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下一辆买什么车,电动、混动还是燃油?”
这是我与同事闲聊时经常会聊到的话题,因为大家都是汽车行业从业者,所以在阐述购买意向时并不会受新能源大趋势的裹挟,而是真正贴合自身的需求去选择。
低成本是个伪命题
有意思的是,在选择方面我们几人最先排除的是电动车。
不可否认电动车有着超低的用车成本,而且目前市场上新车品类丰富,价格也越来越亲民。但电动车实际使用门槛很高,固定车位和充电桩是两个必要条件。同事就因冬天需要经常去公用充电桩充电,不得已折价几万卖掉了自己不到一年的第一台电动车。
虽然现在充电设施的建设速度并不慢,但并未彻底打破电动车带来的续航焦虑和补能焦虑问题,所以近几年混动车型爆火。但对于每年仅行驶几千公里,且城区外、高速路况较多的车主来说,混动车型节省出的油量,并不足以抹平与燃油车之间的价差。
其实对于部分综合油耗较低的燃油车来说,非拥堵路况下,也很容易跑出低油耗。以蒙迪欧2.0T豪华版为例,搭载的“沃德十佳”EcoBoost®发动机,双涡流涡轮增压直喷,有着187kW、393N・m的强大爆发力,官方油耗却仅有6.94L/100km,关键还只加92号油,经济性很强。
当然有人可能会说,混动车在电机、电池的加持下,还有更强的动力表现。对比帕萨特、凯美瑞等一众老牌B级神车普遍8秒开外的成绩,一般混动车型确实称得上优秀。但也仅是如此,因为蒙迪欧2.0T豪华版,零百加速成绩是6.5秒,同样动力强劲。
注意!这里指的是拥堵较少的用车路况,如果是城区拥堵路况使用较多,自然是混动车型最为实用。这也是为什么已经拥有低油耗燃油车的蒙迪欧,会推出搭载大马力E混动系统车型的原因,世界上并没有百分百全能的车型。
安全最得人心
到这里相信大家也看出来了,同事之间闲聊到最后选的还是燃油车,并不是说我们是燃油车的死忠粉,而是出于自身用车环境综合考量的结果。而且在我们看来,燃油车特别是经典燃油车的安全性更令人放心。
你可以说这是一种偏见,但近些年围绕新能源车爆发出的安全事故确实不在少数。作为新物种,很多新能源车型在疯狂“内卷”中为了创新而创新,这带来了很多潜在风险。即便国家已经开始着手整顿设计乱象,但对于部分消费者来说还是希望再等等,等它再成熟些。
传统燃油车不仅有着成熟的设计标准,更有着成熟的测试流程验证它的安全。
在中国质量协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燃油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调查中,长安福特及旗下蒙迪欧获得两项第一,在业内颇有影响力的J.D. Power 2024中国车辆可靠性研究SM(VDS)中,长安福特及旗下产品获得四项大奖,是汽车行业中最安全的产品之一。
作为一款拥有数十年传承的经典车型,蒙迪欧确实配得上这样的殊荣。
与此同时,让产品性能、质量、安全以及配置都能够不断提升,增加产品的内在价值,让消费者花的每一分钱都能够买到物有所值的产品,正是长安福特所追寻的目标。
因此,蒙迪欧车身高强度钢占比可以达到48%(运动版为52%),A柱到C柱关键区域更是采用了瑞典进口的萨博马氏体钢,3D辊压工艺使其强度高达1700兆帕,比肩深海潜艇的耐压壳体标准,仅指甲盖大小面积就能承受17吨压力。
要知道同为经典B级神车的本田雅阁、大众帕萨特,其高强度钢抗压强度仅为1500兆帕,即便是以安全著称的沃尔沃XC90也才使用1600兆帕的硼钢。正所谓安全无小事,能在多个权威机构获得优秀评级的蒙迪欧自然值得信赖。
操控才是灵魂,价格体现价值
也正因为在经济性、安全性上的优势,让大部分消费者仍愿意为燃油车买单。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5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4.9万辆和268.6万辆,其中燃油车国内销量达到97.8万辆,占当月汽车国内总销量的48.7%。
不过很显然,仅经济性和安全性的优势并不足以令近半数的消费者钟情于燃油车,其中必然另有原因,而我认为这得益于燃油车独特的操控魅力和价格战下燃油车的价格优势。
在新能源浪潮下,很多车越来越像移动的家,突出的是有多舒适、配置有多高,却忽视了汽车纯粹的驾驶乐趣。说到驾驶像福特、宝马、法拉利这些国际品牌依旧走在前列,它们经过了长期国际赛事的打磨和长时间的积淀,短期内无法轻易被超越。
就像福特曾在勒芒赛场叱咤风云,更是创造了三车同时冲线的传奇,去年重返勒芒赛场登上领奖台依旧如探囊取物。而这种时间积累、赛场打磨出的经验会不断传承到旗下的量产车上,像蒙迪欧在用户群中就拥有良好的操控口碑。车主普遍认为蒙迪欧整体驾驶操控性好,底盘悬挂扎实、方向盘转向精准,高速行驶车身稳定性强。
而当好产品遇到了车圈内卷的“价格战”,只能让它们的性价比更突出。就比如福特蒙迪欧有3-3.5万的购车优惠,其中2.0T豪华版落地价不到15万,较同级产品一口价15.99万还省一万多。
所以在特定环境下经济性与混动车相差无几,没有电动车使用高门槛,更安全、操控性更好的燃油车在价格到位的当下必然会成为部分消费者的首选。毕竟经济下行,消费者再也不会用脚投票,而是从自己的真实需求出发。
全部评论 (0)