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到成都车展,按理说这就是一场汽车江湖的“大拜会”,谁都想在这儿露脸,捞点存在感。今年倒好,2025年的成都车展还没开幕几天,各路媒体就已经把热门新车分析了好几遍。但在一众追逐“新潮”“智能”的展车里,大家议论最多的,还是这个全新的小鹏P7。我就琢磨着,咱也别说那些千篇一律的“亮点”、“首创”,倒不如掏心窝子琢磨琢磨——这车到底真有那么厉害,还是说商家全靠“忽悠”拉销量?
首先咱们来说说外观设计。现在市面上的车,看多了真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啥理性优雅、犀利动感、科技前卫,拽几个词谁不会?可你去路上逛一圈,大多都是半斤八两。小鹏P7这次一刀切上“赛博朋克”,是玩点新意思。啥叫赛博朋克风?就是那种冷冷的高科技感,再拽点骚包的线条。确实跟不少老掉牙的车型比,挺带劲的。那个“低趴轿跑造型”,远远看着就有点“贴地飞行”的意思,为啥要低趴?其实就是减小风阻,车省电,跑得远。
那外观能不能吊打同级别竞品?我觉着吧,审美这玩意儿,喜欢就是王道。有人看见这“未来感十足”的前脸,觉得是“科技与狠活”的混合体;有人说不就一辆变形的“滑板车”。总之,看你爱不爱。
车身空间小鹏倒是下了点功夫,车长5017mm,轴距3008mm,小鹏说这是给用户更好的“乘坐体验”。问题来了,你真的是常年得有五口人坐在后排吗?其实就是,一家三口带上孩子和丈母娘,也算比较宽敞。但溜背造型的硬伤在这儿也有——后排个子高的朋友,头快够着车顶了,出门别烫个空中飞人头型。
再说说内饰,现在纯电车内饰都讲个极简风,全新P7也是一股脑地“窄屏+大屏”。值得提一句,那个中控大屏还能来个左右旋转、上下调整,这点还挺讨巧。你想吧,高高低低170的乘客,怎么都可以自己找舒服角度。相比某些车“死板板”中控,小鹏起码给了个“自我选择空间”。不过,说到底,车内氛围还是偏冷淡,很有点“理工男”设计的感觉,对追求温馨氛围的人来说,不一定能打动心房。
有个科技范的话题不能绕开,那就是AR-HUD。简单理解,就是平时开车的那些仪表信息,直接投影在前挡风玻璃上。亮度大,数据全,你不用低头看仪表了。理想很丰满,可真要说体验,其实对眼睛习惯有门槛。比如头一回见着投影仪式仪表,有的人就会觉得晕,尤其老年朋友怕是还得适应一阵。
再说说智能化。这玩意儿只要说电车,媒体都得拿出来夸一夸。全系搭载什么“自研图灵AI芯片”,算力杠杠滴。这几年谁不讲智能?问题是,智能它是你的工具还是你的主宰?自动驾驶、自动泊车、自适应巡航……你用不用得上是一回事,车厂卖的是个“能力溢价”。换句话说,这玩意儿用不用,还是看你自己愿不愿意彻底放手让车自己“玩一把”。假如真有一天机器比人脑靠谱,到底是福是祸?现在开车的乐趣,是你自己做主,还是让电脑帮你选择?这是个设问,留给大家琢磨。
小鹏这波自己做芯片其实意义不小,现在芯片卡脖子问题家家户户都懂。自己掌控核心技术,以后OTA升级不用看外人脸色,这点是“底气”。但同样,你现在买的P7到底能不能2年3年后还刷出新花样,还真要看官方是不是把“良心”留着给老用户。
动力系统和续航这块,纯电车用户最关心。P7给你单电机、双电机选项,270kW和437kW的差距说白了就是“城市代步”和“运动追求”两种活法。续航最高820公里,数据没毛病,但买过电车的都知道,工信部续航跟你实际开出来的,能差个10-20%。小鹏号称9成达成率,这点如果成真,那不少人“续航焦虑症”能少吃点药。要说那什么5C快充,一分钟几公里的噱头咱不能不信,但也不能全信。你天天去5C大功率快充,锂电池老化可比你想的快。其实这玩意就跟人喝咖啡提神一样,偶尔来一杯无伤大雅,要是天天当水喝,早晚心慌气短。
有网友就会问了,我买小鹏P7是不是就一定比别人多了点面子,多点好处呢?咱回头对比一下,同级别豪华电轿,其实现在都不便宜,动辄二三十万起。P7最突出的——外观撞脸少,智能功能堆得多,续航比一般家轿强点。但细思极恐的是,智能驾驶这些“黑科技”,是现在玩得好看,还是五年以后还耐用?时代真是变得太快,今天的高配,可能明天就成了“百搭”。这点老车友都懂——别以为今天买了顶配版,三年后二手车市场别人就看重你那个“可旋转大屏”。你敢保证你的这套系统三年不卡顿、五年不卡壳?咱开玩笑,十年以后还想用那是做梦了。
还有就是售后服务。小鹏这些年口碑不错,服务也还积极,但电车不比油车,动不动软件出点“小毛病”,你就得跑一趟售后。看似是小事,其实“服务半径”决定了你用车体验。要是住在大城市,售后点多,毛病不大。可偏远城市,交车比修车还快,你得自己权衡。
其实每次车展新车一出来,最难琢磨的就是消费者到底图个啥?是图酷、图炫、图省心还是图价格?老一辈买车讲究“家用有面子,价钱要实惠”;年轻人更想体验“智能新鲜感,科技冲浪”。但实话说,车最终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赶潮流”的。你有没有发现,时下新车发布会上,从头到尾都在堆参数,谁能真正告诉你,这台车三年后日常使用会不会掉链子?那层出不穷的软件升级,是越升级越顺畅,还是越升级越卡顿?“订阅式功能”未来是不是“割韭菜”的新套路?
说到底,小鹏P7这代产品的确走出了一点自己的路子:外观新颖,智能配置高,动力续航扎实,空间也够用。这些卖点,足够吸引住想要“科技感爆棚”新用户。可智能车这事,用一年是新鲜,用三年得靠谱,用五年还得扛得住折腾。你愿不愿意用自己的钱包给“新体验”买单,这个真得自己冷静想清楚。
可以试驾,可以体验,可以任由心跳加速,但只有你真正日复一日地用这个车上下班、过早晚高峰、陪家人出游,才知道它到底是不是你想要的生活方式。有可能你追的不是小鹏P7本身,而是对未来的某种幻觉。这世界变化太快,昨天的新鲜,今天就成了习惯。所有车厂都在“争抢未来”,可终究是你自己在这个急速变化的时代里,带着自己和亲人,安安稳稳跑出属于自己的公里数。
说到底,任何产品都得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智能化再怎么花哨,最后还是回到“好不好用、用不用品质说话”这个最朴素的标准上一句话,智能电车再酷炫,千万别把自己活成“科技电子宠物”。省心靠谱才是正道,怎么选还是那句话:别听别人瞎吹,用自己的脚去试,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值不值,只有你自己最清楚。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