是这么奇怪。你别看大家嘴上说奥迪不行了,销量还一直坚挺。为啥?其实还是惯性思维作祟,太多人还是觉得A6L这个牌子撑得住场面,性价比高。你想想,26.7万买这么大的车,空间是一等一的舒服。像我自己一米八大个儿,后排蹬腿根本没压力,这体验你去坐雅阁、凯美瑞能比吗?
配置也真是没得挑。真皮座椅、前后排加热通风、全车隔音玻璃、顶级音响、四区空调、氛围灯……说实话,这些配置单往外一列,不懂车的立马就觉得这车高大上。更别提动力方面了,2.0T,3.0T各种版本,开起来油门响应很灵敏,底盘稳定,有劲还舒服。换做宝马3系,运动但过于硬邦邦,舒适性被点杀;奔驰C级装得很豪华,可动力其实也鸡肋。奥迪A6L就是“你要啥有啥,家用行政都能打”,这种“万金油”思路就是最适合中国市场的逻辑,才让它在价格战里立于不败。
但我还是琢磨一个事:你买这车,真的能想到以后要咋用吗?以前是买来见客户、打标签;现在年轻人买车更多是自己开着舒服,交朋友能有话题。你开A6L去大学门口接女朋友,能有牌面吗?不如开个Model Y、蔚来或者小鹏,电车冲着去更有未来感。甚至现在流行SUV走运动风,有点越野、有点智能,奥迪A6L认真严肃的气质反而有点像“穿西装的老干部”,没点意思了。
那有人说了:“便宜就行啊,有啥不能买?”这就是咱普通中国人的逻辑,大车、省钱、能装人、牌子说得出口,这就是一种性价比“信仰”。但你认真一琢磨,豪车的路就这样越走越窄——以前装的是身份,现在装的是性价比,再过几年,是不是会变成“谁比谁更白菜价、谁更会自降身价”?
你看看现在网上讨论,奥迪A6L降价成为话题,很多人都在说“这车还能降,啥时候破25万?”可你想想,这价格已经快追上合资中级车了。到时候消费者心理是啥?“买奥迪和买丰田凯美瑞没区别了吧?”这样真的好吗?一个品牌如果靠价格战活着,最后能剩下什么?你买回家,邻居都明白你买的是低价货,本来的“豪车光环”早已变成“大家都买得起的交通工具”,你还能骄傲吗?不可能了。
更有意思的是,奥迪压价,奔驰宝马也跟着降,最后谁都不敢涨价,大家比着谁跌得快。以前BBA三家是互相争高低,现在都是“谁活得像凯美瑞,谁就能多卖两台车”,再过些年这场游戏谁也不会是赢家。消费者短期来看是得利的,可长期来看,其实是大家都在失去对“豪华车”这件事的想象和兴趣。
当然,这事不止奥迪苦。哪怕宝马、奔驰,也都在新车设计上不断做“年轻化”、“运动化”,生怕被打成“老气横秋”。宝马3系、“小钢炮”路子很野,奔驰C级也给你氛围灯和中控大屏玩酷装置。奥迪在这方面,老说自己有科技、灯光系统强,但外形还是板板正正的,没有变化。所以,年轻人觉得奥迪像是没变过的“班主任老师”,再诱人的价格也干不掉“难以改变的气质”。
还有个问题我一直疑惑:当车企只靠价格厮杀,还有技术创新和服务吗?比如车机智能,新能源趋势,智能驾驶,奥迪虽然有自适应巡航、自动泊车,但哪有自主品牌或者特斯拉那劲头?配置拉满,体验还是传统;智能化总觉得“差口气”,咱买车就为了家用、图省心,结果科技感还不如智能手机,心里总觉得松一口气又憋一口气。
同样的,奥迪A6L这降价一口气到底是短期自救还是长期贬值?降到26.7万真是极限吗?再往下跌,会不会变成大家“都懒得买了”?这个事谁也说不好。中国汽车市场变化太快,大家的钱包和心理都不是定数,一年一个方向,去年说新能源火,今年说油车稳,也许明年就都是电混了。
最后我是觉得,奥迪A6L的价格战,是市场集体“拉低身段”的缩影。你看到的是一个名气很响的车被“瘦身”,价格低到大家都能买得起;你没看到的是很多曾经的“体面”正在慢慢消退。现在买这个车,是不是占了便宜?从我的角度来说,你要是图家用、图行政场面、图实用空间,这车依然是个好选择。而要是追求个性新鲜、花活科技,你肯定觉得没劲。买与不买,其实都是“看你想过什么日子”。奥迪的路在变,消费者的心理也在变,终究每个人都在这个“变”的过程里找舒服的姿势。但无论如何,没有什么降价是没有代价的,如果你只认便宜,别抱怨有一天豪车不再光彩,也别觉得自己错过了什么“时代”,每次深降价都是一次烦躁和新开始,就看你愿不愿意和奥迪一起慢慢变老了。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