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车上市第一个小时,就能冲出5000台大订单,这事要搁几年前谁信?可现在就在咱眼皮子底下,鸿蒙智行推出的旅行车享界S9T,小订数量跑得飞快,刚一开单,余承东那边火速忙着报喜,说小订已经突破4万台。咋的?咱中国人集体恋上旅行车了?凭啥它能火成这样,真的是车好,还是品牌牛,抑或是营销玩得溜?
有人第一反应就觉得,这一定是借了华为的名。毕竟在国产汽车市场头部玩家扎堆的档口,但凡沾点科技巨头的光,销量大概率不会难看。可真的是这样吗?这几年各家联名、共造、强强合作的车型车海战术,市场已经见怪不怪,该冷淡还是冷淡。问题来了:享界S9T这火是一阵风,还是真的内里有料?是“吹”出来的,还是“造”出来的?
先来硬核点的:价格。30.98到36.98万,看上去得抢谁的饭碗?老对手坦克、蔚来还是比亚迪?其实横竖一对比,享界S9T顶多算是豪华感的打工仔,没跟那些大牌掰手腕的资格。但为啥一上市就被哄抢?细细琢磨,关键还得看咱老百姓现在选车看中啥。是空间?配置?科技感?舒服?如果说“全都要”,好像也差不离。
再看内饰科技。要说现在卖车,哪家都在罗列配置,识别个手势、玩把大屏、来点无线充电,好像没点新鲜花活儿都不好意思上市。可是享界S9T把一些噱头型配置直接砍了,特别是后排那块9英寸屏、无线充都给扔下了。这咋看还不如老款?非也。表面上是砍配置,实际上是把资源都投在更常用、体验更优的地方,比如前排主操作、娱乐大屏,高清3K分辨率的16英寸中控,副驾驶不光有娱乐屏还上了零重力座椅,体验直接拉满。以前好像咱花30多万还得跟后排老板抢舒服,现在纯打工人也能当“老板”了。
说到这,一定会有人捏着下巴问:“这玩意儿买回来,装不装得下我一家老小?”尺寸这事真不能糊弄人,轴距3050mm,车长冲到5160mm,车宽也两米了,哪怕你是王刚做饭,带一厨房家伙都能塞里头。旅行车最怕空间缩水,享界S9T整体建在轿车底盘却塞进了SUV的空间。这波操作,是不是有点欧洲旅游车范儿?加上电动一脚油门就到,增程还能告别里程焦虑,想怎么开怎么开,小长假从东到西也不怕窘。
有人说老掉牙的问题:动力咋样?这不就是七八秒破百的主儿吗?且看人家纯电版,直接零百加速干到6秒内,光看数据不拉胯。两种动力选择:增程版顾着家用低成本、纯电主打“低碳范儿”,开着舒服、跑得远,比起上一代纯电S9一下便宜七万元,关键雷达也没缩水,4颗激光雷达标配,智驾感知就比不带的靠谱不少。想一想,如果说买中高端纯电、增程,这个价格,智能化配置,谁给你来这么足?
但问题又来了,享界S9纯电版曾经养过鱼——卖不出去。贵、配置不均衡,是在拿消费者练手。8月才卖出去可怜几百台。厂商也是人,马上偷着躲着修产品。享界S9T纯电版这回下场,激光雷达盘子直接升级,价格大幅跳水,电车的续航拉到800公里,还不田忌赛马?这不就是实打实听用户喊话——哪里不满意,就补丁哪里。
表面上看,不就是配置向下兼容、价格向下打压、科技向上堆料吗?这么通俗的套路早该没人买账了。可咱细琢磨劲,用户其实不是冲着谁会起车名字、谁会带货去付款的。搞科技配置、增强智能交互、给家用多点贴心照顾,这些事人人都想给客户。可是真正敢贴着降价、舍得在主力产品上狠砸智驾芯片、传感器的,真不多。
再就是品牌效应。华为“遥遥领先”,余承东造车圈汉子的题材又一次加热。行业里多少品牌都有一层光圈,但能成爆品还得说到底有货。咱不缺国产自主的新故事,这波用户正是愿意埋单愿意尝鲜、乐于炫耀消费升级的人。哪怕吐槽苹果发布会乏善可陈,扭头又敢花三十万看一个国产大屏旅行车。这是怎么回事?时代真的在悄悄变!
当然,不全是彩虹屁。雷达再多也不是“自动驾驶”,高配再猛用户一上手还得慢慢适应。这东西要真说能卖成什么“爆款”,得看后续口碑发酵,以及能不能让人产生复购和推销那种自来水。现在场面很热,总归还是新鲜、好奇和国货自信的综合爆发。等到实打实提车、开车、用一年、用三年还这么“香”,那才是真王道。
还得承认,这场火爆多少也有个巧劲儿:高性价比的电车消费者正在井喷,市场对于车企智能化、场景化的响应力远超预期。以前一说买豪车都是中产男人挤破头,如今有娃有猫有狗的“新中产”、注重生活体验女性、奔腾小老板,都不再死磕BBA,反倒去选国货SUV、旅行车。更讲体验、更重家用、更关注科技和环保,是消费升级带来的变化。享界S9T恰好踩在了这个点,才有了出道即爆款的气场。
最后我想说,享界S9T火的不是一台车本身,火的是咱中国制造升级、消费观念更新,以及科技进步带来的用户关系新规则。愿意烧钱砸配置的不止华为,愿意用技术创新圈粉更是群雄逐鹿,谁能真让百姓说一句“值”,这才是决胜关键。今天你抢到了S9T订的码头,不等于明天你还会继续追随;今天你看的是配置大礼包,明天你看的会不会就是售后、保值、体验?
说到底,咱国人买车,永远都得精明一把——到底是跟着品牌大哥一起狂热,还是冷静下来按自己的需求选真正划算的那一辆。享界S9T现在火,大概率是换对了打法。但三五年后,它的口碑究竟咋样,真能不能算“强”,这还得让时间和数据说话。你说呢?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